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作业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1.说明电视节目制作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答:按信号存储方式:影片制作方式、录象制作方式和数字信号方式;按播出时效:现场直播法、录象带编辑法;按制作场所:演播室制作方式和现场制作方式;按设备数量:多机制作方式和单机制作方式;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SNG(卫星新闻采集方式)。
2.列举并说明视频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
答:视频输出端口:将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如:vga 输出,rca输出,s-video。
视频输入端口:将数字格式存储的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如:vga输入、dvi输入、rac输入、s-video。
3.简述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基本过程和主要制作设备。
答:前期筹划阶段节目构思、草拟剧本或提纲、节目初步策划、剧本定稿、细节规划、资料准备等;摄像机、照明材料、固定设备、话筒、调音台和录音机。
拍摄录制阶段剧本排练、演播室排练、最后排、试录和制作录制(拍摄和录音);后期制作阶段编辑、审看、修改、复制等:录像机、编辑机、编辑控制台、视频切换台、字幕机4.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有哪些?答:1.抗干扰能力强:在经过长距离传输和反复记录之后,通过均衡和再生仍可无失真复原。
2.易存储:从而实现图象信号的三维处理和各种视频效果的制作,是模拟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3.图像质量高:为电视节目制作及电视机的多功能显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余地。
4.体积小,成本低:超大规模IC电路和CPU的应用,使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成本降低。
5.与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接轨:数字电视设备与计算机终端的功能日趋同化。
第二章:电视摄像技术基础1.摄像机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1)灵敏度灵敏度是用同一照度下拍摄同一景物得出额定输出时所用的光圈大小来衡量的。
通常取照度为20001x,色温3200K,拍摄白反射系数为89.9%的景物,信号输出为700毫伏,此时使用的光圈越小9表示摄象机的灵敏度越高。
如光圈为F5,6就比光圈为F4的灵敏度要高。
(2)最低照度最低照度是在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比较所需景物照度的大小,照度越低说明摄象机灵敏度越高,所以,这也是灵敏度的另—种表示方法,有些摄象机的指标中不列此项。
如摄象机视频处理放大器的增益为十18dB,光圈为F1.4时,所需最低景物照度为15lx就比25lx 要好。
(3)信噪比信噪比是对于绿通道或亮度信号,在没有进行伽玛校正和孔阑校正时测量的信号噪波比。
该项指标越高越好。
如信噪比为60dB比58dB要好。
(4)水平清晰度(线)水平清晰度即水平分解力,也称为水平分辨率,是指图象中心部分沿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电视线数,分辨率越高,图象的清晰度越好。
如水平清晰度700线比600线要好。
对于摄象管,图象四周的水平清晰度低于图象中心部分;对于CCD图象传感器,全图象内的水平清晰度都是一致的。
2.电视画面产生色彩偏色的原因?答:A、由于元件参数误差、温度变化、其它调整等因素影响,使三基色信号得不到相同的放大量,破坏三色原有的比例——偏色。
B、色温滤色镜只能大概调整色温,不能准确调节。
C、物体的颜色有环境色和物体本色共同决定,当环境色并非是白色时就会是物体的颜色与物体的本色产生偏差。
3.色温的含义是什么?答:色温定义:对绝对黑体加热时,它将辐射出连续光谱,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当某一类光源与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辐射的光具有相同的特性时,这个特定温度被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4.摄像机中有哪些调整控制功能?答:光圈自动调整、白平衡与黑平衡调整、黑电平调整、重合调整、增益控制等。
5.简述手动白平衡调节、手动光圈、手动聚焦的使用场合。
答:P55,P566.简述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特点。
答:短焦(广角)镜头特点:拍摄范围大,放大率小;景深大;夸大空间透视,近距离畸形失真明显;适用于远景、全景等大场面、透视感强、景深大、对比强烈的情况下使用,摄像时稳定性好。
中焦(标准)镜头特点:视角范围与人眼相似;透视感、空间立体感正常,景深适中;没有明显失真。
长焦(远摄)镜头特点:拍摄范围小,宜摄远;景深小,虚实结合,突出主体;压缩景物空间透视。
7.简述景深的概念,影响景深的因素。
答:概念:拍摄下来的画面,不仅对焦点上的景物是清晰的,而且在对焦点的前后还有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清晰范围叫景深。
景物的清晰范围大,称为“景深大”;清晰范围小,称为“景深小”。
从对焦点到最近清晰点的距离叫“前景深”;从对焦点到最远清晰点的距离叫“后景深”。
后景深大于前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1、镜头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光圈:光圈系数越大,景深越大光圈系数越小,景深越小。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8.简述手动白平衡调整步骤。
答:P459.提高摄像机增益有哪些优缺点?答:光线暗增益可以相应的提高,但容易导致电路噪声随之增大。
较暗光线有不规则的噪波点(麻点)。
10.简述特写聚焦法的操作方法。
答:聚焦手动调整方法P56-5711.简述摄像机的分类,至少回答5种类标准及类别。
答:按性能分: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按制作方式:ESP摄象机、ENG/EFP摄象机、家用摄象机按摄象器件分:摄像管摄象机和固体摄象机按摄象器件的数量:三管或3CCD,两管或2CCD,单管或单CCD按摄象器件的尺寸:1/2机、3/4机、超8机等按信号处理方式:模拟、数码按摄录集成度:一体机和分体机按体积和重量:坐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按所用磁带格式:VHS机、S-VHS机、DV机、Batacam机等第三章:电视节目的拍摄1.拍摄三坐标指什么?答:物距:景别高度:俯视、平视和仰视(摄象机与拍摄对象垂直角度的相对位置)方向:正面、斜侧面、侧面、背面(摄象机与拍摄对象水平角度的相对位置)2.电视镜头的涵义有哪些?答:1、作为光学含义上的镜头:2、作为电视画面拍摄过程中的镜头:从开始按下录象键到再次按下录象停止键之间录制的连续的一段图象,称为一个镜头;3、作为编辑过程中的镜头:从编辑入点到编辑出点之间的连续一段画面。
3.固定画面有哪些特性、功能和作用?答:特性:固定画面框架处于不动的状态,画框外的运动消失,有利于表现画面内主体的运动、神态和姿势等;具有拍摄简单、剪接方便、信息集中、观看舒服的特点;画面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停留细看、注视观祥的视觉体验和视觉要求;固定画面镜头在电视节目中所占时间较短。
功能和作用: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固定画面对静态人物有突出表现作用;固定画面能比较客观的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速度和节奏等;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划过画面)4.简述摇镜头的类型、表现特点。
答:从运动形式上分有:水平横摇,垂直纵摇,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摄影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摇速极快的“甩”镜头。
表现特点: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常用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地的地形地貌。
2、摇镜头扩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可以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3、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通过摇镜头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等。
5、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的摇动速度极快,使画面上的景物全部虚化,这种镜头称之为甩镜头。
这种镜头组接的画面动感强,力度更大,常用来表现同一时间内几个空间里事物变化的情况。
6、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7、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8、画面转场的手法之一9、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用倾斜破坏观众欣赏画面时的一种心理平衡造成一种情绪。
5.简述推镜头特点、功用、表现力及拍摄注意问题。
答:特点:1、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2、具有大景别转换成小景别的各种特点远——全——中——近——特3、推镜头造成画框向前的运动趋向主体:不清晰——清晰物体面积:小——大景别:大——小功能和表现力: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2、突现细节3、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4、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5、推镜头的景别不断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6、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拍摄注意问题:1、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静态结构2、留有足够的长度1)起幅、落幅、推进三个部分可分别使用2)为后期编辑留足时间3、推进过程中注意始终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上的优势,注意避免:1)先把主体放在中心再推:太死板2)推后再移到主体处:找不着主体的感觉4、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要注意跟焦点5、推镜头要作到准、匀:即:对重点表现的形象要准,速度快慢要均匀,不要时快时慢,不要拉风箱,6、起动和停止应果断、干净、利索、流畅7、最好选择有一定动作幅度的形象作为起动点和停止点,以克服人为的操作痕迹5.简述拉镜头的特点、功用和表现力。
答:特点:1、具有小景别转换成大景别的各种特点。
拉镜头能造成画框向后运动,画面从某一主体开始逐渐退向远方,视点后移,表现的空间逐渐展开。
即:特——近——中——全——远2、拉镜头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部分3、拉镜头造成画框向后的运动趋向主体:从清晰——不清晰,物体面积:大——小景别:小——大功用和表现力:1、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1)表现此点在此面位置:例如表现同学小王在教室2)表现点与面所构成的某种关系2、使画面结构形成多结构变化,镜头表现富有层次。
3、拉镜头使纵向方位上的两个具有相关的事物,形成某种对比、反衬或比喻的效果。
4、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5、拉镜头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6、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7、拉镜头的画面空间不断扩展,有一种退出感和结束感。
片子结尾的镜头常采用这种方式。
8、用特写拉成全景的方式进行转场6.简述移镜头的特点、功用和表现力。
答:特点:1. 画面不再是一种呆板的框框,而变成一种流动而活跃的表现元素,各景物表现出连续运动的状态。
2 . 在一个镜头中形成一种多构图的造型效果3. 摄像机运动唤起了人们行走时的视觉体验。
特别是作为主观镜头运用时,镜头的运动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4. 移摄可分为前、后、横和曲线移四种。
功用和表现力:1. 移动摄影对开拓画面空间具有独特艺术效果。
2. 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弘的造型效果。
3. 移动摄影适宜表现某种主观视向,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比剪辑更富有主观性。
4. 移动摄影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的变化5. 移动摄影摆脱了定点摄影的束缚,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第四章:电视摄影构图与场面调度1.简述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