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文化中的美丽童话31

经典文化中的美丽童话31

经典文化中的美丽童话
萍乡南台小学三(!)班周天倚
经典文化中有美丽的童话,你相信吗?
“奇迹,出现了奇迹!”陈老师的惊喜声打破了课堂的平静。

“什么,什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问开了。

“张嘉旭的看拼音写词语全做对了!”我看到了陈老师眼中闪烁的泪花,看到了他的小老师杜文菲长长的舒叹。

“祝贺你!”“恭喜你!”“你太棒了!”同学们有的向他投去兴奋的目光,有的向他打拱手,还有的干脆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们真替他高兴,也替杜文菲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么久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别人怎会知道,为了让考试打九分的张嘉旭跟我们一同前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可我们愿意帮他,愿意为他牺牲自己的时间。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陈老师说是我们大家的爱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

“大家说说,彭玉善、陈汉勇,没有经过家长的允许,擅自离家出走,让家长和老师无比担忧,这该怎么办?”班会课上,陈老师用忧伤而焦虑的眼神在寻求我们的意见。

“出必告,返必面。

《弟子规》里不是教育我们外出办事之前,必须向父母禀告,回家以后必须向父母说一声的吗?你怎么能这样让父母四处寻找呢?”不愧是班长,罗星亮首先就用《弟子规》中的话劝说他们。

“我给你讲一个‘父母教导荀晏’的故事……”同学楷模邓艳红讲起故事来。

故事讲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背起了《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彭玉善、陈汉勇早已把头埋进心窝里了。

我们为他们送去了掌声,因为他们“过能改”。

一段时间,班上总是丢铅笔,橡皮,本子,小玩具。

陈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在老师的解读中,我们明白了在使用别人物品时要征求人家的意见;借了别人的
物品要及时还。

我们把老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上,对那些喜欢占小便宜的同学,主动把东西借给他,并且叮嘱他及时还。

慢慢地,班上丢失东西的现象减少了。

不丢东西了,感觉真好!
《弟子规》,就像一位神奇的老师,使小小的我们懂得了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博爱他人。

陈老师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有许多经典,它们是我们祖国的骄傲,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要创造属于我们祖国的美丽童话。

点评:“复兴中华”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路。

“从我做起”,从何做起?同学们接受《弟子规》的学习后,班级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深深地触动着作者小小的心灵。

于是小作者选取了这个角度,去表达自己的心愿——创造属于我们祖国的美丽童话。

文章的语言朴实,但是情感真挚感人。

辅导老师:陈燕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