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绿地现状综合调研报告城规
《北碚区绿地现状综合调研报告》
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为期两周的现场调研,查询网络资料,按照任务书要求,在任务内容和要求的指导下,大家共同得出了这样的调研成果。
本报告为“北碚区绿地现状综合调研”。
内容包括:
(1)北碚市域绿地现状分析及相应图纸;市域绿地结构图等。
(2)北碚城市建成区绿地现状分析及相应图纸;建成区绿地结构图、建成区现状绿地分布图等。
(3)北碚城区北碚原旧城区(E组团)或新城区绿地现状分析;相应的系列图纸与表格。
(专业规
划层次)
绿地结构分析图、绿地现状布局图、绿地服务半径分析图、古树名木分布图、绿地现状指标统计分
析表等。
(4)北碚城区北碚原旧城区(E组团)或新城区绿地改进建议及措施。
(5)调研小组所认为的其它必要成果。
一.场地介绍
1.区位介绍
北碚区是重庆市北面的一座卫星城,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
的花园城市而名扬四方。
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幅员面积75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重庆的风景旅游区和智力型清洁工业基地。
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
辖天生街道、朝阳街道、龙凤桥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金刀峡镇、三圣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蔡家岗镇、柳荫镇、澄江镇、静观镇、复兴镇、水土镇、天府镇共五个街道,十二个镇。
东接渝北区,南连接沙坪坝区,西界璧山县,北邻合川市。
北碚山多水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以长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为区内水系骨干。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九峰绵延,是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座绿色宝库;北温泉公园水温洞奇、典故流芳;嘉陵江小三峡景色各异、意趣天成;金刀峡谷深壁峭、原始幽美;磨滩河悬岩飞瀑,水沫凝烟。
旅游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2调查区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北碚建成区。
3规划背景
●生物多样性优势繁杂的地形地貌与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北碚不但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
2、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缺乏自然生态保护体系规划,远未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生态网络结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发掘,城市景观缺乏塑造;●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不合理,为社会所共享的公共绿地比例较低;●公共绿地类型单一、分布不均衡,缺乏具有中心地位的城市中央公园;●与居民朝夕相处的居住区绿地尤为不足;●生产绿地数量少,质量差布局不合理;●道路绿化缺乏合理规划,尚未寻找出科学的配置模式;●缺乏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城市的自然景观个性没有形成。
4.1998年《重庆市北碚区城市总体规划》
1、《总规》确定了“大绿带、小组团”的绿化系统格局;
2、《总规》确定对流经城区的“嘉陵江、龙凤溪和马鞍溪”三条水系两岸实行带状绿化。
但未对嘉陵江北岸的东阳片区的明家溪、车盘溪水系提出要求
3、《总规》对“保留用地范围内的山头绿化,扩大城市绿视面”提出了原则要求;
4、《总规》提出了:将城区内部主要道路建成林荫大道,形成城市中开放性的“绿网” 的原则要求;
5、《总规》要求“在大致维持旧城原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应疏散旧城中心的部分工
业、仓储用地,增加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开敞空间及其它文娱体育设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6、《总规》提出了:“城区防震采取就地疏散的原则”7、《总规》对城市“山脊景观”“滨水景观”提出了一些景观控制要求:、(1)对城市整体形态的要求是:“城市依托三条带状用地向西南延伸发展,山丘和溪谷穿插其间,绿化分割,组团布局,山水相依,构建一座山水园林城市。
” (2)对城市“山脊景观”的要求是:“保留和强化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猪背脊”山丘绿地,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山城格局。
” ①将从西师、西农向南延伸的山脊规划为果林带,与西师、西农共同构成由南向北的大型楔入绿带,绿带两侧布局与之垂直的道路系统,形成主要的绿化景观视觉通廊。
②根据《重庆市北碚区划定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条例》,对城区内山头实行禁建保护,保护城市的绿色山脊轮廊线。
(3) 对城市“滨水景观”也提出了一些要求:①城区内在嘉陵江沿江两岸建设滨江路,两岸滨江路均设置沿江绿化带,美化滨江地带景观。
②龙凤溪和马鞍溪两岸结合自然沟谷地形设置公园和绿化带。
5 规划指导思想一、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本次绿地系统规划。
实现“人——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
二、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使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北碚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她应该具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性格和自己的形象。
三、人类住区与自然融合、城乡一体化本次北碚绿地系统规划,将采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模式,因为它体现了一种人类住区与自然融合、区域一体化的思想。
6自然条件及资源
(1)湿度
北碚区空气湿度大。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夏季绝对湿度大,月平均≥25 毫巴,故感闷热。
但7、8 月气温较高,雨日又少,相对湿度较小,一般为65~75%,特别是连续伏旱,秋旱时,空气干燥。
对于城市绿化植被的选择提供了方向。
(2)气候条件
北碚区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及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季节地区分配不均、风力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多绵雨、冬季寒潮不易侵入、春季气温不稳定、夏季常有焚风等特点。
热量丰富,气候温和,能满足三熟制作物生长对热量的要
求,也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3)水资源特点
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北碚区降水量较丰富,平均年降水 1105.4 毫米,适合植物生长发育需要,但季节分配不均,在汛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严重。
每年夏季几次出现的≥50 毫米的暴雨,远远超过土壤和植物的吸水能力,破坏土壤结构,加重坡地水土流失。
(4)土地资源
土壤主要是黄壤和紫色土壤。
地貌对土壤光、热的影响在山体和丘岭的东西两翼部产生阴山和阳山,从而对土壤养分释放和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同影响。
7建设用地
(1)、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总计267.4 公顷,占总用地33.42%,公共设施用地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该类用地中,文化、教育以乃行政机关等办公用地所占比例大。
(2)、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包括华光仪器厂总计 135.5 公顷,占用地的 16.94%,新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以南,原有工业在老城区呈零星分布。
(3)、仓储用地
仓储用地总计 9.4 公顷,占总用地 1.18%。
二.北碚区绿地现状调查
1北碚区绿地分析
北碚城区绿地面积共369.6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91%,绿地率39.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67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61.77公顷,生产绿地14公顷,防护绿地43.56公顷,居住区绿地32.99公顷,单位附属绿地217. 31公顷、道路绿化19公里。
公共绿地中,缙云山、北温泉中心区47.3公顷,北碚公园、滨江公园12公顷;八个小游园、十一个花坛、绿点2.47公顷。
这些小游园、花坛,绿点均匀地分布于城区几条主要的干道上,是北碚城区绿化的一大特色。
生产绿地中,除高岚垭苗圃较大,面积6.7公顷外,其余7.3公顷由文星湾、毛背沱、长滩、火车站四个小苗圃组成。
防护绿地是嘉陵江、龙凤溪、马鞍溪沿溪河的绿带及城区几个山头绿地组成。
单位附属绿地主要集中于西师、西农、五一所、市一师等一批市区级园林式单位内、城区现有道路19公里,共植行道树1.1万株,主干道己绿树成荫。
中山路、胜利路199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园林市街”。
2北碚区市域绿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