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幼儿文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幼儿文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幼儿文学》第一、二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

()
2、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中特点最鲜明的文学。

()
3、幼儿文学主要是供3至8岁的学龄前儿童阅读的文学。

()
4、童年文学是供6至14岁的儿童阅读的文学。

()
5、少年文学是供11、12岁至18岁的少年阅读的文学。

()
6、儿童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儿歌和寓言。

()
7、童谣和儿歌的含义是一样的。

()
8、幼儿文学要向幼儿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

()
9、幼儿的生活圈相对比较狭窄,幼儿文学不需要传递社会的道德规范。

()
10、幼儿文学有助于疏导幼儿的情绪。

()
11、教育是幼儿文学最为重要的品性。

()
12、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
13、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要到8岁以后才开始萌芽。

()
14、幼儿时期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
15、幼儿在欣赏作品时,往往出于感受的本能,首先注意到艺术表现内容能够和他们对客观生活的熟悉程度。

()
16、郑旭旦最早提出了儿歌是“天籁”的观点。

()
17、故事是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文学样式。

()
18、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率真自然、音乐感强、简明易懂的作品。

()
19、儿歌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成为深受小朋友们喜欢的文学样式,缘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作用。

()
20、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

()
21、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数的变化也是形成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
22、从儿歌的来源看,可以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

()
23、从儿歌的内容看,主要可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

()
24、游戏歌是专指配合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儿歌。

()
25、比喻是使儿歌走向生动有趣、富有灵气神韵的有效途径。

()
26、儿歌不能简单地添加口号式的结尾,可以适当地拔高。

()
27、儿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对比、夸张、设问、摹声、白描、起兴等。

()
28、每首颠倒歌必然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内容。

()
29、谜语歌同一般的谜语一样,由谜面、谜底两个部分组成。

()
30、儿歌的题材由于受某些限制,影响了儿歌创作主题的多姿多彩。

()
二、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幼儿童话《岩石上的小蝌蚪》的原稿,请对照定稿(见教材“幼儿童话选读”)阅读,仔细想象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定稿是如何体现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的。

碧绿的田野上有一个光秃秃的小山坡.光秃秃的小山坡上有一块黑灰色的大岩石。


岩石的浑身土下硬梆梆的,连一棵草也站不住。

可是,一个雨后的清晨,岩石上一个小小的积水洼里,忽然有了两只活活泼泼的小蝌蚪.它们把小小的身子愉快地扭动着,睁着两只黑晶晶的眼睛,打量着四周黑灰色的岩壁。

“小东西,这是你们玩的吗?”岩伯伯尽量压低嗓门。

可是小蝌蚪还是吓了一跳,一会儿又嘻嘻地乐了,“真像打雷一样呢!”小蝌蚪想。

“是一个圆脸蛋的小哥哥让我们呆在这里的。

他喜欢我们.要把我们养成大青蛙。

可是把装我们的瓶子打破了,他让我们在这里等他。

他马上会来接我们的。

”一个小蝌蚪快嘴快舌地说。

“他要拿一个非常漂亮的杯子,一个有许多绿色水草的杯子。

”另一个小蝌蚪连忙补充。

“哦.是这样!”岩伯伯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渐渐升高了。

“可是,等一会儿,太阳会把这点儿水晒热的。

而且……”岩伯伯看了一下快快活活的小蝌蚪,没再说下去,只是昂起头尽力往路上看.小男孩该来了吧?
一只小狗达达达跑来了。

天真热.它看见岩石上那洼清水.就伸出了舌头。

“哦,别!别!”岩伯伯马上叫起来。

小蝌蚪吓坏了,索索地缩成一团。

小花狗也吃了一惊:“原来是你们呀,这水很快就会干的呀,你们怎么办呢?快点儿,我带你们下山去吧!”
“不,我们在等小哥哥来接我们,用有水草的漂亮杯子接我们,我们答应在这里等他的。

”两个小蝌蚪一起说。

“哦,是这样!”小花狗点点头,舔舔舌头,下山去了。

山下有的是小河,河里有的是水。

太阳升高了,水渐渐变热了,小蝌蚪浑身不舒服起来。

只好使劲甩动着身子。

岩伯伯皱了皱眉头,叫住一只刚从身边走过的鸭子,让它把小蝌蚪送回河里去。

“当然可以,你们可伏在我的背上,我正要到河里去快活快活呢!”
“可是.那小哥哥说过要来的呀!”
“是啊,如果他来了,找不着我们,多难受啊!”
“真是一对小傻瓜!”鸭子叹了口气,自个儿摇摇摆摆地走了。

小水塘里的水越来越烫了,越来越少了,小蝌蚪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岩石上,它们一动也不动了。

“哦,你说,那小哥哥找到杯子了吗?”一只小蝌蚪轻轻地说。

“他一定走在路上了,拿着漂亮的杯子,盛着清凉的泉水,啊,那水好清好甜哟!”另一只小蝌蚪想把头抬起看一看,但已经不能够了。

田野里静悄悄的,一个影也没有。

太阳越升越高了,塘里的水给晒干了,岩伯伯难受地别过头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小蝌蚪觉得浑身像着了火,小小的身子被火吞了,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真有一个圆脸蛋的小哥哥在山坡上来了,手里拿了一个有绿色水草的漂亮杯子,可是,他看也没朝这块岩石看一下,只是快乐地呼叫着,往山下那条小河奔去,那小河里有许许多多活活泼泼的小蝌蚪。

只有岩伯伯还记得它们,让那两粒小小黑点紧紧地伏在它宽厚的胸膛上,做着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2、通过下面四首传统儿歌分析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1)大河石子滚上坡
怪唱歌,奇唱歌;
鱼儿咬死鸭大哥,
水缸里面起大波,
大河石子滚上坡,
山顶上面鱼虾多。

(2)小小子儿开铺子儿
小小子儿,
开铺子儿,
开开铺子儿两扇门儿,
小桌子儿,
小椅子儿,
乌木筷子儿小碟子儿。

(3)十字歌
一个小宝宝,
两支小铜号,
三棵黄角树,
四块白发糕,
五条大鲤鱼,
六把铁菜刀,
七根长甘蔗,
八颗老红枣,
九只黄鸟叫,
十匹马儿跑。

(4)小板凳歪歪
小小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

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汤,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梳头,里面坐个小猴。

小猴出来作揖,里面坐个公鸡。

公鸡出来捉虫,里面坐个小熊。

小熊出来打鼓,咚咚咚咚咚咚。

三、论述题
1、简要论述幼儿文学的问题特点。

2、试结合作品,论述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四、写作题
创作三首儿歌,其中一首为传统特殊艺术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