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资料文档

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资料文档

(3)单线制——汽车上所有用电设备是并联的, 汽车发动机、底盘等金属机体,作为各种电器 的公用电路,由用电器到电源只需一条导线;
(4)负极搭铁——我国JB515-64《汽车、拖拉 机用电设备技术条件》中规定的。
二、电子控制装置
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发动机舱内进气管 道上有“EFI”字样
2、电控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 Transaxle)
自动变速器换档 操纵控制台
3、电控转向系统(EPS- 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4、电控悬架系统
5、电控制动防抱死系统(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5)仪表——燃油表、机油压力表、 水温表、车速表;
燃油表
水温表
车速表
发动机速度表
(6)辅助设备——电动刮水器、挡风玻璃 洗涤设备、防无线电干扰设备等。
2、汽车电器设备的特点
(1)低电压——汽车用电源电压有6V、12V和 24V三种,以12V和24V居多;
(2)直流电源——主要从蓄电池从充电角度来 考虑;
3——如A为干式荷电极板,无字为干封 普通极板铅蓄电池。
4——20h率放电额定容量,用数字表示。 单位为A·h。
5——特殊性能,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表示,如G为高起动率。
第二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放电过程
正极: PbO2+2H2SO4→Pb+++++2SO4--+2H2O Pb++++ +2e→ Pb++ (正电位)
3~5
6-Q-75
5
3 20~30 7.5 10~11 4
3~5
6-Q-90
6 25~35 3 20~30 9.0 10~11 4
3~5
6-Q-105
7
4 20~30 10.5 10~11 5
3~5
6-Q-120
8
4 20~30 12.0 10~11 6
3~5
2、补充充电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进行补充充电: (1)当电解液比重下降到1.150以下时; (2)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超过50%时; (3)灯光比平时暗淡,起动机无力时;
一、铅酸蓄电池的作用
• 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供电; • 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时,向用电
设备供电; • 当用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
协助发电机供电; • 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
时,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起来(充电)。
二、蓄电池的构造
加液孔盖
1、极板组
极柱 加液孔盖 观察区
汽车尾部有“ABS”字样
6、辅助乘员保护系统(SRS-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安全气囊))
方向盘上有“SRS AIRBAG”字样
7、自动空调(A/C-Air Condition(er))
空调控制面板上有 “AUTO”字样
第一章 蓄电池
第一节 蓄电池的作用、构造与型号
• 隔板位于正负极板之间, 它可以使正负极板尽可 能靠近但彼此又不接触 (不会短路),有效减 小蓄电池的内阻和体积。
• 隔板具有多孔性,以便 电解液流动。
• 常用的材料有木质的、 微孔橡胶的、微孔塑料 的、塑料纤维以及浸树 脂纸质的。
3、壳体
• 用来盛放电解 液和极板组。
• 应耐酸、耐热、 耐振,通常用 硬橡胶制成。
一、极板硫化
蓄电池极板表面生成一层白色的粗晶粒的PbSO4,正常充 电时它不能转化成PbO2和Pb,称为极板硫化。
原因:蓄电池放电或充电不足状态下长时间放置。
电解液液面过低。
电解液比重过大或不纯。
预防办法:充足电后存放,定期补充充电。
硫化不严重时,采用去硫充电法、快速充电 法、或大电流充电法进行补救。硫化严重时报废。
表 铅蓄电池充电电流规范
蓄电池型 初次充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补充充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电流/A 时间/h 电流/A 时间/h 电流/A 时间/h 电流/A 时间/h
3-Q-75
5
3 20~30 7.5 10~11 4
3~5
3-Q-90
6
3 20~30 9.0 10~11 5
3~5
3-Q-1057来自4 20~30 10.5 10~11 5
3、电解液比重 提高电解液比重,可以提高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容量。 但电解液比重过大,又导致粘度增加和内阻增大,蓄 电池容量反而减小。冬季在电解液不结冰的前提下, 可能采用稍低些的电解液比重
第五节 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蓄电池的外部故障有壳体或盖子裂纹、封口胶干裂、极 桩松动或腐蚀;内部故障有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 自行放电、极板拱曲等。
二、自行放电 充足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会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 原因:电解液不纯
蓄电池外部极柱之间短路放电 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补救办法:倒出电解液,取出极板组,抽出隔板,用蒸馏水清洗后 重新组装。
三、极板短路和活性物质脱落
第六节 蓄电池的充电及充电设备
一、充电种类
1、初充电 (1)准备:加注一这比重的电解液(温度不超过30 ℃ ),静置
2、隔板
3、壳体
4、联条 5、加液孔盖 6、电解液
观察区
壳体
加液 孔盖
隔板
联条
极板组
蓄电池 外壳
1、极板组
• 极板组分为正极板、负极板,蓄电池的 充放电过程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的 电解液中的H2SO4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 正极板的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呈 深棕色;负极板上的物质为海绵状的纯 铅(Pb),呈青灰色。
一、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在放电允许的范围内蓄电池 输出的电量,即
Q= If·tf
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大小及电解液的温度 有关,其标称形式有两种:
1、额定容量Qe 2、起动容量
二、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1、放电电流 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容量越小,这是因为放电过程 中,正负极板上的PbO2和Pb与H2SO4发生反应生成的 PbSO4使极板孔隙缩小, H2SO4的渗入困难,放电电流 越大,化学反应速度越快, PbSO4堵塞极板孔隙加快, H2SO4的渗入越困难,其实际输出的容量越小。
电解液比重对蓄电池的影响
• 电解液比重对蓄电池的工作影响很大 • 电解液比重小,易结冰,蓄电池的容量

• 电解液比重过大,由于其粘度增加,其 容量反而下降,而且缩短其寿命。
• 电解液的密度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 制造厂的要求而定。
不同地区和气温条件下的电解液比重
气候条件
冬季温度低于-40℃的地区 冬季温度高于-40℃的地区 冬季温度高于-30℃的地区 冬季温度低于-20℃的地区 冬季温度低于0℃的地区
2、电解液温度 在一定的放电电流下,温度越低则容量越小。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是在+30°C时的容量,温度每降低1 ℃ ,缓慢放电时的容量约减少1 % ,迅速放电时约减少 2 % ,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可用下式换算成30°C时的容量
Q30C

Qt 1 0.01(t
30)
Qt表示电解液平均温度为t ℃时的实测容量(A·h)
• 蓄电池3个或 6个单格电池 之间靠联条 进行串联, 现多采用穿 壁式联接方 式(见图)。
4、联条
5、加液孔盖
• 加液孔盖用来防 止电解液溅出及 加注电解液,加 液孔盖上有通气 孔,这样可以使 电解过程中产生 的H2和O2排出。
6、电解液
• 电解液是用专 用硫酸和蒸馏 水按一定比例 配制而成,一 般比重为 1.24~1.30。
6-QA-105表示蓄电池由6个单格组成,额 定电压为12V,额定容量为105A·h的起动 用干荷电极板,高起动率铅蓄电池。
1 23 45
1——蓄电池单格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常用的有3和6。
2——蓄电池的用途,用汉语拼音第一个 字母表示,Q为起动型,M为摩托车用, JC为船用,HK为飞机用等。
(4)单格电池电压降到1.7V以下时。
3、预防硫化过充电
用平时补充充电的电流值将电池充足,中断1h,
再用1/2的补充充电电流值进行充电直至沸腾为止。
4、锻炼循环充电
正常充足电后,用20h放电率放完电,再正常充电后使用。
二、充电方法
1、定电流充电
Ic Uc E R
在充电过程中,使充电电流保持恒定的方法。
(2)起动系——主要指起动机,其任务是起动 发动机;
(3)点火系——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
其功能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4)照明信号设备——包括各种照明灯和信号灯以及喇 叭、蜂鸣器等。其任务是保证各种运条件是的人车安全;
照明信号系统
照明用
指示用
警告灯
头灯(前照灯)(Head Lamp) 雾灯(Fog Lamp) 倒车灯(Back Up Lamp) 室内灯(Room Lamp) 仪表灯(Meter Lamp) 车幅灯(Clearance Lamp) 驻车灯(Parking Lamp) 牌照灯(License Plate Lamp)
3~6h后检查并补充电解液至高出极板上缘15mm。 (2)充电第一步:按下表的充电规范进行充电直至电解液中放出气
泡,单格电压达到2.4V为止。 (3)充电第二步: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半,继续充到电解液中剧
烈放出气泡(沸腾),电解液比重的电压连续3h稳定不变为止。 全部充电时间约60~70h。 充电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测量电解液温度,当上升到40 ℃时应将充 电电流减半,如继续上升到45 ℃则应停止充电,直到温度下降为 35 ℃以下时再充电。接近充电终了时,检查并调整电解液比重, 并再充电2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