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分标准
一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分标准
-2-
(四)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30分)
1.查阅资料,医院是否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职责(0.5分); 2.医院是否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明确(0.5分),配备的专或兼职人员能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每250张床位 配备1人)(0.5分);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 3.查阅资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情况,是否有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0.5分),工作会议及总结有分析、有问题及改进措 有工作制度;独立设置医院感 施,能体现持续质量改进(0.5分); 染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医院 4.查阅资料,医院是否开展了医院感染监测并根据监测发现问题的改进措施(0.5分);医院感染的报告是否符合《办法》要求(0.5分); 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工作 5.全院医院感染情况是否与有关部门沟通、反馈(0.5分); 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 6.检查医院在过去3年时间内,监测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或者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以及调查与控制总结(如无相关记录,请检查人员以医院感 要求。(5分) 染暴发案例来考核医院感染部门的调查与控制能力)(0.25分); 7.查阅资料,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全员培训情况,检查有无相关工作计划、实施、总结(0.5分); 8.购置一次性医疗用品证件齐全(0.25分)。 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查看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合同。未实行集中处置的医疗机构要进行焚烧处理(0.2分; 2.在抽查科室查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0.2分),是否容器使用规范(0.2分)、标识明确(0.1分),出科交接齐全(0.1分); 3.查看暂存间建筑符合要求,有警示标识(0.2分),有防蝇、防蚊、防鼠、防盗设施,有清洁消毒设施(0.2分);交接手续齐全(0.2 分);人员防护到位(0.2分),能掌握基本消毒知识(0.2分); 4、各种资料保存3年(0.2分)。 1.是否有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0.25分),有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每月至少1次(0.25分); 2.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是否符合环境卫生学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0.25分), 3.是否具备非手触式洗手设施(0.25分),观察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是否符合要求(0.25分); 4.观察器械包的大小、外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0.25分)有无湿包,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洗状况、包内卡是否符合要求(0.25分),灭 菌方法、灭菌效果的检测等是否合格(0.25分); 5.无菌物品的存放符合要求(0.5分); 6.一次性物品存放符合要求(0.25分); 7.下送车洁污分开,及时清洁消毒(0.5分); 8.工作人员在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0.5分); 9.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标准见前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标准(0.5分); 10.各种监测资料齐全(0.5分); 11.有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措施(0.25分)。 1.是否有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0.25分),有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每月至少1次(0.25分); 2.分区明确标识清晰(0.25分),紫外线消毒及监测记录规范(0.25分); 3.是否具备洗手设施(0.5分),观察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是否符合要求(0.5分); 4.器械清洗符合要求(0.5分),再抽查一个换药包观察外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0.25分),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洗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0.25分); 5.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及处理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查看缝针、缝线(0.25分); 6.无菌物品的使用(0.25分)、存放符合要求(0.25分); 7.一次性物品的使用(0.25分)、存放符合要求(0.25分),不得复用(0.25分); 8.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标准见前医疗废物管理标准(0.25分); 9.有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措施(0.25分)。
2、组织机构设置(3分)
3、职能部门具备处理异常医疗 信息、医疗纠纷、应急事件和 医患关系协调能力。建立医疗 事故和医疗纠纷预警、应急处 置机制以及医患矛盾排查调解 机制。(4分)
-1-
(三)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5分)
1.1首诊负责制(3分) 1.1.1了解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1位医师对首诊科室、首诊医生负责制度的知晓情况。不了解或不掌握每人扣0.2分,概念不清、掌握 不全每人0.5分(每项缺3条以上)。 1.1.2了解外科1名医师对复合伤病人的首诊处理流程;对复合伤病人的处理流程有缺陷的每人扣0.2分。 1.1.3了解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病房各1位医师对转科、转院流程的掌握情况,检查转科、转院过程中,上级医师审核程序。对转科、 转院流程不掌握的每人扣0.2分;在转科、转院过程中,无上级医师会诊并同意的,每人扣0.5分。 1.2查房制度(3分):查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每个病房抽查2份运行病历(外科抽查术后病历、内科抽查住院10 天左右病历) ,共查8 份病历,查看查房制度落实情况:入院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每份扣0.2分;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与住院医师首次病程记录内容相 1、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 同,每份扣2分。 全的核心制度。(15分) 1.3危重患者抢救制度(3分):查看放射科、心电图室、超声诊断科等辅助科室的危重症病人抢救预案。现场检查辅助科室抢救设备、药品 的齐备情况:辅助科室无危重患者抢救预案的,按科室扣1分/科;辅助科室无抢救设备或抢救设备未处于应急状态的,扣0.5分/科;辅助科 室无抢救药品或抢救药品已过期的,扣0.5分/科。 1.4会诊制度(3分):查内、外、妇科急会诊是否在10分钟内到场。了解常规会诊流程,查看外科、内科、妇产科病房各2份运行病历中会诊 执行情况:急会诊未在10分钟内到场的,每次扣0.2分;常规会诊未在48小时内完成的每次扣0.2分;会诊医师为住院医师或以下资质的,每 次扣1分;会诊记录不规范(会诊记录项目填写不全、病历摘要过于简单、会诊目的不明确、会诊意见过于简单、字迹潦草不易辨认、缺签名 等)每次扣1分。 1.5交接班制度(3分):查看内、外科、妇产科、儿科病房的交接班记录本、病历:夜班有处置,但病历中未记录的,每例扣0.5分;无交接 班本的,每病房扣1分;交接班记录项目填写不全的,每例扣0.5分。 1、建立健全急诊急救制度;2分 2设立抢救室,通道方便快捷3分;抢救配备:担架、氧气瓶、吸痰设备、急救箱(内有血压计、止血带、纱布、绷带、听诊器、手电筒)、 急救药品(大液体、强心剂、呼吸兴奋剂、付肾素、阿托品、多巴胺、654-2、镇静剂),(每缺一项扣0.1分共1.6分)急诊急救设备、物品 完好率100%,并保持应急状态,否则扣1分; 3医师相对固定,人员配备合理,至少一名以上主治医师,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仪器使用操作;有重大特发事件和常见危重病人急救预案;院内 急救,医务人员10分钟内到位;(3分) 4抢救、留观病人必须有相应病历和床前交接班记录,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小时;(2分) 检查方法 现场查看,重点检查人员、设备、药品配备,无制度扣2分;提问急诊室值班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基本急救技术的扣2 分;,每发现一种过期 药品扣2分;现场考核2名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的技能,抽查1名值班医师对危重症抢救处理原则掌握原则情况(休克、中毒等)每人不合格扣 1分。
得分
(二)医疗与应急(10分)
1、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加强对 临床、医技、药学部门质量管 理、评价和监督工作。对急症 查阅管理标准及工作记录。未建立标准扣2分。监管不力扣1分 科、手术室等重点部位有专门 监管制度。(3分) ① 实行院级领导分工制,院级领导精通管理知识,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把质量、安全管理作为重点,有任期管理目标,建立失 职与责任追究制。(1分) 查看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及合理分工的文件。提供院长办公会议记录文件和职能科室设置情况。员工访谈,了解院领导抓医院管理及质量安全 工作情况。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扣0.2分。院领导研究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议题所占日程比重<30%扣0.2分。视员工对领导班子 的评价情况扣0.2-0.6分。 ②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2分) 有明确的职能科室、科主任管理目标及奖惩制度,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查院、科两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及其落实情况。查医院奖 惩制度及实施情况,有记录。结果与科主任任职挂钩。无科室管理目标责任制扣1分。抓质量、安全措施不到位扣0.5分。无奖惩制度或不落 实扣0.5分。 ① 有异常医疗信息报告制度,职能部门对异常医疗信息应具备分析与应急处理能力0.5分 ② 考核医院对医疗投诉渠道与处理的程序、制度与主管部门的运行情况。0.5分 ③ 检查前两年医院发生医疗纠纷、事故的处理结案情况(查阅记录),举实例剖析。无报告制度扣0.2 分,发现有医疗投诉不调查、不处理 扣0.2分。发现一例严重差错无登记扣0.2分,或医疗事故不及时报告扣0.2分。无正确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及整改措施扣0.2 分,发生二级以上 医疗事故不得分。无三项机制不得分。发生一起到省赴京重复访扣1分;发生一起到省赴京集体访扣2分,扣完为止。
2、医疗废物管理(2分)
3、供应室(5分)
4、门诊换药室(5分)
-3-Biblioteka 5、治疗室(5分)1.是否有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0.25分),有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每月至少1次(0.25分); 2.分区明确,标识清晰(0.25分);紫外线消毒及监测记录规范(0.25分); 3.具备洗手、快速手消毒设施(1分),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是否符合要求(0.25分); 4.消毒剂正确使用(0.25分)消毒方式正确(0.25分),消毒后物品存放符合要求(0.25分); 5.抽查治疗盘或膏缸观察外标识是否合格(0.25分),清洗状况是否符合要求(0.25分); 6.无菌物品的存放(0.25分)、使用(0.25分)符合要求; 7.一次性物品存放(0.25分)、使用(0.25分)符合要求; 8.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标准见前医疗废物管理标准(0.25分); 9.有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措施(0.25分)。 1.是否有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0.25分),有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每月至少1次(0.25分); 2.布局及流程符合环境卫生学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0.25分),空气消毒方法正确(0.25分); 3.具备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外科手消毒装置(0.5分),医护人员手卫生符合要求(0.25分); 4.现场抽查手术器械包1件,观察器械包的大小、外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0.25分),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洗状况(0.25分)、包内卡是 否符合要求(0.25分),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的检测等是否合格(0.25分); 5.一次性使用物品的存放、使用(0.25分)符合要求,查看缝针、缝线、刀片(0.25分)。 6.根据物品的性质采取合适的灭菌方式(0.25分),现场抽查电刀、电锯、石蜡油、油纱等物品的灭菌方式。 7.无菌物品的存放(0.25分)、使用(0.25分)符合要求。 8.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标准见前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标准(0.25分); 9.各种监测资料齐全(0.25分); 10.有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措施(0.25分)。 1.是否有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0.2分),有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每月至少1次(0.1分); 2. 布局及流程符合环境卫生学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标识清晰(0.1分);紫外线消毒及监测记录规范(0.2分); 3.是否具备非手触式洗手设施(0.2分),并观察医护人员操作前后的手卫生是否符合要求(0.2分); 4.现场抽查手机、钻头、拔髓针、扩大针的灭菌方式是否正确(0.2分);托盘(正畸模型)的消毒方式是否正确(0.2分); 5.抽查一个口腔器械包观察外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0.2分),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洗状况是否符合要求(0.2分); 6.无菌物品的存放及使用符合要求(0.2分); 8.一次性物品使用、存放符合要求(0.2分),不得复用(0.2分); 9.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标准见前医疗废物管理标准(0.2分); 10.各种监测资料齐全(0.2分); 11.有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措施(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