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教材为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大出版社)
马哲(2018年)
一、名词解释(5个题,每题10分)
1.时间
2.实践
3.辩证法
4.价值
二、简答(3个题,每题20分)
1.历史进步标准以及方法
2.全人类的解放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论述(1个题,4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的关系
马哲(2017年)
一、名词解释(5个题,每题8分)
1.主体客体化
2.人的本质
3.生产力的本质
4.政治文明
5.反思
二、简答(4个题,每题15分)
1.国家与社会及其关系
2.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及其关系
2.3.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 4.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
三、论述(2个题,每题25分)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
2、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认识。
马哲(2016年)不详
马哲(2015年)
一、概念题(6*10)
1.现实的人
2.否定之否定
3.社会存在
4.分工
5.交往
6.物化
二、简答(4*15)
1.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有哪几种划分,其依据又分别是什么?
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3.认识的过程
3.何谓社会进步及其评价标准
三、论述题(1*30)任选一题
1、十八届四中全身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系统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基础,确立了法治与国家治理的辩证逻辑。
请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对依法治国作出自己的分析。
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学说,现在已经21世纪了,这种学说早已经过时。
”请你对此作出分析判断。
马哲(2014年)
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
1.形而上学
2.现实
3.历史分析法
4.阶级
5.意识形态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及其关系
2.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意识的历史性
3.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辩证法
4.社会进步及其代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马克思说:“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是一种独立的东西。
因此它剥夺整个世界——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本身的价值。
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2、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请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论述展开分析。
马哲(2013年)
一、概念题(5*8,共40分)
1.时代精神的精华
2.意识和社会意识
3.规律和规则
5.现象和本质 5.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二、简答题(4*15,共60分)
6.简述主体和主观的联系与区别
7.简述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的关系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问题的科学解答
9.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发展三个阶段的思想
三、论述题(2*25,共50分)
10、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论述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1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论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马哲(2012)
一、概念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辩证唯物主义
2.精神形式的客体
3.运动、变化、发展
4.社会形态
5.自由王国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6.简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7.简述“否定性辩证法”与实践观的关系
8.简述认识感性形式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9.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及其扬弃的理论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0、有人预言“2012是世界末日”,你认为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11、201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的理论进行分析。
马哲(2011年)
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40分)
1.人本主义
2.人的社会价值
3.感性直观
4.唯物辩证决定论
5.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6.简述客体和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8.简述发展过程的自然发展形式和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
9.简述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0、运用唯物史观关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谈谈于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11、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经过184天的平稳运行,于2010年10月31日精彩落幕,然而世博精神是永不落幕的。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闭幕式上讲的,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而且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运用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功能的原理论述上海世博会的世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