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名医中医治疗高血压经验介绍)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名医中医治疗高血压经验介绍)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作者/林凤举导读:本文的作者林医生是小编在参加经方论坛时认识的一位老先生,他在中医书友会组织的学员座谈会中,分享了他治疗高血压病的杀手锏,得到了在场众多医生的敬佩。

小编鼓励这位“不擅长写作”的老先生把他的经验写出来,最后就得到了这篇文章。

文字不经雕饰,但疗效可以大家验证。

小编用此法治疗一位高血压患者已停降压药且血压稳定哦~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现代社会中,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威胁就是心脑血管病,而高血压又是致伤、致残、致死的一大杀手。

在我国,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有1.6亿之多。

人们被确诊为高血的同时、也就套上了精神枷锁,一直处于紧张压力之下。

中医应该是治未病,以前中西医都是在救落水者、救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留下很多后遗症、事倍功半、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和重大经济损失、不能防患于未然。

我理解,高血压的病机就是气滞血瘀、血瘀痰阻,中医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那么高血压就是通则不高、不通则高,是一样的道理。

今天,我将此方通过中医书友会这个大平台、广泛传播给临床医生,用以治疗高血压,好早日解除高血压朋友的压力和痛苦。

书友会读者中有近20万中医,1人治愈800人,几年就把高血压治好了,何况还有更多中医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心脑血管复元汤(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元胡、丹参、郁金、黄芪):生黄芪50g瓜蒌50g薤白25g元胡25g半夏15g当归25g川芎20g生地25g桃仁20g红花20g柴胡15g枳壳15g怀牛膝30g郁金15g桔梗15g 炙甘草15g赤芍20g丹参30g。

水煎服,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

此方治疗胸闷气短、心慌心跳、痛心彻背、叹息样呼吸、颈椎僵硬、眼睛模糊、头晕头痛、血压正常患者。

血压高减炙甘草5g,加泽泻60g、灵芝30g、生山楂片30g。

失眠加龙齿10g。

血糖高加生地25g、天花粉30g。

心率快加黄连15g,或加麦冬20g、茯神20g、柏子仁20g、莲子肉20g。

咳嗽、胸背痛、白痰沫痰白颗粒痰加桔梗35g。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超过50mmHg以上者加生白芍30g。

脉压低于30mmHg者加桂枝25g、何首乌25g、炙甘草5g。

这种病表现为站着坐着困、躺反不睡、头晕记忆明显减退、手麻木、双下肢酸胀沉、按小腿肚痛。

血压低加党参20g、炙甘草5g、桂枝、肉桂各40g。

脏躁症加甘麦大枣汤。

抑郁症加生地25g、百合20g、合欢花15g。

耳鸣加通气散(编者按:中医书友会曾发文“通气法”治疗耳鸣耳聋,可参)。

兼治更年期综合征等50多种病症。

1日1剂,水煎服分3次,饭前半小时温服。

15剂1疗程。

多数患者服15剂后都稳下来了。

有一种高压在30一50岁以前患高血压腿肿、腿肚痛,这种血压多患脑出血。

这个方剂非常好用、但年纪大应加服通脉颗粒半年。

如有个别高血压服后血压没恢复正常者也可以加服或服用通脉颗粒6到12个月。

补充说明:用此方治疗高血压,多数患者前5天挺舒服,但越服越难受,这叫调整反应(1、多数用药后出现肠鸣、排气多、便黑粘稀,便几天就恢复正常2、局部有疼痛感、病轻部位先痛、病重部位后痛都是一过性痛过后就舒服了3、有个别患者出现血压增高,但患者没有反应,这种反应极少4、有的出现一过性的心慌、头晕、心率快,告诉患者按摩一下颈椎就好,多数服后舒服的多)。

一般服2付药就可停服降压药。

所以告诉患者用药期间出反应是正常反应他就不怕了。

陈亦人治疗高血压经验作者/陈亦人导读:陈亦人老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是《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先生的博士生导师。

他祖世业医,幼承家学,于四大经典研习颇深,后悬壶济世,医名渐振。

与刘渡舟教授并称为“南陈北刘”。

本文是陈老先生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药味少,药量轻,目的明确,值得好好学习。

高血压非独阳亢,升散药大胆投放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继而产生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等复杂的内脏疾病,其致残、致死率较高。

长期以来,医界普遍存在着高血压即等同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的错误认识,一见高血压,不问何因何机,一律平肝潜阳。

其实,高血压病有虚实之分,虚者为肝肾阴虚、肾精不足、脾气亏损、肾阳失煦等;实者,有痰浊、瘀血、气滞、肝火等。

临床而论,高血压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不耐劳累、夜尿频多、气短乏力、面色虚浮等“精气内夺”之征。

肝阳上扰清窍可产生头痛、眩晕。

此外,肾精不足,髓海失充;血不足,脑脉失养;气不足,清阳下陷;痰浊中阻,清阳不升;瘀血阻络,气血不利;凡此等等,皆可致头痛、头晕,由此可见高血压病机之多端。

由于高血压的基本病机为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若只胶柱于高血压等同于肝阳上亢,将升阳散风药列为忌品而严加禁止,不免有些片面。

临床实践证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正确地使用升阳散风药如葛根、防风、桂枝、紫菀、桑皮、桑叶、薄荷等,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当阳气亏虚、肝阳不升时,用温阳之桂枝、附片等,可使肝气条达,气血冲和,血压复常;若清阳不升,或肝气郁而不达,用升阳散风药防风、黄芪、葛根等可疏达肝气,清阳升而痰浊化,于病证十分有利;肺气失宜、气机不畅时,用宣肺之品紫菀、桑叶、桑皮、杏仁等,可使肺气宣降,肝气疏达,从而使病情迅速缓解。

即使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稍佐疏肝散风之药,使降中寓升,潜中有疏,顺其气血冲和之性,亦可增强平肝潜阳的效果。

如曾治严某,男,54岁,某公司干部,1995年5月6日初诊。

患者素有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近又发现前列腺增生,长年服药,效果不显,患者异常痛苦,特来求诊。

现症:头晕时痛,口干而不思饮食,小便不畅,少腹部疼痛,大便稍干,舌质瘀暗,苔薄黄腻,脉涩。

血压180/110mmHg。

证属痰瘀痹阻,阳气失展。

治拟化痰瘀,通阳气。

处方:云茯苓12g,泽泻15g,桃仁10g,丹皮6g,菖蒲6g,佩兰10g,制半夏10g,薏苡仁15g,葛根10g,牡蛎15g,卷柏15g。

日1剂,水煎服。

上方服至12月31日,实验室复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已愈,脂肪肝大为减轻,血脂降至正常,血压仍偏高(160/97mmHg),颈椎病改善不著,余症大为减轻,现仍时有头痛头昏,双手时麻,脉弦,舌质紫,苔薄白。

处方:葛根15g,板蓝根15g,牡蛎15g,苡仁15g,桃仁10g,莪术10g,菖蒲10g,泽泻15g,杜仲15g,仙灵脾10g,桂枝3g,大黄3g。

日1剂,水煎服。

守方服至1996年5月4日来告曰:他病均愈,唯留颈椎病,手时麻。

原方薏苡仁改30g,桂枝改6g,加骨碎补6g。

持续服用,以图根治颈椎病。

本例患者病情复杂,仔细诊断,辨为痰瘀痹阻之证,以桂枝茯苓丸和卷柏化瘀消积,半夏、菖蒲、佩兰、薏苡仁、牡蛎、大黄化痰除湿清热,以升阳之葛根舒经脉、升阳气,守方守法,疗效较佳。

二诊时病已除半,故改以颈椎汤化瘀除痰,并用升阳之葛根,温阳升散之桂枝、仙灵脾,阳气一复,肝阳自升,气血条达,则血压自降。

高血压病,与肺气失宣亦有极大关系。

盖肺主一身之气,肺失宣发,气机郁滞,可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故在治疗之时,随机佐以宣肺之品,肝肺两调,收效往往较好。

如曾治何某,女,61岁,1996年4月10日初诊。

患高血压病十余年,时常太息,近来又伴吸气困难,某医按中气下陷论治,屡服益气剂乏效,因而来诊。

血压140/103mmHg,太息稍舒,舌淡苔白,脉弦而平和。

据其太息稍舒及频服补气剂乏效,知为肝失条达,非中虚气陷也。

治拟条畅肝气,佐以宜肺。

处方:当归12g,白芍12g,苏梗10g,炙甘草6g,川芎6g,钩藤12g,半夏10g,云茯苓12g,紫菀12g,牛膝10g。

日1剂,水煎服。

方中当归、白芍、苏梗、川芎柔肝畅气,钩藤平肝息风,云茯苓、半夏化痰除湿,牛膝养肝肾、通经络,紫菀开宣肺气。

共进药14剂,诸症若失,血压降至137/91mmHg,唯觉大便不畅。

此胃气不降所致,故又移法拟方为:旋覆花(包)6g,代赭石12g,党参12g,枳实10g,甘草6g,制半夏10g,紫菀12g,苏梗10g,桔梗6g。

日1剂,水煎服。

其组方降中有升,升中寓降,气机通畅,阴阳自和,故又服14剂,大便畅通,血压平稳。

如上可知,高血压病非皆肝阳上亢,而升散之品亦非忌品,根据病情恰当选用常能增强疗效。

至于温阳升阳之品,只要证属肾阳亏虚、肝阳不升者,照用不误,随着阳复肝升,阴阳调和,则血压自稳。

本文摘自《陈亦人医案医话》,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治疗三高特效方(无所私藏,笔者亲验)作者/黎崇裕⊙编辑/王超作者按:看到《一招鲜,吃遍天:扁平疣的治疗验方》深有感触,临床好方难得,得知验之临床效如桴鼓者则可成为临床手中王牌方。

看后手痒,写了一篇《治疗三高特效方》投给中医书友会,无所秘藏,此方来自师承所得,笔者临床运用效果很好,三高症临床多见,好方难得,希望借助中医书友会的平台,让更多的中医人掌握,造福民众。

治疗三高特效方“三高症” 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由于饮食不均衡,不良生活习惯,往往亦出现在贫困人群中,“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它们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

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

目前西医治疗“三高症”亦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中医向来有专病专方和辩证论治的两种并行方式,而这个方子就是“三高症”的专病专方。

此方是笔者当年在仙桃市中医院实习时跟随内儿科肖引明主任抄方所得,肖引明主任系温病名家邵永海先生嫡系传人,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及男性病,笔者跟随其临床数月,所用温病及膏方之经验皆从其所获。

原方载于拙著《小郎中习医手记》中《服后很舒服的一张处方》。

杭菊花20g 全当归15g 赤芍药15g 正川芎8g蔓荆子10g 薏苡仁20g 藏红花10g 紫丹参15g明天麻20g 广蜈蚣1条制首乌15g 福泽泻15g怀牛膝15g 太子参15g 石菖蒲10g 粉葛根20g炒山楂30g七剂当年肖引明主任是给一个高血脂的熟人开方,开方完毕,老师对这位熟人说:“这个方子开的很好,就像为我自己开的一样。

”但老师却并不跟我讲此处方的立意,愚认为此方的处方立意为:活血化淤、激浊扬清。

后此熟人复诊时反馈吃药后人感觉非常的舒服,要求效不更方,再进七剂,后此方药味药量都没改动,此病人连续服用了一个多月。

从此就记住了此方,就成为了我手中治疗“三高症”的首选方,后有药店店员拿去使用效果亦很好。

如《经方论剑录2-经方医学论坛临床经验交流精华》中刊载的《诊疗杂记》一文中提到:“中年男性,高血糖,高血脂,肝炎,求调理方,店员给予《小郎中习医手记》中记载服后很舒服的一张处方,原方原量原效果,无他,唯‘舒服’二字,诉药贵,却服近两月,间患有换另医之方,无寸功,谓如喝茶,反愿用本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