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马原第五章
• 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 是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 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 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于1944年,1946年6 月开始营业。凡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总部设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世行有员工10000多人,分布在全世界 120多个办事处。狭义的"世界银行"仅指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按惯例, 世界银行集团最高领导人由美国人担任,为期5年。
返回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2、工人阶级的斗争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资本主义自身的改革
新闻链接1
希腊目前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为此希腊总理帕
潘德里欧近日宣布了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包括削减公务员 薪金、增加燃油税、将退休年龄由六十一岁提高至六十三岁。 政府的举动引起了公职人员的不满,于是导致全国大罢工的 发生。2月12日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数以千计的希腊公 务员十日举行大罢工,抗议政府的紧缩经济政策,罢工导致 航空交通及公共医疗服务大受影响,全国铁路交通陷入瘫痪。 希腊机场航站楼工作人员、海关人员、税务所公务员、公立 医院医生、公立学校教师等当天在全国举行二十四小时罢工。 除公立医院急诊继续对公众服务外,医院其它部门全部关闭。 全国的铁路交通陷入瘫痪,雅典市出租车司机也加入罢工行 列。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企业生产 经营全球化
英国
法国
同要为 产由什 ?许么 多一 国架 家飞 共机
荷兰、比利时 西班牙
德 国
(二)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技革命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统治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4)瓜分世界市场的国际垄断同盟形成 (5)最大列强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返回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更大范围内支配生产资料
经济波动的加深要求借助国家政府力量采取反危机措施 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矛盾要求国家协调利益分配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
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和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 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标志着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 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 美国联邦储备局 (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 称FED,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旗下是 12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美 联储是私有制银行,全部股份为私人所有。
职工参与决策
终身雇用
职工持股 普及化和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公司经营的实际控 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 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多元化 重视法制 改良主义政党影响巨大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 的经济。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
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生产网络化的体系形成投资外向化日益凸现 贸易自由化的范围扩大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速
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 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 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差距拉 强调经济增长忽略社会进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 月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 7日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运作, 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 顿。 截至2012年4月,有188个成员国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的扩展
1、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 高额利润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取得别 国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料和能源稳固来源
(二)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展
2、垄断资本在Biblioteka 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其扩展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国际垄断组织 形式实现的。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霍多尔科夫斯基
别列佐夫斯基
垄断资本主义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 是由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 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 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 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 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是通过“参与制”形式进 行统治;在政治上是通过“个人联合”形式。
• 七国集团: (GroupofSeven,G7)是八国集 团(Group-8,G8)的前身。是主要工业国家 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 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 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 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 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 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 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 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 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 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 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 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 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 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利益 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 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 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由此开始了金 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不断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2、在竞争手段上,主要采取非经济手段; 3、在竞争范围上,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从经济领域扩大到经济以外的领域。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 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 大的破坏性。
• 欧盟:即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 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 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初始成员国 有6个,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 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该联盟现拥有28 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金 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其表现是: •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中的不断上升和金融资本 的急剧膨胀 • 金融业就业人数不断扩大 •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 金融垄断资本发展的结果: • 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 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 (5)微观规制:三种形式: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 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在一定程上克服私人垄断资本狭隘界限、缓和劳资矛盾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劳资矛盾
加快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第五讲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第三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制度条件: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 • 金融自由化:各国政府放松对银行利率的管制,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取消外汇管制,金融市场相 互开放。 • 金融创新: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掉期合约等在内的信用风险防范工具和融资技术 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业务不断扩大,金融工 具不断创新,融资方式的证券化迅速发展。
对相对落后国家的冲击加大
返回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私 人 资 本 所 有 制
私 人 股 份 资 本 所 有 制 国 家 资 本 所 有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