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
题第2第2节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时本学期第___时日期本单元第
_时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感知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知识
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重点难点我与祖国共命运是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是本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落脚点。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整合时涉及的内容多、跨度大、角度新,把继承民族精神放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中进行讲解是教材整合的创新,对教师来说有很的难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学习流程一、复习检查上一节内容:1为什么要热爱祖国?2怎样热爱祖国?3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二、时政新闻: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14日至16日在大连据举行。
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的致辞。
本次年会主题是“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三、导入1、前播放视频《我是中国人》。
学生感受,教师总结:远隔千山万水,隔不断民族的血脉;历尽百年沧桑,凝聚中华儿女爱国真情。
天下的炎黄子孙同根同族同源、都是龙的传人,导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三、学习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你如何看待“台独”分裂的行为?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3青少年应怎样弘扬民族精神,用实际行动爱国?(二)师生订正答案,教师总结纠正问题答案,学生速记(三)结合分析理解学习目标知识内容:抽查并默写小组轮流播报时政新闻学生找出问题答案,组内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学生初步记忆。
22820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1、第一版块:同根生。
(1)读文21页小字内容,看下面关于“中华大祭祖”的图片资料,思考:这些内容表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什么样的民族情结?(图片资料见)教师小结: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
(2)读资料:“台湾”的历史、地理知识,(见),考虑:这些资料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小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欣赏视频:余光中配乐诗朗诵《乡愁》。
感悟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思想情感。
(4)小活动:请你列举我们为发展两岸关系做出了哪些努力?教师总结:出示如:XX年6月1日。
中国国台办宣布,简化台湾人赴大陆签证居留手续,以及放宽台湾居民到大陆就业的多项限制在大陆毕业的台湾学生也可直接在当地就业等各个领域交流的资料。
()出示:海外华侨华人在汶川地震中的贡献资料和数据。
教师小结:许多海外赤子,虽然长期漂泊海外或侨居异国他乡,却心系祖国。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2、第二版块:共命运。
(1)民族精神的含义。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出示: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图片及内涵):(学生了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思考: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重点结合“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学生了解)教师小结:①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②这种
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第三版块:共辉煌。
读资料: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见),结合本2页小字内容,谈谈你准备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落实爱国行动?(教师参与)教师小结:作为中学生,①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③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堂总结,指出本知识重点。
(见板书)四、堂巩固与检测:1、知记学习目标:2、3题,教师检查提问。
2、做《学习与检测》P14:2、4、6、7、8、9、11、12、19题学生交流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交流后列举学生在本上找出回答,速记。
学生先自己谈,然后找出能表述意义的关键句学生先自己思考后回答记忆2、3题,教师提问练习检测3板书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