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民购买保险偏好的调查报告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洗礼之后,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保险产品已经走入千万百姓家庭之中,而保险行业也发展成为金融行业的支柱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就整体而言仍然比较欠缺,这与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而这也意味着,提升国民的保险意识仍将是未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本人在近期调查了保险行业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与前景,以及居民对购买保险的意识与偏好。
我在从中主要大部分时间是电话约访客户以及去周边向客户发邀请函等。
具体报告如下:一、大多数居民对于商业保险的认知度还不够考虑到我国的保险市场主体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新的发展阶段,保险监管机构在提升国民保险意识的过程中需要更加主动。
事实上,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的工作来看,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成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监管机构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保险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的监管上,而对保险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无暇顾及太多。
虽然近年来监管机构加强了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等,但总的来说离消费者的需求尚有距离,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仍然有待改善。
展望未来,我国的保险监管机构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提升国民的保险意识:(一)构建和完善保险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险市场的运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比如监管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全社会的风险教育和现代保险保障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险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加强对各类保险组织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披露,加强对消费者消费意愿和购买决策的了解,并为其购买保险尽可能提供便捷和可靠的服务等等。
(二)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对于一些具有较强外部性的保险业务,比如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政府可以考虑适度推行强制保险,也要求满足特定条件的人们必须购买保险,而政府对购买保险的人们给予一定的激励。
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开展能够使更多的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保险的作用,有效地改变他们对保险的认知。
二、商业保险逐渐会成为居民一种必不可少的购买趋势我身边的朋友80后的居多,80后确实也需要为自己买上一份商业保险,尽量强迫自己攒一些钱,不要总当月光族,于是我便委托刘主任帮我朋友做了一份计划书:客户资料:苏小姐,22岁,个体户,月收入6000元侧重需求:医疗保险,理财投资,意外险年缴保费:6000左右客户需求:苏小姐希望自己的钱能够保值增值发挥最大作用,同时要有医疗与重疾保障。
从银行拿出一部分钱不影响自己平时的花销。
因为平时她的开销挺大的,可以承受中低风险但是不要很高,灵活一些,过几年可以部分提取,保障全面。
缴费期限:20年保险种类:投资连接终身医疗保险(一种兼具保障和投资理财功能的险种,其投保方式比较灵活,风险较低,比较适合苏小姐)被保人: 苏女士性别: 女投保年龄:22产品名称保额/单缴费年期保障期间缴费方式缴纳保费合计年缴保费位投资连结保险15灵活终生年缴66000长期健康保险15终生.0.00附加额外给付长期重大疾病保险B 款558年58年年缴28208住院费用补偿保险B款1 1 1年缴353353附加意外伤害保险11 1年缴22220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21 1年缴161161附加住院津贴医疗保险1 1 1年缴31.5131.51附加手术津贴医疗保险1 1 1年缴19.3819.38年缴保费总额 :6980民币(元)苏小姐的保险利益假设苏小姐没有任何健康保险的理赔记录,她可以享有以下保障:苏小姐同意购买此保险,这样她每个月存上500~600元,一年的保费就够了,苏小姐的父母对她的行为也很满意。
保险能帮企业主解决什么问题?(一)它能帮助您建立家庭的风险保障体系(二)合法避税,保全资产,以最低成本完成财富的顺利交接(三)规避债务的工具(四)合理分配投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五)身价的体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六)帮助您“节流”陈先生今年35岁,是某公司高管,年薪超过20万。
陈先生在北京工作十几年了,常年的奔波忙碌让他获得不错的收入,但也让自己的身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现在,他常常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太对劲,又没时间去医院。
陈先生的妻子没有工作,儿子今年5岁。
为了给自己也为家庭提供一些保障,陈先生打算购买一份平安银行的万能险。
很多人一听到万能险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
其实万能险就是兼顾人生保障和投资的险种。
陈先生购买万能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自己和家庭提供一定保障,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为自己退休生活提供保障。
但购买万能险也有一定的规则,也可有多种选择,以平安银行的智盈人生-万能险为例,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购买万能险。
根据投保人的年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操作方式是:一、交费十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共交6万元.二、从第十一年起,不交费了,直到退休55岁,帐户里的钱做为养老金使用。
三、同时投保人的保单上有重疾保障,也就是说在投保人身故前的任何时候,如果不幸有重大疾病发生,保险公司赔付`12万元,(这12万的给付并不影响投保人主险的利益享受)四、上面所说的交费期限只是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操作方式,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交(多交年数不限)或少交几年。
但说句实话,建议不要少于7年(因为如果少于7年这样的话,投保人帐户里今后的养老金会比较少些。
)这是一款多交多得的保单。
五、同时,在交费期满之后,如果投保人遇到急事,急需要用钱,那可以从帐户中随时取出部分应急,只要保证帐户的余额不少于2000元就行了(这2000元,是保证投保人的帐户持续有效,不至于因为余额太少而被取消,同时只要帐户有效,重疾的12万给付就始终有效)。
保险公司就像我们选择伴侣一样,最好做到今生不悔,在这里,提供以下3条标准提供参考,请留意一下:他让你感到安全吗?---是否有充足的偿付能力。
寿险贵在保障,特别是长期的保障,对于公司的偿付能力要求颇高。
所以选择保险公司的时候,我们最好仔细考察了解公司的偿付能力。
他适合吗?---险种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是否适合的差别,看看一个公司是否满足本人需求且保障全面的险种很关键,就像面对许多好衣服一样,我们一定要挑一套合身的。
购买保险的顺序是:必须先保障型产品,包括1,消费型(意外险,定期寿险等);2,积累型(终身寿险,两全险等)。
然后才是医疗保险(普通医疗,大病医疗险等),养老保险,子女教育金,投资分红型产品等等。
同时,家里人购买顺序是:1,经济支柱;2,你的爱人;3,无经济收入的家庭成员,比如小孩,老人等。
说实在的,我们赚钱一辈子,同时也花钱一辈子,那么每个人这么辛苦工作,为了什么呢?将来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但都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聪明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只有保证了赚钱的资本,就能够赚更多的钱,所以购买充足的医疗保险很重要。
如果健康没有保证,有再多的养老保险金,也是不切实际的。
三、对于给自己的孩子上保险也逐渐成为现金社会人士的一种趋势,投资及分红型保险也很受青睐这几年,选择用压岁钱给孩子买份保单的家长越来越多了。
很多孩子的压岁钱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而且基本上每年的“收入”都很稳定,加上这笔“收入”的时间又很固定,非常适合投保。
孩子的出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甚至可以称为“划时代”的变化。
此时,对于下一代的抚养和教育将成为整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
同时,这一阶段父母的事业均达到高峰,任何一方发生意外,对整个家庭以及孩子人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所以这个阶段,也是父母人生责任最重、保险需求最高的时候。
2009年,根据居民存款和银行业务显示,居民开始购买分红型保险的比较多。
近几年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形成,他们开始意识到保险可以让自己未雨绸缪,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
我身边的鑫鑫姐姐就给她家宝宝买了平安世纪天骄万能+重疾保险计划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寿险和健康险保障,下面以教育、健康保障为例来说明本保险计划的特点。
小宝宝0岁,男性,投保平安世纪天骄+重疾保险计划。
年交保险费12000元,连续交费15年。
投保时寿险保障为5万元,重大疾病保障为4万元。
15、16、17岁每年领取6000元做为高中教育金;18、19、20、21每年领取2万元做为大学教育金;25岁领取4万元做为创业金;共计领取13.8万元做为教育金和创业金。
假设结算利率处于中档水平:30岁的保单周年日,小宝宝的保单账户价值(即现金价值)约27万元,60岁的保单周年日保单账户价值约97万元,70岁的保单周年日保单账户价值约148万元。
4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金保障少儿健康。
孩子的保险规划,着重在健康和教育两方面,还有创业金和婚嫁金。
该保险品种都涉及到了,还真是很全面的。
鑫鑫姐姐已经为她家宝宝做好了未来的规划啦。
四、城市居民家庭的风险意识、对于保险的认同、保险的购买意识、保险的偏好、保险的购买、保险的满意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二)关注保险购买信息(三)要我买变为我要买(四)既买保险又要挣钱(五)低收入也要买保险(六)感觉不满意就退保五、倡导全民风险意识从不同特征人群持有商业人身险保单的情况来看,女性持有保单的数量总体上多于男性;年龄在36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持有三份以上保单的比例更大;较高学历的人群持有保单的数量相对对于较低学历的人群;相对于其他职业人群,“教师、律师、会计师、医生等专业人员”、“私营业主”和“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持有保单的数量总体较多;收入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的人群持有保单的数量相对多于其他更高收入或更低收入的人群;"已婚有子女"的被访者持有保单的数量多于“已婚无子女”和“单身状态的人群”;“与家庭同住”的被访者持有保单的数量相对多于“单独居住”状态的人群;储蓄比例占总收入35%到50%之间的人群持有保单的数量总体多于其他储蓄比例的人群。
再者从当前城市居民持有商业人身险保单的险种结构来看,寿险产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养老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产品分别各占两成多一点;分红险产品占据六成以上,万能险产品占22%,投资连结险产品占15%。
总之,在全部接受访问的城市居民中,对“我不太清楚应该购买什么样的保险产品”表示非常同意或者比较同意的占到53%,同时也有20%表示不太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这说明当前中国城市居民对人身保险的险种及产品功能差异有一定的认知,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风险意识增强了,与风险意识相联系的保险意识才能树立起来。
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是中国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转化的前提条件。
推进保险业的发展,首先要提高风险意识。
因此,我们向全社会发出一个呼吁,建议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中,大力倡导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