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进展
DON的结构
DON毒素的概况
DON的产生 DON主要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其中禾谷镰刀菌占绝对 优势。镰刀菌产毒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强, 高峰一般出现在第4周左右,并一直维持至第8周。
DON毒素的概况
DON的污染及危害
DON是污染粮食和动物饲料的最为广泛的天然毒素之一, 在农作物病害的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许多粮谷(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及其制品(如麦 芽、啤酒和面包等)受DON污染严重。 DON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均具 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国内外对DON的致突变、致畸、致 癌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DON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DON的含量与食管癌的发生呈正相 关。
小麦赤霉病及其与DON的关系
赤霉病是温暖多雨和气候湿润地区小麦和其他麦类的重 要流行性病害,小麦赤霉菌侵入寄主后,不仅造成产量 损失和品质下降,同时还会引起严重的毒素污染。禾谷 镰刀菌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类型。
禾谷镰刀菌能产生多种真菌毒素,DON是其产生的最主 要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ON污染最为严 重,DON对小麦种子的萌发、胚根与胚芽鞘的伸长及幼 苗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导致小麦叶片损伤, 叶片细胞膜结构破坏。DON对小麦的毒害作用与小麦品 种对赤霉病的抗性直接相关,有研究表明,麦粒DON含 量与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程度之间存在有非常显著的相 关性。
免疫学检测包括: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 A)、荧光极性免疫分析(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 unoassay)、酶联免疫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 ent assay,ELISA)等,应用最为普遍的是ELISA。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进展
Contents
1
DON毒素的概况
2 小麦赤霉病及其与DON的关系
3
DON的检测方法
DON毒素的概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缩写DON)又名呕 吐毒素(Vomitoxin)。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一种,是一 种全球性的粮谷类食品污染物,在食品安全学中被认为 是严重的生物性危害之一。
DON的检测方法
生物学检测 物理化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生物学检测
生物学检测法是检测真菌毒素存在与否以及毒力强弱最 基本的方法。能直观的反映真菌毒素对细胞、机体的作 用,然而易受污染,检测不准确,不能明确区分每种毒 素。因此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常用的有皮肤毒性试验、 动物致呕吐试验、种子发芽试验、抑菌试验和组织细胞 培养试验等。
DON毒素的概况
DON的理化性质 DON的化学名为3,7,15-三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8-酮,分子量为296.3,分子式为C15H20O6,在甲醇、 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易溶解。DON性质稳定,耐热、 耐压、耐弱酸,一般的食品加工都不能破坏其结构,加 碱或高压处理可破坏部分毒素。
DON毒素的概况
DON的发现
最早于1970年由Morooka等在日本香川县一次赤霉病污染 的大麦中毒事件中发现。
1972年Morooka将其分离。 1973年Yoshizawa、Morooka描述了DON的结构并命名为4-脱
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同年Vesonder等从污染镰刀菌并导致 美国母猪拒食和呕吐的玉米中分离得到同样的物质,命名 为呕吐毒素。
物理化学检测
DON毒素的理化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层析法(TCL)、气 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MS)等方法。 TCL方法样品提取繁琐,定量不精确,分离效率和精确率 都不高,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法(GC -ECD)、HPLC-UV以及GC-MS。
免疫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