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临床教学见习指导(供临床、儿、妇、眼、口、影像、预防用)前言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病理、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一门医学科学课程。
通过外科学的教学实践,学生应能掌握外科常见病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学会一些外科基本手术操作。
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明确抗生素不能替代无菌术,懂得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能以为外科就是手术。
外科学的教学进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实习;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讲授内容以授课为主,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为重点,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反映现代外科的水平。
对常见病、多发病要求学生达到熟悉和了解的目的,扩大知识面。
教学时要重视外科学的基础学科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范例、病例讨论、动物实验、临床教学、参观及参加手术、分析特殊检查结果、电化教学、多媒体、电脑网络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医学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外科临床教学见习指导绪言一、第一学期内容1、外科换药2、麻醉学3、烧伤4、肿瘤5、泌尿系统疾病6、颅脑疾病7、心胸疾病二、第二学期内容8、腹外疝、腹部损伤9、胃十二指肠疾病10、肠疾病11、阑尾炎、急腹症12、肝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症13、胆道疾病、胰腺疾病14、周围血管疾病15、骨折概论16、骨折各论17、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外科临床教学见习指导绪言一、见习要求:外科临床见习由于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外科临床的见习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
因此,在第一学期外科见习中。
要求重点在无菌术、手术学以及外科总论部分及部分专科内容。
而在第二学期则要求掌握腹外疝、急腹症、胃十二指肠疾病、肠疾病、阑尾炎、肝脏疾病、胰腺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直肠肛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骨折概论、骨折各论、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骨科门诊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和防治方法。
二、见习准备:1、学生重点复习教科书见习内容,掌握其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2、教师选择典型疾病,并准备好见习内容有关的多媒体、电脑网络、电视录像带、幻灯片、X光片、CT 片及有关的大体标本。
并提前一天在示教室黑板上写明学生要采集病史的病床号,供学生采病史前做好安排。
3、学生在见习早一天采集病史(2—3人一组),各自写病历一份,在当天见习完毕时交教师批阅。
三、见习方法:1、见习当天推选一位同学先将采集病史中的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在教师的伴同下对指定病例在床边进行病史报告及体格检查。
再由教师核实,补充和纠正。
或在教师带领下观察或示教其他病例。
2、集中示教室,由学生归纳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3、教师对病史的采集、描写等提出纠正指导。
4、小组讨论:结合参考题由教师作启发性提问。
6、教师结合该章节教学见习,结合新近展进行小结,并收取学生提交的病史批阅。
7、学生报告病史、体检,教师复查、纠正,其他病例示教等一个半学时。
8、讨论、讲解,结合录像带、幻灯,大体标本,X光片,CT片等示教小结一个半学时。
四、时间分配:总学时数为68学时。
五、作业:交病史2—3份,经教师修改后归还学生。
六、外科学临床见习第一学期外总在实验室进行,麻醉学、烫伤、换药、肿瘤、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在附属医院;第二学期见习普外科、骨科;每次4学时。
第一学期内容一、外科换药目的与要求:1、掌握无菌观念,熟悉创口的分类及处理2、掌握换药和切开引流的基本原则。
3、掌握切口的分类及拆线基本技术。
4、了解外科换药的常用器械,化学消毒剂、敷料和各种引流物。
见习方式:1、教师带教是在门诊或病房进行。
2、教师结合病例,讲解示范。
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重要知识点:1、无菌术2、切口的分类3、换药和切开引流的基本原则。
4、临床技能要点5、各类创口的换药6、拆线、拔除引流物7、脓肿的切开引流讨论议题:1、换药进程应注意哪些无菌原则?2、换药时应注意观察哪些内容?3、脓肿切开的原则是什么?4、什么叫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术?5、伤口愈合分哪几类?6、什么叫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试述污染伤口清创术?7、试述外科引流适应症。
二、麻醉目的与要求:1、掌握全脊椎麻醉判断及处理要领。
2、掌握心肺脑初期复苏,熟悉后期复苏,了解复苏后治疗工作。
3、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了解其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4、了解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5、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和麻醉中观察病人的重要性,熟悉麻醉前一般准备工作。
6、了解静脉麻醉药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其临床应用,了解全身麻醉常用方法,熟悉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7、了解术后镇痛常用几种方法。
(注:本见习要求在院手术室内完成要求学生在进手术室时,一定要严格按无菌术要求进行,听从老师和手术室有关人员的安排)见习方式:1、学生进入手术室时,更衣集中讲解见习参观内容和注意事项。
2、教师带领同学在手术室参观、了解麻醉设备和常用药物。
3、通过病例使同学们了解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4、了解硬膜外麻醉的全进程操作技术及麻醉管理。
5、了解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全进程(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重要知识点:1、局部麻醉的种类、方法、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2、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术、硬膜外神经阻滞术、蛛网膜下腔神经与硬膜外神经联合阻滞术、全身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技能要点:1、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全身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的使用。
讨论议题:1、如何调节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平面。
2、硬脊膜外麻醉的注意事项。
3、麻醉前应做哪些准备。
4、麻醉药有哪些临床应用特点?常用吸入麻醉药有哪几种?有些什么药理特点和使用方法?5、静脉麻醉药有那些临床药理特点?肌松药分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药物。
6、全身麻醉有哪些并发症和意外。
7、常用局部麻醉药有哪些?各自的麻醉性能和临床应用怎样?8、腰麻和硬膜外阻滞术中和术后各有哪些并发症?9、监护仪和呼吸机使用问题。
10、心肺复习苏初期和后期各有哪些措施?现行脑复苏有哪些措施?三、烧伤目的与要求:1、熟悉烧伤的病理和病程演变。
2、熟悉烧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学会创面初期处理和补液疗法。
见习方式:1、教师以课堂录像作为主要见习内容。
2、课中进行烧伤面积的计算练习。
3、以急诊烧伤病人为辅助见习内容。
重要知识点1、烧伤三度四分法2、烧伤抗体休克的补液原则3、烧伤败血症防治原则临床技能要点1、烧伤深度的判断和面积的计算2、烧伤创面的初期处理3、补液疗法讨论议题:1、按中国新九分法,成人头颈部,躯干烧伤面积是多少?双下肢体表面积是多少?一岁婴幼儿双下肢烧伤面积又是多少?2、烧伤分哪三个期?3、通过临床实例,说出烧伤三度四分法,各度具有下列各项特点:a、深度;b、病理;c、临床特点;d、愈合过程。
4、结合病房病人,按国内通用的晶、胶体补液方法计算。
例如:病人Ⅱ°、Ⅲ°烧伤面积为60%,体重为50公斤:⑴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是多少?⑵第1、2、3个8小时晶、胶体、水分量分别各是多少?⑶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是多少?5、烧伤病员抗体休克补液过程中,临床调节补液量指标有哪几项?其中最主要指标是什么?6、烧伤病员哪些情况宜用包扎疗法?那些情况下宜用暴露疗法?7、烧伤败血症防治原则主要有那几点?8、烧伤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9、切痂术主要用在哪度烧伤?削痂术宜用在哪度烧伤?四、肿瘤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肿瘤分类,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3、掌握恶性肿瘤的检查诊断步骤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治原则。
二、见习方式:1、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多媒体了解肿瘤的基本特征和诊断治疗方法。
2、教师带学生在门诊讲解常见体表肿瘤及诊断与治疗要点。
在病房教师可通过住院病人,讲解甲状腺或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3、结合(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讲解体表肿瘤的检查方法,包括外形大小、硬度活动,及周围组织(皮肤、肌肉)的关系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强调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三、重要知识点:1、良、恶性肿瘤的临床鉴别要点。
2、良、恶性肿瘤的外科处理原则。
3、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
四、临床技能要点:1、仔细体会体表良、恶性肿瘤的特点,如: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肿块鉴别。
2、结合病例对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期。
3、结合病房病人对乳房或甲状腺肿块作出初步诊断,治疗计划。
五、讨论议题:1、常见体表肿瘤有哪些?2、良恶性肿瘤有何区别?3、如何正确检查体表肿块?4、乳腺癌病理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5、乳癌的转移途径有哪几种?6、乳癌的国际分期如何确定?各期的治疗原则如何?7、乳癌的治疗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8、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有哪几种?临床上各有什么特点?五、泌尿系统疾病总则:每次见习安排4学时,每次突出一个重点。
题目:泌尿、男生殖系常见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目的与要求:1、掌握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症状及主要临床表现。
2、了解泌尿系统损伤、炎症、梗阻、肿瘤、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见习方式:1、教师在病房通过典型病例进行床边讲解,在教室组织同学进行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导尿(或演示),并介绍各种类型导尿管、尿道操作,膀胱镜,阅读典型X片,CT 片及各类泌尿系造影片。
3、教师对学生典型病例的讨论进行总结。
重要知识点:泌尿系统损伤、炎症、梗阻、肿瘤、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临床技能要点:泌尿外科体检、尿样采集、导尿术的无菌操作。
讨论议题:1、血尿的定义和分类,列出可引起血尿的常见外科疾病名称,这些病人血尿各有何特点?2、尿三杯试验有何意义?3、导尿管有几类几种?比较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事项。
4、试述膀胱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KUB、IVP、RP的临床意义如何?6、何谓尿路刺激症状,其临床意义如何?7、试述尿路损伤的临床表现?各个部位损伤尿外渗的范围?8、诱发尿路感染的病理基础有哪些?9、试述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10、哪些情况有肾结核的可能性?延误泌尿系结核诊断情况又有哪些?11、形成尿路结石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尿石症病人可用非手术疗法?有哪些措施?12、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13、膀胱肿瘤的最主要症状是什么?怎样进行临床分期?目的与要求:1、掌握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2、掌握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的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