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电视暴力
电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直以来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电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提高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充斥于电视中的不利于儿童收看的内容又在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格伯纳(Gerbner)将暴力定义为“有意伤害或杀害的公然武力的表现”。

这个定义只包括行为暴力,排除了心理暴力、口语威胁和对财物的暴力。

目前,我国的媒介研究者还没有提出过专门的电视暴力定义。

高兵在其硕士论文《电视暴力及媒介教育探究》中将电视暴力分为动作的暴力和语言的暴力。

将电视节目中的屠杀、打斗、体罚、绑架、关押以及限制自由等场面当作是动作暴力的典型场面。

将骂人、攻击性的言语等作为典型的语言的暴力。

许多研究证实电视或影片观赏是学习攻击行为的最佳媒介,且影响长远。

根据实验表明,暴力电视会使儿童模仿暴力影视的行为上升。

在我国,有关电视暴力的系统调查还不多见。

龙耘在2001年对全国省级以上34家卫星电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抽样调查发现,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影视剧中,武打、警匪、战争等直接涉及暴力内容的片子占四成以上,平均每小时,暴力动作出现的次数约为65次。

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

班杜拉(A.Bandura)则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学习而言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总之,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可以使我们超越经由赏罚控制来学习直接经验的限制,而且可以使我们超越事先设计的学习情境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所以,观察学习对我们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资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电视暴力是现实生活中暴力和性犯罪的诱因,虽然不是惟一原因,却是一个起作用的因素。

部分原因是因为电视具有影响青少年观众行为方式的能力,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反复出现,儿童头脑中便会形成他们行为的蓝图,而这种蓝图教给他们解决问题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也就是说,电视暴力就如同“使用暴力给儿童上了生动的一课”,电视暴力中对暴力行为的细节化“曝光”越具体,受众的反映越强烈,模仿行为越普遍。

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

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

小班幼儿正三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

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

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消极影响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舒适的环境中,边吃美食边看电视,放松而惬意。

而在电视中大量呈现的电视暴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对受众,特别是对正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儿童,产生了强大的适应力,也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从开始的憎恶、反感到默认和接纳。

玛格丽特•托马斯等人研究发现,长期观看暴力电视,使一些孩子对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容忍心更强,唤醒水平更低,即产生去敏感化。

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也提出,过多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不仅导致儿童情绪淡漠,缺乏同情,同时也降低对他人的信任感。

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

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

他们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我国河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在对石家庄监狱和河北省少年管制所对100名少年犯的调查发现,80%的少年犯对电视犯罪节目中的一些细节的内容津津乐道。

一些少年犯就是在犯罪细节的模仿当中走上犯罪道路的。

由此可见,电视暴力的频繁呈现给儿童的认知及行为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建议
1 家长
在通常情况下,儿童看电视的行为是在家庭中发生的。

为此,家长应担当起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帮助儿童正确评价电视中的暴力信息,在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少提供反面、消极的榜样。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及时了解儿童对电视节目的理解程度。

通过陪同孩子一起观看,观察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发现其收视兴趣,通过对话了解他们对节目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二,引导儿童分辨电视信息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特别对年龄小的儿童要注意帮助他们分析科幻、神话故事与现实的区别,对死亡、暴力、鬼怪、超能力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第三,与儿童一起选择电视节目。

有意识地鼓励他们看知识、教育类节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影视剧,特别是暴力行为多而积极行为少的节目。

第四,与儿童讨论电视内容。

要关注他们理解水平的变化,发现电视对其产生的影响,及时引导,善抑制恶。

在有意外暴力影视片段出现的时候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时错误的,是不为社会,家庭和道德所允许的,也简单告诉孩子这样的暴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 学校
对于学校而言,教师应帮助儿童逐步意识到电视中传播的信息与真实生活的异同,引导他们选择适当的电
视节目;对优秀的影视剧进行推介并通过组织讨论、写观后感等形式使其提高认识水平和分辨能力。

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儿童学生观看知识类节目,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校园电视台、创办兴趣小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捕捉生活的亮点,进行拍摄。

我们从班杜拉的实验中也看到年幼儿童易于模仿地位高的人(如父母、教师、英雄模范人物);对受奖行为比受惩行为模仿的可能性大;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最易被模仿,因此电视、电影中提供过多攻击性场面,是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即使是好的影片,教师也应该加强指导,以免儿童模仿与社会道德相悖的思想行为。

总之,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收视空间,减少和消除电视暴力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应不断探索采取积极的措施,扬长避短,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电视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