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9-03-07T11:12:08.5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作者:卢婷婷[导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企业会计信息化起到促进作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减少了信息化成本投入,还可提升了信息化处理的效率。
但也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了风险因素,导致系统安全性下降,加上系统平台建设的缺陷、监管法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稳定发展,因此如何运用有效防范措施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卢婷婷
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天津市 300384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企业会计信息化起到促进作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减少了信息化成本投入,还可提升了信息化处理的效率。
但也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了风险因素,导致系统安全性下降,加上系统平台建设的缺陷、监管法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稳定发展,因此如何运用有效防范措施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信息化;风险因素;措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通过信息化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会给会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大数据下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述 1.1大数据下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分析
大数据是指大量的数据,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有效的解决人工很难解决的问题,在各种行业中,都可以利用大数据做好信息的处理和收集工作,提升效率之余,也可以提升信息的整体利用效率。
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信息的分类,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伴随着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信息以及互联网行业中大数据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通常是指人们收集会计行业的信息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果需要用到这些资源时,只需要提取即可。
利用相关的软件做好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共享,最终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1.2大数据背景下加强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
2.1提升会计信息化的效率
利用大数据,相关的信息都可以自动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而且还可以按照需求完成会计报表中的各类指标,给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而且各个部门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不必要的工作内容大大缩减,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沟通,此外,企业和企业的合作也可以借助大数据,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会计的工作效率。
1.2.2实现了资源共享
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的出现也是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利用会计信息的电算化,算账和报账工作都是自动完成的,打破了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会计管理的技术手段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企业领导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改变并没有给会计信息化带来创新,很多都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适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和会计信息化的充分融合,企业的各个环节才能紧密的联系,信息实现高度共享,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隐患大数据背景下,无时不刻都在产生数据,各种数据的安全主要依靠网络的正常、平稳运行。
网络的安全将决定数据是否安全,因此,必须要对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据信息内容安全隐患
数据信息内容的安全隐患体现在两方面:信息的泄露和信息的破坏。
信息泄露就是未经合法用户的授权,非法用户侦破、截获、窃取或者破译目标系统中的数据,一旦一些隐私信息被泄露出去,会给用户带来隐患和困扰;信息破坏指由于系统故障、非法行为或系统感染病毒,使得数据内容被删减、添加或者修改,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用性。
数据一旦被泄露或者破坏,将会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危机等。
因此,亟需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监管体系,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2.2 数据信息传播安全隐患
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数据信息的传输载体是各种网络通信协议[,例如TCP/IP、IPX/SPX、HTTP、XMPP等,这些协议往往并不是专门为实现数据的安全通信而设计,通常存在安全漏洞,缺乏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等利用通信协议中的安全隐患,对计算机进行远程操控,盗取、破坏信息,从而导致信息的泄露或者破坏,严重时可以导致整个网络系统停止正常工作。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信息的存储目前主要依靠云存储技术,而这一服务依靠第三方来提供技术支持,给信息传播安全带来了隐患。
2.3 数据管理安全隐患
数据管理是网络安全中最重要的部分[2],不安全软件及不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都是数据管理的安全隐患。
由于不安全软件导致网络遭受攻击或者由于专业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将导致网络无法被监管,从而引起数据的丢失。
2.4 物理安全隐患
网络的物理安全作为整个网络安全的前提条件,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软件安全隐患和硬件安全隐患。
软件是指支持大数据运行的软件环境,包括基础操作系统、软件系统、防火墙与杀毒软件等。
没有安全的软件环境,计算机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危机整个系统,进而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给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硬件是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
大数据下硬件的安全隐患有:电源故障;机房的防潮防尘;电磁干扰问题;线路老化等。
3分析促进会计信息化风险防范效果加强的相关办法 3.1重视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地方。
为了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加强云计算等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并给予一定建设资金的支持,将社会所有的力量和技术都聚集起来,保证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能够顺利建成。
其次,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聚集,减少失误的发生,从而实现成本费用的降低。
最后,需要重视专家团队的成立,为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提供技术性的指导。
3.2重视会计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提高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为了避免会计信息化操作过程中,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会计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因此,企业单位需要重视自身会计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提高。
首先,对会计信息的传递渠道加强监控。
其次,需要对管理层次进行划分,并要求专门的人员管理。
最后,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强改正。
3.3重视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相关法律的保障。
政府部门需要对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重视起来,加强对现实情况的了解,根据实际现状制定合理化的法律规定。
此外,对于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需要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时刻监督各企业运营的真实性,一旦发现违法的企业就需要将其停止,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安全稳定。
4结束语
总的来讲,加强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中相关风险的了解,对促进会计信息化的稳定发展,提高会计信息化的安全系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文钦.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当代经济,2015(26):64-65.
[2]丁红.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5(2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