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桂浆纸业年产万吨高档纸板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西金桂浆纸业评价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号编制时间:二一七年十一月项目概况造纸工业是广西传统优势产业,机制纸及板纸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位,在全国造纸业中有一定的地位。
广西在“十二五”期间将地处港的广西金桂浆纸业建设成为化学机械浆及白卡纸的主要生产基地。
广西金桂浆纸业在市建设了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年产万吨高档纸板项目(包括万吨年化机浆、万吨年白卡纸)。
金光纸业(中国)投资继续看好中国包装工业市场,在深入、细致地调查和研究了造纸工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之后,决定将在广西金桂浆纸业建设年产万吨高档纸板扩建项目。
项目位置扩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港经济开发区,部分利用广西金桂浆纸业现有预留用地,其他需新征土地。
总用地面积亩,新增用地亩,总建筑面积。
区位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距港码头区约,距市约。
厂址所在的大榄坪区通过已建成的金鼓江大桥与港港口开发区相连接。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广西金桂浆纸业年产万吨高档纸板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广西金桂浆纸业。
项目性质:扩建。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年产万吨高档纸板,包括条生产线,其中高档社会卡生产线万吨年,定量;食品卡纸生产线万吨年,定量。
产品方案:卷筒纸:卷宽、、、,或按市场订货要求。
平板纸:×、×、×,或按市场订货要求。
项目组成拟建项目组成主要包括社会卡生产线、食品卡生产线、动力车间、给水站、污水处理站等,排海管线依托现有工程,具体见表。
表扩建项目组成一览表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扩建项目新增工作人员人。
全年生产天数为天,生产车间按四班三运转实施。
总平面布置和造纸生产线包含的容有:和备浆车间、和造纸车间、和卷筒包装、和车间等。
工艺流程由北至南,呈“”字型并列布置,布置在原造纸车间的西面。
车间在现有车间的东面扩建。
车间布置在备浆车间的北面。
仓储系统包含的容有:浆板堆棚、~自动成品仓库、综合仓库,以及相应的输送连廊,布置在造纸生产线南侧。
动力车间布置在厂区西北角。
污水处理站布置在现有污水处理站西侧。
给水处理站布置在现有给水处理站的东侧。
办公楼、综合楼等布置在厂大门西面,现有生活区的东侧。
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拟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其中外币万欧元),建设期利息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
产业政策相符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扩建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定如《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年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年修订)》、《关于造纸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意见》、《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等均相符;同时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广西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年至年发展总体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年修订)》、《北部湾港工业区概念规划()》、《广西林浆纸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等地方相关规划。
扩建项目厂址位于广西金桂浆纸业西侧,属于三类工业用地,从用地情况、交通条件、地质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区域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扩建项目的选址具有合理性。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选取了个环境空气敏感点和个厂界浓度监测点,年月日至月日对项目区域常规污染物:、、、、、、连续监测天;年月日至月日对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特征污染物:、连续监测天;年月日至月日对项目厂界特征污染物:、、臭气浓度连续监测天。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及其影响区大气环境质量从、、、、、、、、及臭气浓度来看,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均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并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海域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年大潮期海水监测站位属一类水质的占,属二类水质的占,属三类水质的占,属四类水质的占,属劣四类水质的占,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小潮期海水监测站位属一类水质的占,属二类水质的占,属三类水质的占,属四类水质的占,属劣四类水质的占;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
其中大潮期站出现超标,超标因子主要是,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较好;小潮期站出现超标,超标因子是磷酸盐;站出现超标,超标的因子主要是;站、站、站出现超标,超标因子主要是石油类和铜;石油类超标站位均位于二类水质标准区域,该区域对水质中石油类的控制标准严格,一类和二类标准相同,均为。
该次调查铜含量超标现象严重,应引起重视。
在以往的调查中,我们在至湾海域也曾发现过铜含量普遍偏高现象,但仅限于单次的调查。
在发现超标航次的临近航次中,铜含量均处于正常水平。
()沉积物年月监测海域表层沉积物各评价因子均符合评价标准的要求,调查区域沉积物质量良好,海洋沉积物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年月监测海域表层沉积物各评价因子均符合评价标准的要求,调查区域沉积物质量良好,海洋沉积物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
()海域生态环境①叶绿素与初级生产力年月叶绿素浓度在~之间,平均。
初级生产力在~·,平均为·。
年月叶绿素浓度在~之间,平均。
初级生产力围为~·,平均为·。
②浮游植物年月调查海域共有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浮游植物的平均数量为×。
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年月调查海域共有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浮游植物的平均数量为×。
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③浮游动物年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种(不含种浮游幼体),以桡足类为优势种。
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其中项目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最高可达。
多样性指数值平均为。
年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种(不含种浮游幼体),以桡足类为优势种。
项目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达,多样性指数值平均为。
④大型底栖生物年月调查海区的底栖生物经鉴定共有种。
其中软体动物种,占首位。
底栖生物量平均为,个体数量平均为。
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均匀度平均值为。
年月调查海区的底栖生物经鉴定共有种。
其中多毛类种,占首位。
底栖生物量平均为,个体数量平均为。
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均匀度平均值为。
⑤鱼卵和仔鱼年月调查海区的鱼卵和仔稚鱼经鉴定有种鱼类鱼卵和种鱼类仔鱼。
所有站点平均鱼卵密度为。
所有站点平均仔鱼密度为。
年月调查海区的鱼卵和仔稚鱼经鉴定有种鱼卵,未采集到仔鱼。
所有站点平均鱼卵密度为。
⑥潮间带生物年月项目附近海域潮间带潮间带生物经初步鉴定,共种,其中软体动物种类最多,约占总种数的。
该区域潮间带的平均栖息密度为,平均生物量为。
栖息密度和总生物量组成主要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
年月项目附近海域潮间带潮间带生物经初步鉴定,共种,其中软体动物种类最多,约占总种数的。
该区域潮间带的平均栖息密度为,平均生物量为。
栖息密度和总生物量组成主要以软体动物为主。
⑦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年月调查海区共捕获游泳生物种鱼类种,蟹类种,虾类种,口足类种,头足类种,其他种。
平均渔获尾数组成中虾类数量最高,为网•,平均渔获重量组成中虾类数量最高,为网•,其中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为,种类多样度指数平均为,种类均匀度指数平均为。
年月调查海区共捕获游泳生物种,鱼类种,蟹类种,虾类种,口足类种,头足类种,其他种。
平均渔获尾数组成中鱼类数量最高,为网•,平均渔获重量组成中鱼类数量最高,为网•,其中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为,种类多样度指数平均为,种类均匀度指数平均为。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对扩建项目厂址地下水共布设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
个监测点的所有监测项目中,有、两个点出现值超标;其余各监测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石油类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评价区地下水值的超标(多表现为偏酸性)在桂南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结合评价区周边其它地区的类似情况分析,其原因应与本地地质环境有关,与工矿企业排污无关。
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声环境质量监测共布置个厂界监测点位、个敏感点监测点位,于年月日至年月日连续监测二天,昼夜各监测一次。
监测结果表明,厂界各监测点连续两天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类及类标准的要求;厂界周边敏感点各监测点连续两天昼、夜间声环境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类及类标准的要求。
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评价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根据本项目特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及有关法规,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及评价围。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规定的评价等级划分依据,采用估算模式进行计算。
经计算,扩建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围为以扩建项目所在厂区中心点为中心(,)、为边长的矩形。
海洋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等因素而确定。
拟建项目的建设,主要将增加造纸废水的排放量,其对海域的主要影响因子、无机氮、磷酸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考虑到项目的总排水量和区域环境特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等的有关要求,由于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纳污水体为非小型封闭海湾,该项目在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时,水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应为二级,但为慎重起见,本次评价海洋和海洋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
海域评价围控制在南北长约,东西宽约区域的海域部分。
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划分,本项目属于Ⅱ类项目,地下水的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因此判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项目场地位于市钦南区大榄坪海岛上,海岛四周均属于地下水的排泄边界,其西面为金鼓江入,东面为鹿耳环江入,北面为拦海大坝围垦的低洼地,南面为湾海域,上述排泄边界将小海岛围成相对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单元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总体上从中部向四周海域及河沟径流和排泄。
因此,本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围确定为市钦南区大榄坪海岛围,面积约。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围拟建项目用地亩,其中需新增用地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属于面积≤或长度≤的围,且拟建项目属于一般区域,因此,拟建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为三级,本次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围为拟建项目占地围及周边相邻的区域。
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围项目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及类区标准,项目周边围有五处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处的噪声级增量在()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确定本次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