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附件中国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二〇一〇年八月目次前言..................................................................................................................................................... I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6)4总则 (9)5保护配置 (10)6保护功能 (12)7技术要求 (27)8二次回路 (46)9配合要求 (49)10保护通道及接口设备 (53)11组屏原则 (60)附录A 线路保护CT配置示意图 (71)附录B 动作报告的内容和打印格式要求 (73)附录C 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软硬压板配置表 (75)附录D 保护屏和保护通信接口屏面布置示意图 (78)附录E 保护屏压板位置示意图 (83)前言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各厂家因设计思路和理念的不同,导致保护装置的输入输出量、压板、端子、报吿和定值等不统一、不规范,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带来较大困难。
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厂家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保护配置原则及相关的二次回路等,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调度通信中心组织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内容包含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的配置原则、功能及技术要求、保护通道配置及技术要求、组屏(柜)方案和二次回路设计等,代替《中国南方电网500kV继电保护配置及选型原则》中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部分,代替《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通道规范》、《通信机房内保护及安稳装置的数字接口装置直流电源配置要求》和《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组屏规范》。
本规范与《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一起,构成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的全部技术要求。
凡南方电网内从事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均应遵守本规范。
新建500kV厂站的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均应执行本规范。
因保护回路受原设计接线的限制,运行厂站的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改造工程,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运行维护方便的基础上,可参照执行,并做好与现场运行规程的衔接,避免出现新的安全隐患。
本规范的附录A、B、C、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力设计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云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海南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舒双焰、邓小玉、周红阳、赵曼勇、刘玮、涂亮、梅勇、李一泉、韩冰、葛大维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500kV系统采用3/2断路器、4/3断路器及角形接线等多断路器主接线形式的新建线路及相关设备继电保护,双母接线形式参照22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执行,其它主接线形式、扩建及技改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2423-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 14598.3-20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06 试验GB/T 14598.4-19 93 电气继电器第十四部分: 电气继电器触点的寿命试验触点负载的优先值GB/T 14598.5-19 93 电气继电器第十五部分: 电气继电器触点的寿命试验试验设备的特性规范GB/T 14598.6-19 93 电气继电器第十八部分: 有或无通用继电器的尺寸GB/T 14598.8-20 08 电气继电器第20部分: 保护系统GB/T 14598.9-20 02 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GB/T 14598.10-2 007 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3-2 008 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4-1 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GB/T 14598.16-2 002 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GB/T 14598.17-2 005 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一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GB/T 14598.18-2 007 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GB 14598.27-2 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GB/T 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 7261-2008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18657-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GB/T 17626.2-20 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 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 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 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20 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20 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1208-2006电流互感器GB/T4703-2007电容式电压互感器DL/T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769-2001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524-2002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DL/T688-1999电力系统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DL/T 5218-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dt IEC 60870-5-103)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CSG 10011-2005 中国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3.1纵联保护利用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或专用导引线等通信通道互相传输线路各侧保护信息的快速动作保护。
3.1.1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利用通信通道相互传输被保护线路各侧电气量,各侧保护根据本侧和其它侧电流数据分别计算出保护线路上的电流差值,并根据电流差值判别区内外故障的保护,简称为纵差保护。
使用光纤通道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称为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3.1.2纵联距离保护线路各侧保护由距离元件测量出故障的范围,并利用通信通道相互传输命令信号,各侧保护根据本侧结果和其它侧命令信号综合判别区内外故障的保护。
3.1.3纵联方向保护线路各侧保护由方向元件判别故障方向,并利用通信通道相互传输命令信号,各侧保护根据本侧结果和其它侧命令信号综合判别区内外故障的保护。
3.2远方跳闸保护接受对侧通过通信通道传来的失灵、过电压等远方跳闸信号,经过就地电流、电压等电气量判据后出口跳闸的保护。
3.3光纤通道指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保护通道,包括专用光纤芯、复用2M等各种形式的光纤通道。
3.4传输延时指本端设备发出信号至对端设备收到信号之间的信号传输时间。
3.5保护通道接口装置信号传输装置、数字接口装置等保护通道接口装置的总称。
3.5.1信号传输装置(命令接口装置)将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发出的允许(闭锁)、远方跳闸等接点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光纤通信传输形式的信号及进行反变换的设备。
3.5.2数字接口装置继电保护与光纤通信终端设备连接时,对保护信号实现规定的码型变换,连接保护或信号传输装置与光纤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装置。
3.6保护通信通道传输跳闸命令或被保护设备电气量等保护信息的通道,通常包括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或专用导引线等。
3.6.1独立通信通道由独立的通信设备和独立的物理路由组成、发生任何单一故障不会造成同时中断的通信通道。
租用电信光纤、DDN电路等作为备用通信通道可视为一个独立的通信通道。
3.6.2独立光纤通道两个独立的SDH设备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物理路由视为两条独立光纤通道。
同一个SDH 设备采用两个独立的物理路由,不能视为两条独立光纤通道;进入通信机房的光缆采用一个通路(如共用一条通信管、共用一个电缆竖井等),不能视为两个独立的物理路由;同一光缆的不同光纤芯,不能视为两个独立的物理路由。
3.7定值3.7.1数值型定值表征功能动作门槛和延时的定值。
3.7.2控制字定值表征功能投退或方式选择的定值。
4总则4.1本规范旨在规范500kV系统的线路保护、断路器保护、过电压及远跳保护、短引线保护、T区保护和保护通道接口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组屏(柜)方案和二次回路设计要求,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制造及设计的标准化,为继电保护的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4.2继电保护设备优先通过自身实现相关保护功能,尽可能减少外部输入量,以降低对相关回路和设备的依赖。
4.3优化回路设计,在确保可靠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屏(柜)内装置间以及屏(柜)间的连线。
4.4继电保护双重化包括保护设备的双重化以及与其配合的回路(含通道)双重化,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设备及其回路之间应完全独立,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5保护配置5.1基本原则5.1.1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