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ppt

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ppt


填表人/日期:
不合格原因分析:
责任部门/人员:
日期:
纠正/预防措施计划(列出责任人、完成日期):制定人/日期: 责任部门领导/日期:
验证记录和结果:验证部门/验证人/日期:
四、检验状态的标识和管理
◆ 检验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 ◆ 标识:采用区域标识、装箱标识等方式 ◆ 管理:规定如何标识,如何保护等 ◆ 与产品标识要区分开来
并有标识 (2)检验设备(工装)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状态是否处于检定和校准状态 (3)如实记录以上检查结果 (4)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2.检验操作和记录
(1)按检验(测试)作业指导书和程序操作 (2)做好检测原始记录 (3)对边缘数据,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 (4)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技术状态和环境
***********有限公司 质量检验培训
目录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 二、质量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四、检验状态的标识和管理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 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及质量 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质量的定义:
ISO9000:2000标准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其中固有的是指某事或者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特性是指可区分是特性.包括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感官的(嗅觉、视 觉),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时间的(如准时、使用寿命)人体功效的 (如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环保的(如节 能的、无害化的) 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是隐含的或者必须履行的需求或者期望,“通常隐 含的是指组织或者顾客或者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的做法,所考虑的的 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特定的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予 以阐明等等(一般指满足客户要求和行业要求。客户要求主要指功能上的、 性能上的要求。行业要求主要指安全的要求、环保的要求等)
剔除不合格品、放行合格品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出厂检验
生产完成品
OQC
出厂检验
抽检
放行 入库
让步
返修件
出货
拒收 标识 返工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纠正预防措施单
不符合类别 不合格品 □ 使用故障 □ 体系运行不合格项 □
存在( 潜在) 不合 格 事实描述 : 时间 ( when )、地 点 ( w品等级评定标准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
不合格品等级评定标准
☆依据用户验收协议、合同要求、国家标准的变化调整为准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
返工 返修 利用 超差代用 报废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识别不合格品
记录不合格品状况( 标识、隔离、记录)
评审不合格品
处置不合格品
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1.检验的准备 (1)样品技术状态是否完好,是否经过确认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进货检验 IQC
材料现场检查 标识检查状态、结果
记录检查报表
检验员对进料实查 标识贴纸
格式表单、报告
批 合格
批不 合格
隔离 标识
合格批中 合格 的不良品 品标

退供 应商
入库
不合格事项通报 要求纠正预防对策
对策措施确认 验证对策措施的效果
➢ 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前,产品质量基本上依靠操作者的技艺和经验来保证,可陈之为 “操作者的质量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容易造成质量标准的不统一和工作效率低下, 后来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提出了在生产中应该将计划与执行、生产与检验分开的主张, 从而形成了‘检验员’的岗位及品质管理的部门,但是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仍属于事后 把关的性质,即检查出来的废品即成为实施,无法挽回损失,另一方面采取了全数检验 的方法,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一些破坏性检验,如:导弹射程,全数检验 是不可能的)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及质量 管理的发展历程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随着技术发展、产品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们逐渐意识到产品质量的形成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且还与其 他过程有关,如设计开发;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 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 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 理包括组织内部全部过程、职能部门和全体人员的质量,全面质量 管理重视人是素质,尤其是在人、机、料、法、环、测六大因素中, 人的因素居于中心地位。
二、质量检验的定义和目的
质量检验的定义: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度量, 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 行的活动。 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和功能 (一)鉴别 (二)“把关” 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 不合格零部件不转序, 不合格成品不交付。 (三)预防 (1)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 (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3)广义的预防作用
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如出现异常,应查明 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量具相关知识
1、我司常用量具:游标卡尺、面差尺、 电子称、卷尺、塞尺/规
2、量具的分辨率:量具可以识别的最小读数 3、量具的量程:量具可以测量的范围 4、量具的选择:应选用比被测工件尺寸要求分辩率高10倍的量具。 例如:ø3±0.1mm的孔径,我们选择量具时应选择分辩率为0.01mm的卡 尺。 5、读数:读数时应读到量具的最小单位,如游标卡尺分辨率为0.02mm,
品管部、采购部、供应商 采购部、供应商 对实物进行实地确认 对比采取措施的效果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过程检验 IPQC
过程检验
分类
IPQC
方式
巡回检验
QC
FQC
定点检验
内容
过程指标
工序品质
产品品质
要求
专职且具有资格的人员担当
检查、检验作业
目的 发现不合格事项
发现不合格品
措施
要求纠正特别严重时停产
自检、专检互检制度结合

半成品检 验
全检、抽检
4 成品检验 抽检、试验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1)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
全数检验所谓全数检验就是对全部产品逐个地进行测定, 从而判定每个产品合格与否检验。它又称全面检验100%检验。 其处理对象是每个产品。
2)抽样检验
这种检验方法不是逐个检验作为总体的检验批中的所有 单位产品,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和程序仅其中随机抽取部 分单位产品组成样本,根据对样本逐个测定的结果,并与标 准比较,最后对检验批作出授受或拒收判定的一种检验方法。 简言之按照规定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批过程中抽取 少量个体进行的检验称抽样检验。
二、质量检验的定义和目的
四)报告 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 格率; (2)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 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序 号
类别1
1 进料检验
类别2
全检、抽检、免检
首件、巡回、工序检验等; 2 过程检验
➢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事后检验”把关的检验不能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对于大批量产 和破坏性检验也难以使用,于是修哈特等一些质量管理人员提出“事先控制,预防废品” 的质量管理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图”,解 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加上后来美国人道奇和罗密格提出的抽样检验法,作为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使检验工作由“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 防为主、防检结合的质量管理新局面
我们读数时需读到小数点后2位,且最后一位一定是偶数。
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游标卡尺的使用维护
使用方法:简述
普通游标卡尺
带表游标卡尺 规格在 0~150 0~300 比较多用
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尺、高度游标尺
七、培训签到
谢谢!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分类和说明
抽样检验的基本术语
(a)批:在相同的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产品。 (b)单位产品:构成批的基本的产品单位。 (C)批量:批中所含产品的个数。 (d)抽样检验:为抽样检验而确定的一规则,其中包括对样本大小 做的规定,以及通过对样本的结果判定批量是否合格的规则。 (e)随机抽样:从现象总体中偶然选出的有限次数个体)的观察。中 每一个单位(个体)和其他单位(个体)一样,均有同等被抽选的机会。
功能和性能的区别:就是本和质的区别,功能是指产品的用途(产品具备 哪些作用),产品的用途越广表示功能越多。性能是指功能的特性(产品 的质量),性能越高表示质量越好。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及质量 管理的发展历程
品质按形成商品的过程分类: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及质量 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大致经过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who)、发生什么事(whart)、因为什么原因发生(why)、
多少不良(how)例如:2013年8月8日电镀车间B114尾门饰条出现
发 黄 现 象 , 生 产 总 数 200 只 , 抽 检 (
)只,不良数量

)只,抽检不良率为(
),请电镀车间针对此异
常现象查明原因,制定改善对策,避免不良再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