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理论宣讲、提高部分简单整理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内心生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
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
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幼儿教师如何避免走进职业的倦怠状态1.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2.精通自己的工作的每一个环节3.把幼教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4.努力创造融洽的人际环境5.学会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向儿童提供环境,以保证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老师的工作应该像门的合叶,工作在幕后,却对整个局势进行控制。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只有儿童才能建立这种语言机制,只有他们才能熟练的学习自己所听到的语言。
这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它是在大脑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和完成的。
当儿童听到一门语言时,它已经成为了儿童的一部分,我们成年人只能想象出有意识学习语言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只能有意识的学习语言,但我们也必须理解另一种形式。
这是一种自然的机制或者说是超越自然的机制,它和有意识的学习无关。
儿童学习语言的心里机制是在大脑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发展完成之后就成了大脑的一部分。
人的肌肉最初是不能协调运动的,人只有通过大脑才能对运动进行完善,人具有某种达到和谐的内在力量,一旦这种力量出现,他就会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完善自己。
手和大脑紧密相连,手的活动是对大脑的活动的最好表征。
在一项对500名3岁幼儿的调查表明,言语发展水平和手指的精细运动高度相关。
一是手的运动在皮层的投射区靠着言语中枢,神经通路很多,有可能通过手的活动的神经冲动通向言语中枢,促进其发育。
二是手的活动引起表象的分化,获得物体性质的经验和作用和结果的经验,由于动作思维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或称中心区域和语言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涉及两个区域:一个是感觉中枢,它和对外界语言的接收有关,另一个是运动中枢,它和语言的表达及发音动作有关。
这两个中枢最初没有任何语言功能,没有任何遗传的影响,和语言也没有任何关联,但它们却有学习某种语言的能力,具有完成表述语言动作的能力,它们是整个语言机制的一部分,自然界就是利用它们来发展语言的。
儿童书写爆发期的出现就和他对语言的特殊感觉能力有关,这在他能够开始说话之后就更具有操作性了,儿童在五岁半或六岁时,这种感觉能力就消失了,因此,很显然,只有在这一年龄之前学习书写,儿童才会有兴趣有热情。
三到六岁这一年龄的儿童对词汇有着强烈的要求,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一点也不知道疲倦。
儿童现在有两种倾向:一是加强自己对环境中行为的意识,另一个时完善已经形成的各种能力,这表明三到六对这一时期是一个通过行为进行“建设性完善”的时期。
三、双语教育家园投入双语教育家长的投入:1.足够的耐心,耐心的父母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耐心的父母经常在无意识中影响着孩子2.投入毅力和坚持3.投入精力继续学习家长要明确幼儿学习英语的目的,培养幼儿一种学习的兴趣及对英语语音的敏感性,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或教学中,要注意:1.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更多的方面2.在呈现挂图或其他直观教具时,同时出现的刺激物的数目不能太多,而且排列应当有规律顺序,不可杂乱无章3.要采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以逐步扩大它们的注意范围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3~6、7岁,身高每年约增长4~7cm,体重每年约增长4kg幼儿骨骼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
幼儿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
幼儿心肺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心脏收缩力差,脉搏是90~110/min幼儿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较差,贮尿机能相对较差,神经系统对排尿过程的调节差幼儿初期想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想象常常没有主题,没有预定目的,幼儿的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只是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讲故事被认为是丰富想象力的一种方法,儿童又把这种想象力在游戏中释放出来。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6周岁时,大脑已由出生婴儿的350g,生长到1200g,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智力发展水平已达到17岁智力发展水平的70%为数不少的儿童,初进小学时在学习上发生困难,不是由于知识准备不足,而是由于对小学教师所传递的信息缺乏兴趣,没有耐心,不很理解所引起的。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小学教师讲话不像幼儿园教师那样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就是儿童自身尚未养成听则力求听懂、力求记住和付诸行动的习惯和责任意识。
在幼儿园加强语言任务意识的培养,经常要求儿童(尤其是大班)根据语言的指令完成任务,可以缩短入学后的适应期。
儿童初始的言语行为都和情景相联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直觉行动性,而语言运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在运用中学习语言非常符合儿童言语行为的特点。
五、学前儿童言语发展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符号表征系统,是全民性的;言语是指个体对语言运用时产生话语的行为及其所产生的话语,带有个人的风格。
儿童是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通过个别的、具体的词和话语的学习,逐渐掌握一种语言系统。
我们在进行语言教育时就应注意:(1)既要遵守语言的规定性又要尊重个人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习惯;(2)既要有规范的语言模式的示范,又要有各种变体的示范,并鼓励儿童灵活运用词语;(3)既要有静态的语言学习,更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帮助儿童学习。
说话时要牵动脸、嘴、颈、腹各个部位五十六块肌肉的精确协同活动。
发音活动受大脑运动性言语中枢的指挥。
在不断的发音练习中,逐渐使各部分肌肉趋于协调,发音趋向正确。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听觉发育得比较早。
婴儿对语言信号得频率特征得分析是非常精细的。
儿童在发清某些音之前,已能辨别这些音。
儿童出生时的脑重量为390g,3岁时为1101g,7岁时脑重量可达1280g,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量(1400g)。
1岁半以后,脑内细胞的大量增殖已基本结束,随后出现的脑生长的主要表现时脑细胞体积的增加,轴突和树突的延长和分歧,神经纤维迅速形成髓鞘,使得神经传导的数量增多,速度加快,内在联系复杂化。
鲁利亚:人脑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1.调节紧张度和觉醒状态的联合区,位置可能在脑干和脑的皮层下部位。
受损后引起信息传入的困难而无法进行心理活动2.接收、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联合区,位于枕叶、颞叶、顶叶等部位。
受损后,会严重破坏接收和加工信息所必需的条件,如果左半球的这些器官受损伤,就会引起言语信息接收条件的破坏,无法借助语言加工一定的信息。
3.规划、调节和控制复杂活动形式的联合区,位于大脑两半球的前部。
受损后,使主动加工信息的过程收到严重破坏,难以形成意向和规划行动,还会妨碍对行动过程进行严格的调节和控制。
婴幼儿脑机能的发展顺序婴幼儿脑的三个机能联合区协同活动的机能使逐步完善的,从个体脑的成熟顺序看,第一机能联合区的脑结构最先成熟,第二区次之,第三区最晚成熟。
根据鲁利亚的研究,最复杂的额区,只有到6~7岁才最后成熟。
这和儿童言语发展从理解到发话、从掌握词语的个别表象意义到掌握词的概念意义、从被动发话到主动发话,从对话、复述到连贯表达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儿童主动调节和规划语言的能力发展较晚,不善于围绕主题和抑制无关联想,主动发话频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等语言现象,显然和额区成熟较晚有关系。
运动性言语中枢,即说、写中枢和感觉行中枢,即听、读中枢,分别分布在不同脑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左半球)上面,说话中枢在左侧额下回(布罗卡区)、书写中枢在左侧额中回后部,言语听觉中枢在左侧颞上回后部(韦尼克区),阅读中枢在顶-枕-颞叶交界处的角回。
根据近期对裂脑人的研究,揭示了右脑半球具有较高的词汇能力,能为图片和客体标记命名,但却不能辨别被动句、单复数以及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以思维为基础的句法能力较差。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在10~12岁之前,语音中枢和母语同在右脑,再大一些之后,语音中枢就转到左脑,和右脑的母语分开了。
通常脑功能的特化,即把言语中枢单侧化于左半球,而把某些非言语各派睰干么目光单侧化于右半球,发生在2~12岁之间,这是语音定型的年龄,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期,说明侧化过程,脑的可塑性最大。
婴儿的听音、辨音能力和对词意最初的理解力的发展早于发音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和听觉中枢(在大脑半球后部)发育较早有关。
语言环境中的语音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初级听皮质临近的颞上回,建立起有鉴别的语音表象,同时和语言所代表的视觉表象取得联系,获得最初的理解(声音和单一形象之间的联系)当语言单位积累到一定数量、口腔的协调动作能力达到能发出语音的时候,便开口说话。
在一项对500名3岁幼儿的调查表明,言语发展水平和手指的精细运动高度相关。
言语信息应当和手的操作活动、声音、形象同时刺激大脑,引起多种分析器协调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刺激不仅有助于理解语义,而且最能激活神经系统的觉醒状态,维持一定的紧张度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儿童的语音记忆表象主要是按成人的发音形式来储存的。
一些研究发现,儿童能够识别他们自己还不能发音的词,例如,一个儿童把他的玩具充气塑料鱼叫做fis,这时成人模仿儿童的发音问:“这是你的fis?”“不”儿童答道“我的fis”,儿童一直企图纠正成人对他发音的模仿,直到成人说:“那是你的fish?”儿童说“是”,但又说“我的fis”。
伯科和布朗称其为“fis现象”。
这说明儿童虽然在发音上还不能区别,但能知觉到成人发音和自己发音的区别。
这也表明儿童的语音听觉表象和语音的动觉表象之间并不是马上就能吻合的。
儿童词汇量扩大的顺序1.有具体的动作或形象作为依据的词先掌握2.重复机会多的词先掌握3.儿童感兴趣的词先掌握4.能满足各种需要的词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