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_第三章_著作权的客体

知识产权法_第三章_著作权的客体

1、文字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产品说明书、理工科方面的 学术论文仍然是文字作品。
2、文字作品还包括以数字、符号表示的作品。如:计算机 软件、盲文
(二)口述作品
口述作品亦称口头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 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在口述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如果没有以记录、录音 和录像等方式被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上,许多国家不 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
汉字翻译成盲文;
复印机复印的结果;
“静夜思”翻译成英文诗歌。
2 “独创性”中的“创”不同于专利法中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 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 和进步。
3 “独创性”中的“创”并不意味着具备高度文学和美 学价值,但要求智力创造性不能过于微不足道
明确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中“独创性”中“创”的高度, 仍然是立法者面临的现实任务。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 象
一、思想
(一)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
著作权法并不保护抽象的思想、思路、观念、理论、构思、 创意、概念、工艺、系统、操作方法、技术方案,而只是 保护以文字、音乐、美术等各种有形的方式对思想的具体 表达。
只要它是创作者智力创造活动的结果,体现了创作
者富有个性的判断和选择。
4 英美法系版权法与大陆法系著作权法对“独创性”中 “创”的要求有所不同
达利版的“蒙娜丽莎”是作品吗?
三、我国《著作权法》中的“独创性”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虽然规定只有具备“独创性” 的劳动成果才能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但对 “独创性”中“创”的高度却没有作出任何规定。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作品”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成果。 “作品”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 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才是“作品”。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
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的三层含义: 1、“作品”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并非指“首创”或 “独一无二”。
案例:朱志强诉耐克公司案 朱志强的“火柴棍小人”: 耐克的“黑棍小人”
耐克的“黑棍小人”VS 朱志强的“火柴棍小人”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跳舞的小人”
二、“独创性”中的“创”
(一)对“独创性”是否包含“智力创造”要求的 不同理解
书法是文字作品还是美术作品? 2 建筑作品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建筑作品并不包括平面建筑设 计图和建筑模型,而仅指三维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英美法系国家:即使劳动成果中没有体现出 任何智力创造成分,只要该劳动成果包含了作者 “独立的艰苦劳动”并具有实际价值,就可以满 足版权法对“独创性”的要求。
大陆法系国家:放弃“额头流汗”原则,要 求一定高度的智力创造水准。
(二)“独创性”中“创”的含义
“创”是指一定水准的智力创造高度。
1 没有留下智力创造空间的活动不可能符合 “创”的要求
同类软件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总是具有较大的相 似性,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后开发的软件侵犯了 在先软件的著作权,因为这完全可能是软件编制 者针对某一特定功能进行独立创作的结果
三、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
(一)事实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二)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四、官方正式文件
法律、法规、政府决议、决定、命令、法院判决等具有立 法、行政、司法性质的官方正式文件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二、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和实用功能
(一)实用艺术品中受保护的范围
著作权法中有关实用艺术品的规则严格遵循技术方案和实 用功能不受保护的原则,只有当实用艺术品中的艺术成分 能够在物理上或观念上独立于其实用功能而存在时,著作 权法才对该艺术成分加以保护。
欧可宝贝公司诉佳宝儿童用品公司
(二)计算机软件中受保护的范围
郑某诉吴冠中案 郑维江作品 Nhomakorabea吴冠中作品
(二)思想与表达的分界
在许多情况下,思想和表达的分界点并非十分清 晰。
“迪斯尼米老鼠”案 1978年,被告使用了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基本形
象,但是却用于讲述了不同的故事。
原告的米老鼠:活泼可爱、乐于助人;
被告的米老鼠:反社会的脚色,满嘴脏话,甚至 还吸食毒品。
五、竞技体育活动
无论这种其中的动作组合是否为“独创”的,由于其并非 以展示文学艺术或科学美感为目标,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 义上的作品。
六、公有领域的作品
作品如果因超过保护期等原因进入了公有领域,则成为人 皆得而免费用之的公共财产,不能再为任何人所垄断。
第四节 作品的分类
(一)文字作品
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 的作品。
2、“作品”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
3、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才是“作品”。
第二节 独创性
Originality:独创性、原创性。
一、“独创性”中的“独”
(一)“独创性”中“独”的含义
“独创性”中的“独”是指“独立创作、源于本人”。
(二)具有“独”的两种情况
1 从无到有进行独立创作 2 以他人已有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
(三)“混合原则”与“场景原则”
“思想”与“表达”的混合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对某种 “思想”只有一种或极其有限的表达。
而“场景理论”是指在文学作品之中,如果根据历史事实 或者人们的经验、观众的期待,在表达某一主题的时候, 必须描述某些场景,使用某些场景的安排和设计,那么这 些场景即使是由在先作品描述的,在后作品以自己的表达 描写相同场景也不构成侵权。
(原因:举证难)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 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1 音乐作品 2 戏剧作品 3 舞蹈作品 4 曲艺作品
5 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1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 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 术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