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待查的临床思维 ppt课件

发热待查的临床思维 ppt课件




一、患者有没有发热?
发热待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A、病人体温摄氏39.2度,是发热 吗? B 、病人体温摄氏37.2度,是发热 吗?
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19世纪,Carl Reinhoid
August Wunderlich对25000人进行了近100万次的腋温测量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主要热型(2)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见于布鲁菌病
见于回归热、霍 奇金病、周期热 等
见于结核病、风湿 热、支气管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等
发热的机理
产热器官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散热器官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追问病史:卖羊肉串的
在越南做生意,近1周畏寒、高热
白细胞正常,CRP增高
20年前有IgA肾病,发热第三天入院, CRP大于200mg/L,是感染吗?
第一次住院
患者男性,25岁
主诉:反复寒战、发热半年,再发1周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半年反复寒战,持续时间20余分钟, 寒战后出汗,具体体温未测,类似的寒战约20天-1月 发作一次 心超发现:右心内膜广泛增厚,三尖瓣腱索赘生物,考 虑心内膜肿瘤?心内膜炎? 心脏手术:“右心室肿块切除+三尖瓣成形术+卵圆孔 修补术” 术后 病理报告:符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理表现
坚持临床实践第一
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症状、体征与书本理论并不完全相符 把别人的经验理论变成为自己的认识
只有自己多接触不同的病人,多参加临床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增加感 性认识,使思维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提高自己的 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正确性、敏感性。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 发热的定义: 当机体在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
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 发热(Fever)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 动超过1.2 ℃
准确测量体温、了解体温变化
发热的分类
发热分类
程度之分:
低热(<=38℃) 中等热(38.1~39℃)
实验室检查
良好的临床思维
利用各种医学工具
务求最高的确诊率
找不到MH370主要原因
信息不够
技术水平有限
病人是否发热?
Yes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病毒
细菌
结核
真菌
寄生虫
G+
G-
根据耐药状况、病情严重程度 经验性治疗
取相应 标本进 行病原 学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生素
疗效好 疗效不好
停药或降阶梯
24小时体温波动于高热于常温之间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在多次 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发热数日,退热1日,又发热数日 发热无规律
主要热型(1)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见于大叶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
见于败血症、风湿 热、重症肺结核及 化脓性炎症等
见于疟疾、急性肾 盂肾炎、胆道感染、 淋巴瘤等
----不断更新知识
临床医学的发展随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展
医疗器械的发明:
CT、MRI、PET 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 培养、基因芯片 CRP、PCT 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开发: 替加环素、头孢他定/Avibactam
----要有务真求实的工作态度
临床资料的完整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病史
体格检测
发热的机制
发热待查(FUO)定义:
Fever of unknow Oringin, FUO
经典定义:
— 热程> 2~3周
— 期间数次>38.3℃
— 经住院1周检查未能明确原因
二、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
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感染性 发热
病 因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第二次住院
体温从3天寒战发热一次,逐渐发展到每天寒战寒战发 热一次,并在入院第7天出现痰中带血丝 此后患者寒战频繁,出现颜面肿胀,有时在剧烈咳嗽 以后咯血10-30毫升 心超提示:右室附壁高回声右心增大,三尖瓣重度关 闭不全,三尖瓣上可见赘生物,右心扩大,下腔静脉、 肝静脉扩张,提示肝淤血 颈部血管B超提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提示大动脉炎 右颈部深静脉穿刺地方有直径>2mm的毛囊炎样丘疹, 顶上有黑色结痂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宽广的知识面
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各科疾病的诊断、 治疗等理论
天文、地理、气象、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思想敏锐,触类旁通
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
社会环境、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全面的多学科知识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热待查的临床思维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临床思维
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 活动,由此认识疾病、鉴别判断,做出决策。 是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
是指临床医师由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 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 的能力。
时间之分:
短程发热:1个月内
中程热:1-3个月 长程热:>3个月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主要热型
弛张热
稽留热 间隙热 回归热 马鞍热 不规则热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0-40.0以上的高水平,24 小时之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非 感 染 性 发 热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实体肿瘤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其 他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病史是关键
有一病人反复发热5年伴肝脾明显肿大 追问病史:5年前的工作:养奶牛10年 全科病人发热近2月,从余杭转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