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践行感恩之路,打造幸福校园

践行感恩之路,打造幸福校园

践行感恩之路,打造幸福校园——**初中感恩活动纪实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若懂得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感恩就像甘露,滋润了被感谢者的心也滋润了感谢者的心;感恩像太阳,照亮了人间,驱除了黑暗寒冷;感恩是心灵之桥,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孤独;感恩是心灵的净化剂,使人变得纯洁亮溢。

人们经常会问:什么是幸福?感恩就是幸福。

只有心存感激,不忘他人滴水之恩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是革命老区,“**独立营”曾威震敌胆,但老区的经济条件不容乐观,多少年来师生们一直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土石墙砖瓦房里。

尽管条件简陋,但我们依然热爱着我们的校园,热爱着这片土地,在这里我们努力着、成长着……,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从不曾忘记教育孩子们怀念先烈,感恩生活。

破茧化蝶,生活对我们笑了。

生活没有亏待**初中的师生们,上级政府和市教体局领导一直关注着**的教育事业,为了让曾经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独立营”的子孙们接受现代化教育,2016年,斥资2000余万元建成一所高标准化的新校园。

这座崭新校园占地面积2.7公顷,其中建筑面积4111平方米,辖有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三个学部,共可容纳18个教学班,设有古筝教室、电子琴室、画室、书法教室、微机教室、录播教室、阅览室等多个特色教室。

所有教室均安装了先进的希沃电子白板系统、实物展台及空调等设备,实现了校园建设的标准化和教育装备的现代化。

学校现已成为莱阳市农村第一所山东省标准化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

大爱无疆,一股股暖流流入心田。

众人拾柴火焰高,学校的建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烟台大洋钢构和莱阳润丰食品公司联合捐赠了360套新课座椅、360个书包,大洋钢构还捐赠了100套爱心羽绒服;莱阳市科迪服装厂捐助了360套爱心校服;中国大众网与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捐赠了价值两万余元的精美图书;中国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捐赠了3000余册图书;中国体彩快乐操场无偿捐赠价值四万余元的篮球架、乒乓球台案、羽毛球、篮球、排球等体育健身器材;北京饮益康有限公司捐助了价值15万余元的净化水饮用设备;中脉集团雪中送炭,捐助30万教育资金……,社会各界的爱心之举,为新校区的启用锦上添花。

充满感激,载爱而行,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爱的传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莱阳教育局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提升综合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安全稳定、狠抓教学质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学校经过梳理,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按照“体现特色、提升形象、促进发展、构筑品牌”的总体思路,坚持“书香养正”的核心理念,遵循“九年真情化育,一生自信飞翔”的办学宗旨,实现“培养知书达理、德能并茂的智美学子”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教育特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营造和谐氛围,创建幸福大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奉献;因为奉献,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幸福。

教育的本质是智慧与爱的传承,所以,拥有幸福的老师,就成为了培养幸福学子的人文前提。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来源,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进而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群雁高飞头雁领,**初中幸福启航。

沟通是合作的开始,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沟通良好、协调一致的团队,为了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初中的头雁——王首都校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行动感染人,用人格魅力影响人。

他工作再忙也不曾忘记时时与教师谈心,是老师们心声的倾听者、工作的指导者、生活的帮助者;时时与学校领导交流,是学校领导的引领者、坚强支持者、激励者,他说得多,做得更多,随时随地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召大家,带给大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像阳光,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像手臂,时刻给你一援手;像粘合剂,围绕一个中心形成巨大的向心力,于是,一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雏形尽显,**初中幸福启航!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的很远。

一个个幸福的小家庭是幸福大家庭的基石,学校构建了“司令部”和“军区”两大团队,每个团队下又细化为许多小团队。

归属“司令部”的团队包括:教学、科研、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团队,“军区”包括:中学、小学、幼儿。

各个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了工作,大家一起上,不分你我,不争功、不争宠、不计较,抱团发展,这种积极进取的状态感染着每一个团队成员。

肯定教师的非凡表现,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大家前行。

学校的张正山老师带病坚持工作,在治病期间,一打完吊瓶就立马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从不曾落下一节课,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钦佩;王月刚老师根据学校需要由教授化学至生物、数学,再到教授地理,每次都欣然接受,就是这样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每到一个新的科目,他都认真钻研,从没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的地理会考成绩,名列全市前列;学校食堂的梁延海老师,也是接近退休的人了,但干起活来仍像“小伙子”一样,天刚蒙蒙亮就已经骑着摩托车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些默默无闻的形象,学校领导时刻记在心间,在电视宣传上、学校会议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引领大家心怀感恩、甘于奉献,做一名幸福教师。

现在的学校里,处处洋溢着一种融洽、和谐、团结、协作的气息。

一句句朴实真挚的话语,一张张亲切温和的面容,一个个匆忙干练的背影……,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大家都把自己当成了学校的主人,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园,随时都能享受到来自“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与理解,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给予自己的温暖和包容。

这种情怀激励着教职工不断勤奋工作,感恩生活、感恩团队、感恩大家庭,做幸福教师!二、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莎士比亚也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籍是导师,书卷里所蕴藏、积淀的是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怀。

触摸书中故事的经脉,体味书中人物的忧乐,品悟书中文章的内涵,是何其美妙的事情,读一本经典好书就意味着跟一位伟大的哲人对话。

推崇国学经典教育,让师生与经典同行。

**初中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将读书视为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乐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师生陶醉书香、乐在其中,进而增长学识、激发潜能、涵养智慧、超越自我。

在教师中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倡导“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让读书融入生活”,通过经典诵读,走进名家伟人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陶冶自己,提升自己,“与书籍为伴,与文字相亲,与知识为友,与智慧结盟”。

并在全校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低年级举行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让学生领略到父母养育的不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方合力改善办学,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努力扩大图书馆的规模,在中国大众网与完美(中国)有限公司、长城人寿保险公司的资助下,藏书不断丰富,每个教室都设有图书角,做到图书定期循环。

每学期还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

学校还斥资建起标准的书法教室,每班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天中午15分钟的书法练习时间,让孩子们从横、竖、撇、捺的笔墨变化中,感受和传承五千年中华文化。

多年来,学校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提倡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引导师生从经典蕴藏的真善美中得到道德品性的滋养和启迪,使其学会做人之道,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

三、践行养正教育成就精彩人生走进校园,看到的是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听到的是孩子们悦耳的读书声,感受到的是同学们纯真的脸上洋溢着的自信和快乐,他们正恣意享受着学习和成长的幸福与乐趣。

养正,源于《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

”即希望教育者能够以书香经典培养学生端正的心性及行为。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启蒙、深入的阶段,我们有责任将其培养成有正气、正知、正见、正道的人。

以环境氛围为依托,把养正教育做“透”。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变了,人也就改变了。

”学校环境是培养人的场所,其本身具有陶冶学生身心、激励学习兴趣、涵养开阔胸襟的功效,它是一门隐性课程。

在物质环境上,整个学校建设以红色为主色调,突出地方特色,传承革命传统,也激励着师生要有浩然正气;学校小山上建有“养正亭”,位于学校的至高点,成为师生发展的指向标;学校甬路上画了黄、白隔离线,引导师生有序行走,为养成良好习惯打下基础;在校徽的设计上,以一枚红色的印章为主体,体现了学校期望师生传承先贤精神,堂堂正正作人,勇往直前拼搏的意愿。

在人际环境上,学校倡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学校的一个专项研究课题,学校正在向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团结互信的教师关系、对话协同的教师、家长、学生关系迈进。

在这个合作、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里,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奉献精神都自然迸发出来。

以班级为主阵地,把养正教育做“实”。

每个班级都有“红星闪耀榜”,他像一盏明灯,吸引大家前行;他像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红星闪耀榜”引领着大家的方向,规范着大家的言行。

学校还开发了许多校本课程,如《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教材、《**不应忘却的记忆》等,通过让师生学经典、诵经典、悟经典,引导师生从经典蕴藏的真善美中得到道德品性的滋养和启迪,使其学会做人之道,明是非,知荣辱,懂进退,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

在学科教学中,也经常渗透品德内涵,将品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融入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之中,“根植”到孩子们的心田,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知、正见、正气的一代新人。

在“养正教育”的浸润、滋养下,师生的精神面貌像青春亮丽的校园一样,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为师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石。

四、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教育是在师生相互活动中进行的,“在做中学”、“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做”的重要性。

这也是**初中一直倡导的“先做”理念,只要认为可行、对学校有益,那就做起来,不盯着个人所得,而考虑大家所得,由此推行了一系列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让老师在活动中发展。

学校在教师层面推行了三大活动。

一是“主体多元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在活动中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师生有效互动增多,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共享快乐的舞台,成为各自生命过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

二是围绕学校教育的科研探究活动,学校先后构建了三个层面的研究课题,分别是起到“突破”作用的国家级课题“体育与健康一体化研究”、关注学校发展的省级课题“薄弱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践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设立的三个市级课题。

国家级课题的立项为学校发展树立了信心,我们真做、真研究的优秀成果又提升了学校形象,起到“示范”作用;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则分别从学校宏观和微观层面展开研究,有效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