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春季常见皮肤病ppt课件

儿童春季常见皮肤病ppt课件

• 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斑、丘疹、疱 疹、结痂为特征。
• 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 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a
4
水痘

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红斑
、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
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
,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
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a
5
水痘
a
6
a
13
手足口病
a
14
手足口病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 周内痊愈。 主要为对症治疗。 最好住院观察2-3天,出现并发症应积极治 疗 中药治疗
a
15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 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 临床特征:发热、流涕、结膜充血、咳嗽 、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典型麻疹分 三期:前驱期 、出疹期、恢复期。
儿童春季常见皮肤病
主讲人:刘国华
a
1
儿童春季常见皮肤病类型

春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春天
气候多变,既有冬季的余寒,又有盛夏的
燥热,且春天的风比较干燥,还夹杂着各
种微生物、柳絮、花粉、尘埃。导致传染
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在春季比较常见

a
2
常见传染性皮肤病

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水痘
、猩红热、手足口病、麻疹等急性传染病
a
12
手足口病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 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 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手 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 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 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 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 有后遗症。
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 均升高,白细胞计数可达(10~20) ×109/L,中性粒细胞可达0.8以上,出疹后 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占5%~10%
咽试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有溶血性 链球菌生长
a
9
猩红热
a
10
猩红热
隔离患者6日以上,直至咽试子培养3次阴 性,且无并发症时,可解除隔离。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 常选药物,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 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
水痘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与水痘患者接触 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 预防皮肤继发感染。
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首选 抗病毒药物,剂量20mg/kg口服,7-10天。
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 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 用百多邦软膏。
a
16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
潜伏期:约10天
前驱期:3-4天
发热:一般逐渐升高
结膜炎:充血、流泪、畏光、眼睑水肿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咳嗽
麻疹黏膜斑:白色斑点(0.5~1mm),周 红晕
(Koplik spots ) 出现于疹前1-2d→疹 后2-3d
颊粘膜相对于下磨牙处
a
17
a
18
口腔黏膜斑
a7ຫໍສະໝຸດ 猩红热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 症,使皮肤产生病变。 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 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 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人群普遍 容易感染,
a
8
猩红热
临床典型表现为发热、咽颊炎、草莓舌、 全身弥漫性红色粟粒样斑丘疹,皮疹密集 分布,大多不融合成片,躯干多见,大多 数患者愈后良好,极少数引起死亡。
。这类疾病多好发于小儿,发病前往往有
“感冒”症状,甚至发烧、饮食差、全身
不适,然后皮肤出现水疱、红斑,浅表淋
巴结可肿大,由于其传染性较强,在幼儿
园、学校内传染较快,因此一旦发现应注
意隔离,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a
3
水痘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 起的急性传染病。
• 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学龄前 儿童多见,冬春两季多发。
a
26
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 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 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 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 点。
a
1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 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 。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 传播。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 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 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 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 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a
24
麻疹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主要是对症 治疗。 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后发病显著下降。 发现患儿,应住院观察,积极对症治疗, 注意并发病毒性脑炎、继发肺炎,有危及 生命的危险 中药治疗
a
25
常见过敏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摩擦性苔 癣样疹等。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风团 、苔藓样变等多种损害,由于瘙痒往往影 响患儿的睡眠、学习,治疗一般给抗过敏 药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糖 酸钙等,配合可以外用一些药用乳膏做对 症处理。当然,加强皮肤的养护,远离过 敏原,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本身是过敏 体质的人,要更加注意。
a
19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
出疹期: 发热第3-4天 顺序: (自上而下)耳后发际-前额面-颈-躯干-四 肢-手掌足底 时间:3-4天出齐,此时体温达高峰 疹形:充血性斑丘疹,1-4mm、玫瑰色,高出皮面, 压之褪色,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颈淋巴结 肿大,脾轻肿大
a
20
a
21
a
22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
• 恢复期:出疹3~5天后 • 按出疹顺序消退, • 糠麸样脱屑,褐色色素沉着 • 全身情况好转 • 总病程:10-14天
a
23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接种史;接触史) • 各期典型临床特征 前驱期:卡他征+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出疹顺序及形态,疹出热高特点 恢复期: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