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新课标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约每70万人分配1名。
对上述规定理解正确的有( )①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②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等额选举产生③我国选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④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山东省高三联考]2022年3月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进行统一审议。
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①是最高立法机关②依法行使审议权③坚持了民主立法④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湖南卷]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
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扣法律规定开展检查,重点查找法律实施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依法推进工作。
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A.创新监督形式,正确行使质询权B.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C.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D.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4.[2023·湖北卷]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但立法法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
继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增加“基层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
这表明( )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②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④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广西两校高三月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一府两院”及监察委的工作计划需提交人大审议通过,人大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对“一府两院”及监察委进行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并在执法检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这说明( )①人大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力度和实效②人大行使质询权,询问政府并要求其答复③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需对人大负责④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互相制衡、互相监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2023·北京市高三检测]习近平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下列观点与这一论述一致的是( )①各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不同,政权组织形式也各具特色②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历史的必然③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意志的体现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湖南省高三联考]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两大奇迹”的创造,源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这说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了我国必然采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2022年9月29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明确要求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对重大决策报告的事项范围、项目确定、事前准备、审议程序等作出了一系列规范。
确立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同级人大报告制度旨在( )A.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厘清人大监督权和行政决策权的边界C.运用人大的权力机制和制度优势,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D.创制专门的政府重大决策法,将决策报告制度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9.[2023·江苏省合格性模拟]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②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能保障公民当家作主④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浙江省高三模拟]“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辉煌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这一制度( )①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②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③是我国的政体,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④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二、非选择题11.[2023·广东省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能够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始终贯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
在实践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有力保障。
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人民“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结合材料,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专练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A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了按照人口数分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相关规定,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名额数,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也说明我国选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①③正确。
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实行的是差额选举,②错误。
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①错误。
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审议权,②错误。
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说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坚持了民主立法,③正确。
材料中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进行统一审议,说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④正确。
3.D 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能,故A错误。
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故B错误。
监察委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C错误。
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检查,重点查找法律实施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依法推进工作。
说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故D正确。
4.C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①错误。
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的立法事项调整、增加、修改,这表明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②符合题意。
立法法本身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这意味着就全国人大而言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③正确切题。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而县级(自治县除外)和乡镇人大没有立法权,“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选C。
5.B 人大对“一府两院”及监察委进行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并在执法检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这意味着人大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力度和实效,也说明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需对人大负责,①③正确。
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人大没有质询权,②错误。
我国的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而不是互相制衡,人大监督其他国家机关,而不是互相监督,④错误。
6.A 习总书记的观点是说各国由于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的不同,导致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也各具特色,也说明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①②应选。
③④的说法与习总书记的观点不一致,不选。
7.B “两大奇迹”的创造,源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①③符合题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②错误。
国体决定政体,因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必然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④错误。
8.C 要求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旨在运用人大的权力机制和制度优势,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C符合题意。
该制度旨在推动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并不是为了打造智能高效政府,A不选。
“厘清人大监督权和行政决策权的边界”并不是这一制度的目的,B不选。
确立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同级人大报告制度并不是为了创制专门的政府重大决策法,D不选。
9.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①②正确。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当家作主”,③错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错误。
10.A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①④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