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划
推进原则:“任务驱动、过程监控、部门负责、有序推进”和“全员参与”、“全员监管”
推进思路:数据唯一性、规则唯一性、监控常态化、监管日常化、逐级推动
阶段目标:制定操作标准、逐步使用完善
一、总体目标:
思博学院数字校园系统,通过整体规划和挖掘校内资源,结合校内原有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以及新建设的人事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系统,利用统一的数字校园界面,达到一次登录,多个系统模块整合统一使用,逐步达到整合校内外资源的目的。
并实现校内资源及其校内各类管理系统的“无边界”化的最佳形式。
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校管理的实效,而且还更好地服务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通过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管理,达到行政管理数字化,教学管理信息化。
最终实现信息化监控统计工作绩效。
二、总体要求:
1. 教职员工应主动地适应系统的管理理念,了解和掌握数字校园的工作要求和要点,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地工作模式,积极融入到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之中;
2. 各类管理系统所对应的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应根据系统运行及维护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指南,并积极展开培训,让使用者明确工作要求,熟练地掌握系统具体的使用方法;
3. 信息化办公室配合校长室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校准,制定系统培训计划,系统考核标准,实现校园工作系统运作,系统考核的转变。
三、系统用户对应之工作要求
鉴于数字校园系统内嵌有ISO管理流程,因而对不同的系统用户均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具体规定如下:
(一)全院人员
1.每天及时登陆“OA”办公平台,查阅相关的信息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及时更新与完善“人事管理系统”中的个人档案资料。
今后,学院在职称评审、科研评奖、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均以人事管理系统中所记录的个人资料情况作为依据。
3.使用“办公系统”常态化地查阅、管理和评价日常的工作任务.
4. 使用网络签到系统进行网络签到。
(二)中层以上的领导
1.利用“任务发布管理系统”来发布、接收、评价、查询及统计工作任务。
2.习惯性地查阅系统中的各项汇总数据,以为工作分析及规划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对于错误的数据,应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系部负责人及时核对并更正;对于数据所反映出的潜在问题,应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系部负责人及时跟进和完善。
数据监测平台各栏目数据的负责部门(部门负责人为相应栏目第一责任人):
注:以上各部门监测的数据在系统运行后,会逐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完善。
(三)教师
1.每次授课结束后48小时内,完成点名系统的填写工作。
如未完成点名系统,该课程课时不予认定。
学院将按教师填写的节数核发课酬。
2.每门课程阅卷结束后,使用“成绩管理系统”及时录入学生成绩。
3.使用“教务管理系统”的“调课申请”、“停课申请”和“补课申请”功能模块,办理相应的教学工作。
如不适用调课申请,私自调课,则视为教学事故。
4.使用“学生管理系统”的“奖罚单”管理模块,及时反映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切实履行“育人”职责。
(四)辅导员
1.及时掌握并处理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迟到学生的教育处理;病、事假学生的批准处理;旷课学生的处理。
2.每周按时填写“辅导员周工作日志”。
一学期如累计3次未按时填写《辅导员日志》,本学年不给予评优。
3.在学生提交了“各类建议”,及时处理,并上报学生处。
4.按照相关的工作要求,及时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学生综合测评”模块中填报相关的奖惩信息。
5.及时审核学生填写的档案资料。
(五)学生
1.按照学生处的统一安排,及时补充与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个人档案信息。
2.利用数字校园进行各类学生事务申请:学生证补办、社团活动、助学岗位申请等。
3.使用数字校园系统进行评教和选课
4.利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教学论坛”模块,直接与相关人员沟通学院教学、教育及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
5. 利用易班系统进行网络文化展示,活动照片展示,课后生活展示。
四、系统任务以及培训工作要求任务一:教务系统标准流程化
教务系统推进:4个阶段
推进模块:共11个模块
11个功能菜单人员分配
5大任务
1. 排课 2 考试管理以及成绩 3. 考勤以及评教 4 学籍管理 5 实践教学管理
1 排课:
排课前准备工作:
1. 教学资源子系统:(教学资源系统数据审核—教务处(排课前三天))
教师数据和部门数据由人事鉴定和输入,教务对该数据有监督作用。
每周需要对数据进行抽查,发现问题,截图,在oa系统中发布,并且通知人事完成数据更改。
楼房信息数据由资产处进行数据维护,教务处每学期开学和结束对数据进行核查,发现问题,截图,在oa系统中发布,并且通知资产处完成数据更改。
2. 确定周排课天数、日排课节数
(注:确定日排课节数后、不可以在非日常排课的时间进行常规课程安排,否则将会产生软件中的时间冲突,并且影响课时计算)
排课过程见附件一、课表编排子系统培训计划
2 考试管理以及成绩
3 学籍管理
学生学籍子系统又包括学籍档案、学期注册、学籍异动和毕业处理。
此功能为教务常用功能。
具体培训计划见附件五
注:学籍管理为了完善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退学、休学的审批过程,对学籍系统增加了学籍预处理、等待审批完成,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含点名等)增加了毕业处理功能,为了更好的规范学校的电子离校,教务增加了学籍管理的毕业处理。
4 实践教学管理
待学期的开课计划确定后,就根据学期的开课计划来安排实践环节,系统能安排的环节类型包括军训、实习、社会实践、实训四项。
其中军训的管理将于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合并,由学生处进行军训管理、教务处进行数据监督。
5 综合信息相应的的流程图(与其他系统的联动规范)新生报到及注册流程
注:补录学生的学号必须手动生成,不能自动生成。
注:学籍注册以学生交费名单为准
上课教师调课流程 一、 正常调课
二、 特殊情况
不同意
不同意
1、新增课程必须填写课程增加登记表
2、特色班选课不选,统一根据手工,后台操作
3、学籍一定要用附加功能的检测学籍,现在先保证11-13级没有错误,其他的再进行处理
4、学生学籍,不需要输入和导入了,由学生处和招生办负责数据的输入,教务只要对数据
进行维护,做好学籍异动记录(软件录入和纸质版留档)和老生的报道及注册。
任务二:人事系统标准化流程
人事档案管理:功能流程图
工作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