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青蛙
二、读文感悟。
(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由读韵文。
2.学生读词语:河水清、
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
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再次
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
种基本的短语形式。
如:天气
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呢?
3.教师引读韵文。
教师读
“河水清清”,学生接“天气
晴”。
4.同法学习以下几句韵
文。
5.师教读韵文。
6.采用多种形式读韵文,
直到读熟。
7.多媒体展示连线练习,
引导学生背诵。
8.各种形式背诵韵文。
1.学生多种形式自读韵文,
直到读熟为止。
2.生接韵文:
师:河水清清生:天气晴
师:小小青蛙生:大眼睛
师:保护禾苗生:吃害虫
师:做了不少生:好事情
师:请你爱护生:小青蛙
师:好让禾苗生:不生病
3.生做连线练习,并尝试背
诵。
河水眼睛
天气事情
大清
吃晴
好害虫
4.比赛背诵韵文。
3.口头填空。
河水(清)天气(晴)
大眼(睛)吃(害虫)
好(事情)不(生病)
4.我会又快又好地背诵课文。
三、拓展训练。
(用时:5分钟)
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青
蛙?
2.收集各组意见,教师小
结。
3.请学生说说自己查找
资料的情况,指名谈谈你还知
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益的动
物,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
4.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
情况,教师小结。
重点讲不能
吃青蛙,并鼓励学生保护有益
的动物。
1.根据多媒体课件连线、看
看哪些动物是益虫。
2.生有感情地朗读韵文,并
练习背诵。
5.认一认,连一连。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
(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背
“想一想,填一填”,教师板
书:讠——请(请问)氵——
清(清水)忄——情(心情)
日——晴(晴天)
2.请学生用这些字组词
语并说话。
3.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相
互介绍怎样记住并写好这些
字。
4.同法指导学习“气”
“生”。
5.教师重点指导写“清”
“气”。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
导。
1.练习在田字格中书写生
字。
2.小组内评价,派出代表在
全班展示。
3.给所写的生字组词,再读
几遍。
6.想一想,选一选,填一填。
晴睛请清情
眼问
水天
心
五、布置作业。
(用时:2分钟)
1.把每个生字写三个。
2.找一找,在自己认识的
汉字中,还有哪些字是由基本
字加上偏旁组成的?把它们
写出来,教教其他同学,并一
起比较它们的音、形、义有什
么不同。
1.写生字。
2.向家长询问了解或和同学
一起搜集哪些字是由基本字加上
偏旁组成的,写出来。
7.和小朋友一起比赛背诵韵文,
或做换偏旁游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有趣的猜谜语,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初读感知,扫清生字读音的障碍。
2.初读感知,扫清生字读音的障碍。
这是自主预习的阶段。
一定要先学后教,归还学生的主动权,确定主体地位。
识字遵循多元识字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多元识字。
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
3.书写指导,细致有效。
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4.先学后教,归还学生的主动权,确定主体地位。
5.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保护”,引导学生理解韵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
6.培养感情朗读韵文时,要注意适当停顿,可借助拍手打节奏,帮助学生读出节奏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不足之处:
1.注意自主识字,教师的放的问题,由于学生年龄小,还应该以抚为主。
2. 问题的提出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不可以过高。
【写作背景】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的字族文识字。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青蛙。
文中的很多字都是由共同的母体“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将字族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读文识字,更有利于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
形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青蛙
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
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
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
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于水边。
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2.蝌蚪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以群居为主。
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蜕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其他资料】
关于青蛙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
”陆游
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 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