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计算
(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 计算的有关规定;
(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 按地基变形设计;
5
(3)后表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 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
10.1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原则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根据建(构)筑物的用途 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 分考 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 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要求,合理选 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 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原则(续)
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
未完成时。
6
地基基础设计要求(续)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 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 坡附近的建(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12
作用效应组合取用原则(续)
(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 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
性系数0不应小于1.0。
1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k= SGk SQ1k ψc2SQ2k ··········· ψcnSQnk
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活荷载又分为普通活荷载和特殊荷载(又称偶然荷 载)。由于特殊荷载(例如地震作用、风力等)发生 的机会不多,作用的时间很短,故沉降计算只考虑普 通活荷载。但在进行地基的稳定性验算时,则要考虑 特殊荷载。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 出现的荷载,按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取各自最不利 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6)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
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7
可不作变形验算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 物
8
基础上作用荷载
为了按地某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必须分析传到 基础底面上的各种基本组合的荷载。作用在建筑物 基础上的荷载有四种情况。
9
荷载组成
静荷载包括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固定设备的重量、 土压力和正常稳定水位的水压力。它是引起基础沉降 的主要因素。
Sk= SGk ψq1SQ1k ψq2SQ2k ··········· ψqnSQnk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由可变作用控制的基本组 合的效应设计值
Sd = GSGk Q1SQ1k Q2ψc2SQ2k ······· QnψcnSQnk
SGk ——永久作用标准值Gk的效应;
10
作用效应组合取用Biblioteka 则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 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 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 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 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 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乙级
除甲、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除甲、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
丙级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
一般工业建筑;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非软土地区且场地地质条件简单、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简单、环境保
护要求不高且开挖深度小于5.0m的基坑工程
4
地基基础设计要求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 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地基基础设计应 按下列要求进行:
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不仅取决于上部结构的 安全储备,更重要的是要求地基基础有一定的安全 度。
因为地基基础是隐蔽工程,所以不论地基或基础哪 一方面出现问题或发生破坏均很难修复,轻者影响 使用,重者还会导致建筑物破坏甚至酿成灾害,因 此,地基基础设计在建筑物设计中举足轻重。
根据地基基础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危及人的 生命、造成经济损失、造成社会影响及修复的可能 性)的严重程度,可将建筑物分为三个设计等级。
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设计等级
建筑和地基类型
甲级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的建筑物 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 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
11
作用效应组合取用原则(续)
(3)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 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4)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 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 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 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 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 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 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 用的标准组合。
(1)对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 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2)应控制地基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构) 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以免引起基础不利 截面和上部结构的损坏,或影响建(构)筑 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观
(3)基础的型式、构造和尺寸,除应能适应 上部结构、符合使用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 (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外,还应满足对基础 结构的耐久性的要求
SQik ——第i个可变作用标准值Qik的效应;
ψci ——第i个可变作用Qi的组合值系数
0.7~0.9 查表
ψqi ——第i个可变作用准永久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