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表达技巧
衬下文乡村青草的青葱绵延。(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精选课件
13
【知识精要】
修辞手 法
表达效果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 抽象为具体。
比拟
色彩鲜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生动有趣。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以点代面。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精选课和件 作者情感,使形象 14
修辞手 法
就表现手法看,包括象征、烘托、映衬、抑扬、渲染、对比、铺陈、 虚实、含蓄等。
就修辞手法看, “积极修辞”即运用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反 衬、对比、反复、排比、象征等;“消极修辞”即在字词、词序、 句式、句序、语体的选择方面下工夫,以达到准确、简洁、连贯、 得体的效果。
就谋篇布局看,有铺垫、设悬念精、选课埋件 伏笔、承接过渡、前后照应3的 处理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赏修辞
方法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题干 已点明的除外)。
(2)明确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
(3)确认修辞方法、明确答题方
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
体作用。
精选课件
9
20题.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一棵没有味道的青草是空虚的,是贫乏的,是没有灵 魂的漂流者,随遇而安,寡情薄义。 本小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1.9分,难度0.47。 一、没有掌握答题步骤。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 声似的。
答案
答案 这句话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
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 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 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 加在一起,扩大了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 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精将选课“件 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8 ,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④相比城郊,生活在我亲爱的村庄里的每一棵草都是 幸运儿,尽管被我的乡亲用镰刀割过,用锄头挖过, 用柴火烧过,但它们依旧那么青葱地绵延、繁衍。
精选课件
11
精选课件
12
例20题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当然,也有稀稀落落的青草,它们在上下折腾的风尘里, 灰头垢面,没有了青草的单纯和清雅,更没有了青草的味道。 一棵没有味道的青草是空虚的,是贫乏的,是没有灵魂的漂流 者,随遇而安,寡情薄义。路途上的这些村庄由于靠近城市, 正被蚕食,乡村文化正在湮没,而工业文明尚未占据最后的高 地,混沌,混合,混杂,连一棵青草都无法安宁,无法保持独 立向上的姿态。青草漫漫的家园沦丧,水光漫漫的水田干涸。
【解题思路】
散文表达技巧类题目的思考层面:
1、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 法及其效果。
【(按考1)查照用形了题式什】目么样要的求艺,术手抓法住(艺突术出技巧点、来表回达技答巧 等。)?
(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精选课件
4
考点分解一 鉴赏修辞 手法
精选课件
随意答题,完全不上套路。赏析的步骤应该是:手 法---内容---作用。有的学生的答题一步都扣不上。 二、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掌握不好,拿几个术语 乱贴标签。看下面几例:
精选课件
10
例20题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当然,也有稀稀落落的青草,它们在上下折腾的 风尘里,灰头垢面,没有了青草的单纯和清雅,更没 有了青草的味道。一棵没有味道的青草是空虚的,是 贫乏的,是没有灵魂的漂流者,随遇而安,寡情薄义。 路途上的这些村庄由于靠近城市,正被蚕食,乡村文 化正在湮没,而工业文明尚未占据最后的高地,混沌, 混合,混杂,连一棵青草都无法安宁,无法保持独立 向上的姿态。青草漫漫的家园沦丧,水光漫漫的水田 干涸。
④相比城郊,生活在我亲爱的村庄里的每一棵草都是幸运儿, 尽管被我的乡亲用镰刀割过,用锄头挖过,用柴火烧过,但它 们依旧那么青葱地绵延、繁衍。
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没有味道的青草
比作没有灵魂的漂流者,“随遇而安”“寡情薄义”把青草人
格化,(2分)写出了城郊青草的稀落和灰头垢面,(1分)反
【考点解读】
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 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阅读材料的表达技巧所指的 范围比较广泛,可以采用分类归纳、梳理的方法加以复习。
就表达方式看,指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其中就描写 而言,包括关于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描写以及白 描、工笔等手法。叙述要注意采用的人称。
5
【命题揭秘】
高考“鉴赏修辞手法题”主要 包括以下的考查范围:
能够辨析各种修辞手法,包括 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 问、引用等;明晓各种修辞手法 的一般作用;能精选在课件 具体的语言环 6
教材链接:必修二(《荷塘月色》课后习 题二)
2、通感,指感觉的转化,品味下面的句子 ,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
表达效果
排比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 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 反复 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
印象。
设问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加深理解。
用疑问句表确定意思,加强语气,
反问 增强表达效果精选;课件 激发感情,加深印 15 象。
02 考点·透析
考点分解一 鉴赏修辞手法
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真题回顾: 1、2010山东卷 《青岛的树》文中划线句
子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精选特课件 点?请作简要分析7
教材·回顾
考点分解一 鉴赏修辞手法
【必修二《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二 通感,指感觉的转化,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 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格式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复 对比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强调了+对象+特性,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语气)。
散文阅读专题之五
散文阅读
——鉴赏表达技巧
精选课件
1
【考纲回放】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 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精选文课件 中的观点态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