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学号:*********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陈彦蓉指导老师金小栋2015年5月10日Stu.ID:011141346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dergraduat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tudy on the vocabulary of Enshidialect grammarDepartment nameProfessional NameName of student Chen Yan RongInstructor Jin Xiao DongOn May 10, 2015目录摘要 (1)引言 (3)一、概述 (3)(一)恩施方言简介 (4)(二)恩施方言形成原因 (4)二、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的运用 (4)(一)恩施方言的特殊发音 (5)(二)恩施方言的词汇运用 (5)(三)恩施方言的疑问句表达 (6)(四)恩施方言歇后语与俗语的特色 (6)(五)恩施方言与四川话的相同点 (7)三、恩施方言的表现形式 (7)四、恩施汉语方言的发展 (8)结语 (8)主要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恩施方言博大精深。

兼容巴蜀文化之俗,荆楚文化之雅。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

它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着恩施特有的人文底蕴,是恩施人民宝贵的文化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条文明的长河,见证了恩施的发展。

本文主要恩施方言简介、恩施方言的词汇语法运用、恩施方言的特点、恩施汉语方言未来的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恩施方言;方言词汇语法;方言发展AbsteactEnshi dialect is broad and profound. Compatible with Bashu culture custom, the elegance of the Chu culture. Enshi dialect (also known as the local dialect), Tujia people in long-term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to creat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t with strong ethnic flavor, Enshi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precious cultural crystallization of Enshi people, can also be said to be a civilized history,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Enshi.Using the main Enshi dialect, Enshi dialect vocabulary, grammar, characteristics of Enshi dialect, Enshi dialect of Chinese future development four aspects to elaborate.Keywords:Enshi dialect ;Dialect grammar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s引言方言是语言的具体形象,鲜明的地域特征特色决定了它作为地域文化代言者的地位,恩施方言就体现出了恩施人民在语言上的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考察恩施方言的词汇和语法,深入的了解恩施方言,为大家展示恩施方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恩施的人文风情,了解恩施的历史发展。

本文以恩施方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恩施方言的特色语言词汇,同时看到了恩施方言的未来发展。

一、概述(一)恩施方言简介湖北恩施的全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它是一座被青山围绕,绿水流经的山城,坐落于湖北省的西南端,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于1983年12月1日成立,1993年4月4日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这是一片神奇富饶,人杰地灵的土地,它的青山绿水蓝天黄土孕育了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的同胞,由于分隔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致使即使在恩施的不同市、县,当地人使用的母语(恩施方言)也不尽相同。

这里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巴渝文化,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土家,苗,侗等各族文化在这里大放异彩,恩施更是湖北省历史名城之一。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

它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着恩施特有的人文底蕴,是恩施人民宝贵的文化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条文明的长河,见证了恩施的发展。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

兼容巴蜀文化之俗,荆楚文化之雅。

属于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

(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

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 %以上。

)由于分隔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致使在恩施不同的市,县,当地人使用的方言也不尽相同,恩施的方言利川和咸丰接近四川口音,鹤峰一种口音,宣恩来凤一种口音,恩施建始巴东一种口音。

(二)恩施方言形成的原因恩施方言作为集中27个民族,8个县的地方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土家语语音体系中起初也存在有鼻韵尾,与其他汉藏语系的语言一样,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鼻韵尾逐渐消失且元音鼻化。

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寓言自身规律发生作用而非其他语言的影响。

由于移民迁徙和语言接触的复杂性,恩施州方言在西南官话大一统下,一方面表现为有地理位置所致的南四县与北四县的差异,即南四县受湘方言影响偏大,北四县相对而言则受重庆的影响较多;另一方面表现为有些特殊的语音现象不完全受表面的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恩施方言的词汇语法的运用(1)恩施方言的特殊发音恩施方言共有23个声母,其中19个是辅音声母,只有声母(n)没有声母(l)。

有36个韵母,只有前鼻音(in),(an)和(aƞ)都有。

1、普通话中声母为“j”的字,恩施方言大多读“g”,例如:街、届、戒、觉、叫等。

而“觉”为声母“g”的时候多用于哄小孩子睡觉时,“睡觉觉(gao)”,“叫”只在“叫花子”中读“g”。

2、在普通话中声母为“q”的字,恩施方言中某些读“k”,比如——掐、敲。

例如:你别掐我(qia-ka),进屋请敲门(qiao-kao)。

3、在普通话中声母为“x”的字,在恩施方言中有些读“h”,例如,鞋、咸、巷、项等。

鞋子(hai)、菜咸了(han)、巷子(hang)、项链(hang)。

4、恩施人f、h分不清,例如:发、罚、法(hua);方、放、房(huang);飞、非(hui)。

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开口呼的,在恩施方言中变成了合口呼,就是说,与f相拼的韵母与h相拼后,增加了韵头u。

普通话里声母是h的,也有少数字在恩施方言中声母是f。

例如:护、虎、狐、浒、互等。

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合口呼,也是单元音韵母,在恩施方言里是不变的。

5、恩施人n、l不分,恩施人一般都分不清“男女”的读音,在恩施方言里“男女”和“蓝绿”是同义词,也不会读n、l的绕口令,“六六妞妞去放牛,大牛小牛有六头,六六拉着大牛走,妞妞牵着小牛溜,六头牛,牛六头,六六妞妞,妞妞六六都爱牛。

”6、恩施方言中某些词的发音,比如,么、和、可、个等,把“e”读成“o”。

例如:么子(mo)、可以(kuo)、我和你(huo)。

(2)恩施方言的词汇运用恩施方言词汇受土家文化影响,有很多恩施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才形成了很多恩施地区独有的特征词。

恩施地区的口语词非常丰富而且独具特色。

恩施方言中有一种非常具有特的形容词重叠法:单音节的“A得A”式、双音节的“AB得AB”式。

①“A得A”式:例如“这个人精得精”、“他帅得帅”,增强了句子的口语化色彩,在于强调某一种状态,单音节重叠法的重叠能力较强。

②“AB得AB”式:例如“她美丽得美丽”、“你思想狭隘得狭隘”,双音节重叠法表达的性质相对抽象,重叠能力较弱。

这种重叠法侧重于表现一种状态,同时强调这种状态,无论在句法的什么位置,都表示量的增大。

例如:“她张的很漂亮,白皮肤,大眼睛,身材高挑。

”——“她张的漂得漂亮,白得白得皮肤,大得大的眼睛,身材高得高挑。

”。

2、还有一些具有恩施特色方言词汇的运用:①“知不知道”说成“晓不晓得”、“晓得啵(不)”;“不知道”说成“找不倒(到)”、“晓得的哟”、“不晓得”。

三种说法的区别:“晓得的哟”常用于稍加思索后的回答,如别人问:“你那个事情还有好久才搞得完哟?”。

稍思索后(心中没底时)答“晓得的哟!”;“找不倒(到)”是用得最多的话,也多用于推辞、隐瞒。

②“傻子”说成“/dě dě/”、“zuǎng bàng”、“hǎ bēr(哈奔儿)”“勺”。

“hǎ bēr(哈奔儿)”是用得最多的。

此外,仅用一个字来形容别人的行为、语言等时,在来凤也就只说上述三种说法中的第一个字,即“dě、zuǎng、hǎ”。

但要注意三种说法的区别,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多用于形容别人的行为,如某人打人时不知轻重,就说他“hǎ或dě”;第二种多用于形容别人的言语,说某人不会说话时就说他“zuǎng”,但也可形容别人的行为,如某人做了一件傻事,就说他做了一件“zuǎng事”(“hǎ事”也成立)。

③“hǎ(哈数)”意思是“分寸”、“有希望、盼头”、“分量”、“道理、利害”。

例:“他搞么子没得哈数(分寸)”、“lèi ‘勒’(这)个细娃儿读书一点儿哈数(希望)都没得”、“他还是晓得哈数(利害)”。

④“头”说成“脑壳”、“脑袋瓜儿”。

两种说法的区别,前一种为最广泛的用法,有时也用于贬义,如“你脑壳里头装的都是豆腐!”。

后一种说法多用于褒义,如“他的脑袋瓜儿聪明!”。

⑤“刚才”叫“才刚儿”、“将才”,在普通话语法里,“刚才”是过去进行时,而在恩施方言里,“将才”用作正在进行时。

例如:“我将才在吃饭”——我现在在吃饭。

3、在恩施方言中,对亲朋好友的称谓也是独具特色的,例如:父亲——“老汉儿”,祖父——“公公”,祖母——“婆婆”,伯父——“伯伯”,伯母——“伯娘”,丈夫——“男壳(kei)”,妻子——“婆娘”,外祖父——“嘎公”、“大嘎嘎”,外祖母——“嘎嘎”、“小嘎嘎”,这些都是恩施土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慢慢形成的独特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