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起源的根本点在于两权的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
几个词语:宰夫,御史大夫,上计律。
2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意大利的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是提供给企业股东),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提供给债权人)。
3法律规章制度分三个层次
(1)法律法规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法》
(2) 准则会计准则审计准则
(3)规章制度(略)
4审计的特点
(1)独立性审计最本质的特征。
表现在·经济独立·组织独立·工作独立
(2) 公正性(3)权威性
5审计的职能
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重点在于鉴证
6审计的对象(略)
7审计的总目标(1)合法性即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2)公允性即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3)管理当局的认定(5个)
·存在或发生的认定·完整性的认定·权利和义务的认定·估价和分摊的认定·表达与批露的认定
8,具体目标
(1)存在性(2)完整性(3)金额(4)所有权(5)披露
(审计的目标具体在课本第9到12页)
第二章
1我国审计是行政性的须向国务院负责我国最高审计机关是审计署
2审计分三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
3审计的法定业务四个
(1)(1)审计会计表报,出具审计报告(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表报(3)办理企业的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
关报告(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
告
第三章
1重要性水平(p38)
指允许错报的最大差额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他允许错报的金额就越大,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少。
即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可能有道小计算
题自己好好课本内容看下)
2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即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3审计业务约定书
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
审计方的责任义务:按时按质出报告,保密
4审计计划(1)总体审计计划(2)具体审计计划(课本47页)
·重点在能辨别总体计划与具体计划的内容
第四章(非重点)
第五章
一·审计证据
1特性充分性(强调量的多少)与适当性(强调质的高低即相关与可靠性)
两大特性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其适当性会影响其充分性,如审计证据的质量较高,即其相关与可靠程度就越高,则其所需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反之审计证据应增加
2分类(四大类)
(1)实物证据(2)书面证据·外部证据·内部证据(3)口头证据·视听证据·言词证据(及时记录,提供线索)(4)环境证据(即间接证据)
3证据证明力强弱排行
一般来说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较为可靠,当有关内控非常良好时,内部证据较为可靠,审计人员自己获得的证据比从单位获得要可靠,书面的比口头的要可靠如以下有强到弱的排列
注册会计师亲自做的计算表,银行的函证回函,领料单,采购发票,销售发票,财务部学历结构表,门卫交谈笔录
二·审计工作底稿
1分类(1)综合类(2)业务类(3)备查类(p86看各类包括哪些)
2审计工作底稿经三级复核。
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专职复核机构或复核员3归档分两类永久性档案,当期档案
第六章
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
(1)(1)内控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与成本与效益原则(合算)
(2)(2)仅针对常规业务而设计(非偶然)
(3)(3)因执行人员因素而失效(人员素质)
(4)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忠员工)(4)(5)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执行者)
(5)(6)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时过境迁)
简答综合题一般在以下四个科目的审计程序中,大家自己看下各科目审计的课件以及例题还有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一·现金的盘点二·应收账款的函证三·存货的监盘四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