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XX届高二地理11月月考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组
按照年级组的安排,20XX届高二年级组于12月2、3日这两天进行了11月月考暨期中考试。

本次考试中,地理科目的考试试题由曾令民老师出题,由苏星奕老师审题。

现对本次考试的试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1.命题依据
本次月考命题紧扣《20XX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题量标准,内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思想。

2.试题结构
全卷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有38个小题,每小题3分,多项选择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与会考纲要的要求一致。

3.试题对教材的覆盖情况
见表:
4.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20XX年11月月考的地理试卷试题总体来看是瑕不掩瑜,不过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主要表现在:选择题的题干表述过于直接、简单,材料性选择题几乎没有,直接再显性的题目太多,分析应用性的题目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试题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不够具体,没有涉及近期所发生与地理有关的现实事件。

二、答卷分析
今年高二年级21个班1360名考生参加了高二地理11月月考。

高二地理考试整体平均分98.78,最高分为144分,最低分为24分,及格率为74.5%,各分数段的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高分段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90-120分之间,这说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成功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考生对教材中知识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掌握得较好,而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深刻理解、掌握以及迁移知识的能力,获取并解读地理信息(包括地图、图表、文字资料、具体案例)的能力还有欠缺。

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以基本概念、原理为基础的,切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顺利解决地理问题的前提,良好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是应用地理知识推断有关问题的保证。

所以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双基教学,突出主干知识,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学生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体系,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性识记,形成清晰正确的地理概念,避免相似概念混淆。

从而让学生达到夯实基础、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目的。

2.加强地图教学,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承载大量地理信息的容器,更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地理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地图语言,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内容与地图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提升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审题与答题规范性的培养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审题时特别要注意试题中的隐含条件或者关键词,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南辕北辙。

同时,规范的表述也是学生准确答题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地理语言的表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准确的地理语言进行表述,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苏星奕
雷山民族中学
20XX年12月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