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中考散文阅读复习专题
2015中考散文阅读复习专题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 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 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 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四、教学大纲阅读要求
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准确概括文中说明或描写的事物的特征。 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专题
————品味语言
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 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 (一)、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 为以下几类 :
1、叙事散文
记人散文 记事散文
2、抒情散文
写景散文 状物散文
3、哲理散文
三、散文语言的特点
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 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 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的 讲究、愈发的花哨的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称作冰心姥姥。
——鲁迅《故乡》
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它告诫 人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为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 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就 无所谓无。虽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 践,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的生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 而去奋斗与实践。
• 陈述句 • 疑问句 • 设问句
• 反问句 • 感叹句 • 排比句
• 语气平稳,不温不火。 • 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 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或段尾
⑩ 冰心姥姥,您好!
考题:9.文章最后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 分答) 案:内容上,抒发感情,表达敬意;结构上,篇末点题, 照应开头。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第一、从句子的角度品味语言
2、分析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 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 篇末结语中升华主题的语句 富 有象征含义的句子 为表达中心思想而反复出现的中心句
——《最美的善举》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 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 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 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3、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 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 逝去的童年。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的看法。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
中的作用。
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 的有益启示。
五、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动人的抒情韵味 情感真挚深厚、动人心魄 深邃的哲理意蕴 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优美精当的词语 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
问题:第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冰心姥姥您好 铁凝
① 在中国的北方,孩子们称自己母亲的母亲为姥姥。此外,当领
着孩子的母亲遇见自己所尊敬的老年女性,也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 说:“叫姥姥。”孩子清脆地叫着,姥姥无比怜爱地答应着,于是“ 姥姥”的含义便不单是血缘关系的一种确认,她还是可以信赖、可以 依靠的象征。…… ⑨ 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
这类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要抓 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 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解题方法:先解答句子含义,后阐述所表达的情感。
抓关键词
化含蓄为直白
例如: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
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 关键词
——《系在风筝线上的……》(安徽2008年中考题)
问题: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4分)
示例: (1)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 活的回忆。 (2)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 是永难忘怀的。 (3)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从句式的角度品味语言
2、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 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 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 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 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 过一般。
力和感染力 巧妙精彩的修辞 排比、反问、设问、拟人
、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第一、从句子的角度品味
• 1、分析体味重点语句。
重点语句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包含深刻思 想意义的语句。 常考题型:某句(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从结构上,它起承上启下(领起下文、总结上文或全
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的作用。 从内容上,它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
心、点明主旨)的作用。
范例: 窗前的母亲 (作者肖复兴)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 ……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 见母亲的身影。……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 。……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 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 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 ⑨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 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动人的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