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赏析.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王彦龙内容提要:在电影中,音乐与叙事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可以塑造完美的银幕艺术形象。

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

本文从《泰坦尼克号》《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三部电影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

关键词:电影音乐;《泰坦尼克号》;《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佐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司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势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现在,我们以《泰坦尼克号》《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为例,讨论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首先来讲电影《泰坦尼克号》。

这部筹备历时五年、经过无数次延期放映、经过痛苦的财政危机冲击的影片,在1997年12月拍摄完成,是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在前期投入(2亿美金)和全球票房收入(18.3亿美元)上都堪称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这部荣获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11项大奖的影片,其音乐方面则是以一首主题曲带多段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其他乐曲组成。

该片的主题曲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My Heart Will Go On》。

该曲在影片中共出现11次。

(实际上这11次包含了《Hymn to the sea》(《大海的咏叹》),这是《My Heart Will Go On》用苏格兰风笛吹奏的版本,无歌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开场时由女声演唱,用“啊”声代替原曲中的歌词,飘渺之中蕴含着安静,目的就是将观众引入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情节。

然而,之后每一次主题曲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含义,下面逐次分析。

第二次主题曲出现是在该片38分29秒,Rose登上船尾欲跳海时。

该场景首先引入一段画外音:Rose对富有和俗不可耐的未婚夫Cal充满了厌倦。

她讨厌上流社会假惺惺的应酬和阿谀奉承,这天又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夜晚,她实在闲的无聊,便离开大厅跑到船尾的甲板上,翻过栏杆,面对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试想,一个上流社会的人,其生活条件和人缘关系想必都不差,但也就是身处上流社会,人们必须要进行应酬或奉承,否则很难生活下去。

其实Rose一点都不想死,她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但该场景反映出的却是Rose脸上的无奈。

这时主题曲响起,一种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就这样没了,但正巧该场景被Jack看见,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由此看来,这次主题曲的出现,不仅渲染了气氛,而且也为影片接下来的爱情故事做了铺垫。

第三次主题曲的出现是在该片80分35秒,Rose与Jack在船头伸开双臂做飞翔动作时。

在该场景开始之前,Rose和Jack都有着痛苦的经历:前者感觉“现在像活了一辈子”“接触到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站在悬崖边,没人关心和理会”;而后者在空房间中大胆地对前者表白却遭到前者的拒绝(虽然Rose也很无奈),这样才显出Rose做出的决定(和Jack走到一起)是多么需要勇气。

这才有了经典的两个人在船头的那场戏。

这里的主题曲又出现了片头用女声唱出“啊”的情况,深邃的歌声中蕴含着浪漫。

该场景几乎没有对白,动作也很单一,但就是一个飞翔的动作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飞翔意味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事物的追求,摒弃上流社会,和最爱的人一起生活。

影片由此转入爱情故事的高潮。

而第四次(88分0秒)和第五次(94分27秒)主题曲的出现则分别发生在Jack给Rose画人体画像和在仓库的老爷车的镜头,这两个场景更少言谈,因为他们已经彼此穿透对方的心灵;同时他们也通过艺术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

真正的爱是无形的,不需要用任何物质来表达,Rose在两个场景中完成了对上流社会和丈夫的反叛,Jack也争取到了了真正的心灵之爱。

如此观之,没有比主题更适合的音乐放在这里充当背景音乐了,因为它不仅体现了浪漫,还表明了一种心灵间的沟通。

第六次主题曲的出现是在该片137分34秒,Jack在送Rose上救生船后,Rose却又自己爬回快要沉入水里的泰坦尼克号上。

为什么Rose要放弃也许是最后的逃生机会?那句“You jump, I jump”告诉我们了一切。

自己逃生和生命中最可珍存,最值得把握的真爱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爱情已经脱离了肉体,作为一种精神而独立存在;这种爱情已经跨越了身份与地位,在几十年的巨变中永不褪色。

而《My Heart Will Go On》单从字面上就代表了一种永恒和不变,而音乐在这里也不仅仅是音符的简单组合,而是上升为精神层面上的总体感知。

第七次主题曲出现在177分14秒,Jack死亡时。

该场景中,不管Rose如何叫喊,他都无法回答,最终Rose把他的手拿开,让他慢慢沉入大海,在大海中安息。

在死一般寂静的夜空,在满是被冻死的尸体的大海中,主题曲再次响起,这次音乐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感人泪下的爱情,还有生离死别的悲凉,是前几次主题曲表现内容的完美融合。

这是Rose与Jack爱情故事名义的终止,但实际上,他们的爱情是不朽的。

后几次主题曲出现时间相隔很近,一直从179分24秒到影片结束,几乎是重复播放。

在影片最后的几分钟里,Rose在救生艇上回忆了她跟Jack生活的每一天,老年Rose的独白,以及老年Rose把宝石之心扔到大海里。

最后,电影结束在Rose与Jack在楼梯上重逢(在Rose 的梦境中)。

直到影片末尾,C. Dion才将这首歌的歌词唱出来,这是一种融合了情感与自由的终极释放。

人们在歌声中引发了无限的思绪,对爱情的思考,对幸福的看法,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悠扬的片尾曲以吹奏为主,C. Dion在换气时的强调发音将该曲子的悲伤之情又加深了几分,但音乐从名字来看本身又是一句爱的誓言,又蕴含了极大的爱的愿望。

这就是《My Heart Will Go On》的双重特征。

除此之外,电影中有几处运用到其他乐曲来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

比如说Jack和Rose在三等舱中跳舞,背景音乐采用的是《An Irish Party In The Third Class》(《三等舱中的爱尔兰派对》),演奏乐器是爱尔兰风琴。

该曲为爱尔兰民族音乐,节奏欢快,人们在这首曲子下开心地跳着舞。

底层社会人们的纯朴与上流社会人们的奉承、势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笔者认为,该场面是一种音画对应,画面和音乐相互解释和加强,共同营造了欢畅愉悦的氛围。

类似的例子有Jack第一次去头等舱用餐时,背景音乐是熟悉的《蓝色多瑙河》,该曲营造了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为之后Rose的出场打下了基础。

而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上的乐队演奏了一首《Nearer My God to Thee》(《更近我主》)。

该场面其实是一种音画对位,画面中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最后时刻船马上就要沉了,很多人都在逃难,这支乐队本来打算也去逃难,可是拉小提琴的乐师又回来继续演奏,继而其他人也一起演奏。

而曲子却非常的深邃、悠扬,婉转和从容不迫。

当船翘到最高端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那一瞬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被灾难的场面所震惊,音乐如此平静,而现实却又如此残酷,观众只能无力地看着一切发生。

音画对位的运用,使得该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像《泰坦尼克号》这种电影是属于“一带多”型,一首主题曲带多首配乐。

现在来看另一种方式即“多合一”型,影片的作曲者花了很大的工夫,为影片精心创作了很多首不同的配乐,之后在影片中播放,给观众留下整体的印象。

该方式的代表作是英国作家A. L. Webber代表作《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讲述的是19世纪70年代在巴黎的歌剧院里发生的故事,与2005年首次在伦敦公映。

影片推出后好评不断,并入围了当年奥斯卡3个奖项的评选。

下面就根据该电影中经典的段落逐一进行鉴赏和评析。

在1919年的拍卖会上,666号拍卖物品是一个大吊灯。

随着盖布被拉下,该片的标志性音乐第一次被管风琴演奏出来,营造了神秘而诡异的气氛。

影片也从黑白画面转为彩色画面,从历史的真实感直扑梦幻般的华丽,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接着,时间回到1870年,工作人员开始忙碌,影片主旋律出现,由弦乐与铜管乐一齐演奏,后面又加入了架子鼓,表现了当年歌剧院的热闹场面。

Christine演唱《Think of Me》(《想念我》)一曲成名之后被Phantom听到,在后台二人对唱《Angel of Music》(《音乐天使》)过后,Christine被Phantom的声音迷惑了,被Phantom 引入暗道,来到地下室。

从这段开始,剧中都用歌声替代语言来表达情感。

紧接着,音乐的风格由安静转为强劲,配合交响乐的摇滚节奏,影片主题曲《Phantom of the Opera》出现。

该处音乐与之前音乐的强弱对比和Phantom与Christine情绪的对比呼应,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

把Christine带入地下室后,Phantom演唱了《Music of the Night》(《今晚的音乐》),情感深切而真挚。

该曲伴奏轻柔,Phantom想借这首乐曲表达对Christine成为顶级音乐家的渴望。

紧接着,乐曲转入高潮,Phantom唱出最强音。

之后高度又落下来,开始以轻柔为主。

随着Christine在黑色的幕后睡下,乐曲也在一个长音中结束。

适当的高低起伏、渲染的神秘气氛是该曲的主要特点。

而当Christine醒来后走近Phantom时,小提琴演奏的《Music of the Night》又柔和地响起,这时画面正好切到Phantom戴着面具的脸上。

优雅的小提琴旋律与那张丑陋的见不得人的脸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Phantom不知道的是,强迫的爱是没有意义的。

直到晚上Christine和Raoul在天楼上对唱《All I Ask of You》(《我唯一的请求》),Phantom的心被刺伤了,他把玫瑰生气地扔在了地上。

Raoul的唱段平缓,而Christine的唱段却是很大程度上的高音低音互换,比如她的第一句词:Say you(高) love me(低) every waking(高) moment(低),turn (高)my head(低) with talk of summertime (平)。

之后又是新一轮的高低音互换。

这样的唱法安排,大幅的跳跃,恰似Christine与Raoul心中起伏的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