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2课《面对苦难》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2课《面对苦难》习题及答案

12 面对苦难甘棠蔽甘棠①,勿剪勿伐,伯所。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

蔽芾甘棠,勿剪勿,召伯所。

注释:①蔽芾:小貌。

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

甘棠:棠梨,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②召伯:姬虎,周宣王的伯爵,封地为召。

茇: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③拜:屈也,挽其枝以至地也。

④憩、说:通“税”,停留。

与“憩”同为休憩,止息的意思。

译文:棠梨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

棠梨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臭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

棠梨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

赏析:前人栽下的树木,可供后人乘凉;前人创下的基业,可让后人坐享。

后人不忘前人,留下树木睹物思人;后人为了感念前人,把基业代代相传。

人类的历史进程,大概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

人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还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割断历史,不要割断传统,保持历史发展进程的连续性。

不过,历史总是在既保持连续性,又不断创造更新之中向前发展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浪接一浪,浪推浪不断,就有了连续性;后浪推动前浪,是新陈代谢,不断更新,不断补充新的活力。

只强调连续性,可能会趋向守旧;只强调创新,可能会趋向背离传统。

在实际当中,保守和革新总是在其他合力的影响下交互作用的。

正如生物的延续和发展一样,遗传和变异构成了两股矛盾着的推动力。

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没有变异,就没有新的种的产生。

有遗传也有变异,便形成了世界上生物的多样性。

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渲.染/绚.丽着.陆/着.迷量.体裁衣/车载斗量.B.箴.言/缄.默角.色/角.逐买椟.还珠/老牛舐犊.C.癖.好/偏僻.楷模./模.具开门揖.盗/缉.拿归案D.倥偬./葱.头古刹./刹.车虚与委.蛇/群山逶.迤解析:C项,pǐ/pì,mó/mú,yī/jī;A项,xuàn,zhuó/zháo,liànɡ/liánɡ;B项,zhēn/jiān,jué,dú;D项,zǒnɡ/cōnɡ,chà/shā,wēi。

答案:C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本土艺术品投资市场充斥着各种制假、售假、拍假等乱象。

莫言假墨迹泛滥,除了要抨击市场的无序、相关法律监管的缺位之外,“消费名人”倾向,藏家的急功近利、过度投机等,也给不法商贩留下太多谋利空间。

莫言在未获诺奖之前,其书法一度被人斥为“缺乏笔墨根底”。

情随事迁,目前,他的一幅字在拍卖市场动辄就被叫卖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已超过一代书法大家启功作品的价格。

A.充斥 B.急功近利C.谋利 D.情随事迁解析: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此处可换为“时过境迁”。

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9月11日,日本爱知县警方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逮捕了丰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寺田武久,警方认为他因在华业务而向广东省内地方政府官员支付了现金。

B.美国之所以通过立法和司法查办美国公司的海外贿赂行为,奥巴马他们并不是因为关心外国的廉政建设,而是因为这涉及美国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涉及美国社会的法治环境。

C.李克强总理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来必有利。

D.“红十字会强行募捐”“动车事故天价赔偿”之类的络谣言是否广泛传播,关键并非“络推手”有多么神通广大,而是公共责任有所欠缺,从而让“络推手”钻了空子。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后加“为由”;B项,中途易辙,将“奥巴马他们”挪到“因为”后面;D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答案:C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多年,诸如“金光大道”“我们走在大路上”“高大的”“雄伟的”“宽阔的”“全新的”……这类大词一直很流行。

____________①唯有如此,才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形象。

②这些词代表的是对国家形象的想象、象征。

③在我看,它们更是那些大词的具体化、符号化、空间化、物质化。

④改革开放后,这些大词就不仅仅是文学性的想象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世界本身。

⑤许多人说到今天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都说它们是马赛克、瓷砖、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同质化。

⑥转眼之间,一条条“金光大道”、一座座高大、雄伟、宽阔、光芒万丈的城市在中国拔地而起,黑暗望风而逃。

A.④⑥③①②⑤ B.②①⑥③④⑤C.④②①⑥⑤③ D.②①④⑥⑤③解析:注意充分利用句子间的关系排序。

紧承“这类大词”,应该是②①,另外,④⑥应该是紧密相连,⑤③也应该紧密相连。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5~9题。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

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

有些人即使在这两个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作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

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

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也是完全消极的吗?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

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

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

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仅仅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

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的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

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

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

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

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

譬如失恋,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

但是,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萎靡不振,有的人为之反目成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间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

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

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____①____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____②____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

凡苦难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

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丧失了某种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人生中毕竟还存在着别的一些价值。

它们____③____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它们鼓舞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譬如说,一个失恋者即使已经对爱情根本失望,他仍然会为了事业或为了爱他的亲人活下去。

但是,世上有一种苦难,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着其余一切价值的毁灭,因而不可能从别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气。

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如果说承受苦难仍有意义,那么,这意义几乎唯一地就在于承受苦难的方式本身了。

弗兰克说得好: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在任何的时候都扔肯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终归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

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成就。

5.选段中横线①②③处应正确选填的词语是( )A.警觉激励鼓动B.警觉勉励鼓舞C.警醒勉励鼓动D.警醒激励鼓舞答案:B6.第一段中为何说“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重大挫折;谁也无法避免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7.怎样理解“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为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美好感觉,它能给人的灵魂带来巨大的愉悦,因此它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而苦难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甚至意味着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所以它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

8.有记者问周国平:幸福是一个美丽的字眼,一个让人心动的字眼,人们不断拼搏,都是“为了过上幸福的日子”,你却认为苦难在人生中的意义并不总是完全消极的。

请问你的理由是什么?请你根据文中的内容,代周国平概括回答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苦难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该说它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②苦难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③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苦难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格。

④人们可以在承受苦难的方式中显示出精神生活的伟大成就。

9.作者说:“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

”请你举出两个你知道的能体现作者这句话含义的事例,并对事例作简要解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