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搓元宵

教案——搓元宵

音乐《搓元宵》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搓元宵》的旋律,在教师的带领下能跟
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搓元宵的动作
2、尝试提取生活经验,并用自己的动作进行表现,借助揉
糯米粉、搓元宵等韵律动作,感受并表现音乐的强弱、快

3、初步体验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的愉悦,增强参与活动的
自信心
活动准备:
1、观察或参与过搓元宵活动,了解做元宵的过程,并模仿
过做元宵的动作
2、搓元宵活动的图片或幼儿参与做元宵活动的照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两只小小鸭》
(1)教师做小鸭子的动作,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名
(2)重点联系唱完歌词后做“亲亲小嘴巴”的动作
(3)集体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2、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现搓元宵
(1)教师出示图片或照片,引导幼儿说出搓元宵的相关内容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元宵是什么样子的?(2)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搓元宵(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不必强调动作的多样化)(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做钢材创编的动作,并加上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

快慢。

如揉糯米粉时慢速
且有节奏的念“揉,揉,揉成团”,搓元宵时配“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元宵”等语言节奏
(4)教师引导幼儿做元宵的造型,并反馈幼儿的造型动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元宵,引导幼儿集体学习几
个比较有创意的动作
教师:元宵做好了,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做一做?(5)教师指导幼儿练习快速做造型动作,教师在乐曲最后两小节时说“变变变”,幼儿做出造型动作,教师哼唱最后一句的旋律,幼儿跟着教师口呼“变变变”,在最后一小节做静止造型动作
3、学习韵律活动“搓元宵”
(1)教师分段弹奏音乐,引导幼儿将动作与音乐相匹配(2)教师带领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有节奏的做模仿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将搓元宵的模仿动作完整的梳理一遍,帮助幼儿有意识的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做元宵先做什么动作,再做什么动作,最后做什么动作?
(4)幼儿听教师完整的哼唱曲谱,并练习做动作(教师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动作表现出快慢、强弱,用自己的动作感染幼儿)
(5)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听音乐磁带练习做动作,在音乐变化时用语言提示幼儿换动作
(6)幼儿尝试独立的听音乐磁带做动作,教师在动作转换时用眼神或动作给予提示,增强幼儿独立的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自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