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第10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2.扫描速度
没有与色谱仪连接的质谱仪一般对扫描速度 要求不高。和气相色谱仪连接的质谱仪,由于气 相色谱峰很窄,有的仅几秒时间。一个完整的色 谱峰通常需要至少6个以上数据点。这样就要求质 谱仪有较高的扫描速度,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 成多次全质量范围的质量扫描。另一方面,要求 质谱仪能很快地在不同的质量数之间来回切换, 以满足选择离子检测的需要。
色谱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柱色谱 纸色谱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二、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是二 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项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气相色谱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 在此方法中,载气(不与被测物作用,用来载送试 样的惰性气体,如氢气、氮气等)承载着待分离或 检测的试样通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 分分离,然后分别检测。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 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重要特点。
• 质谱仪中的样品气态分子在具有一定真空 度的离子源中转化为样品气态离子。这些 离子在高真空的条件下进入质量分析器运 动。在质量扫描部件的作用下,检测器记 录这些离子流强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仪器接口
• 接口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气相色谱仪的大气压的工作条 件和质谱仪的真空工作条件的连接和匹配。接口要把气相 色谱柱流出物中的载气尽可能多地除去,保留或浓缩待测 物,协调色谱仪和质谱仪的工作流量。
安捷伦气相色谱仪6890N
气相色谱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用于 食品添加剂的检 测
• 气相色谱用于食 品中致病菌的检 测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 谱技术,也叫高压液相色谱。
3.计算机使食品安全检测更趋智能化
第二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
一、GC-MS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交互式地控制气相色谱、接口和质谱仪,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是GCMS的中央控制单元。
二、GC-MS联用中主要的技术问题
1.仪器接口
• 气相色谱仪的入口端压力高于大气压,在高于大 气压力的状态下,样品混合物的气态分子在载气 的带动下,因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不 同而产生的各组分在色谱柱内的流速不同,使各 组分分离,最后和载气一起流出色谱柱。
GC-MS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1.GC-MS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2.GC-MS用于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 ➢3.GC-MS在食品添加剂检测 ➢4.GC-MS在食品中环境污染物检测
第三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接口
• 有机磷农药中大多数化合物的吸收都在远 紫外,故用气相色谱分析比较方便。但该 类农药中有些农药性质不很稳定,故可使 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可用于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
计算机技术对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产生的影响体现
1.计算机技术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数 据处理能力
2.计算机促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自动化程度 的提高
第十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第一节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概论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①光谱分析技术; ②电子传感器技术; ③生物传感技术; ④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⑤免疫学检测技术; ⑥聚合酶链检测技术(PCR技术)。
一、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技术是几十年来分析化学中最富活力 的领域之一。作为一种物理化学分离、分 析方法,色谱技术最初仅仅是作为一种分 离手段。
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 发展,人们才开始把这种分离手段与检测 系统连接起来,成为在环境、生化、药物、 精细化工产品及食品污染物分析等领域中 广泛应用的物质分离和分析的一种重要手 段。
色谱法有多种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流动相为气体)和液 相色谱法(流动相为液体)。
(2)按固定相的物态可分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为固体吸附 剂)、气液色谱法(固定相为涂在固相载体上或毛细管壁上 的液体)、液固色谱法和液液色谱法。
(3)按固定相的使用形式可分为柱色谱法(固定相装在色谱柱 中)、纸色谱(固定相为滤纸〉和薄层色谱法(固定相为吸 附粉末制成的薄层)。
(4)按分离过程的机制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表面对 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进行分离)、分配色谱法(利 用不同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来进行分离)、离 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排阻色谱法(利用多 孔性物质对不同大小的排阻作用)等。
四、GC-MS联用仪器的分类
GC-MS仪器的分类: • 按照质谱技术:
GC-MS通常是指四极杆质谱或磁质谱, GC-ITMS通 常是指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GC-TOFMS是指气 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等。 • 按照质谱仪的分辨率: 可以分为高分辨(通常分辨率高于5000)、中分辨 (通常分辨率在1000----5000之间)、低分辨(通常 分辨率低于1000)气质联用仪。
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 于20世纪 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具有高压、 高速、高效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用于高沸点、 热稳定性好、相对分子量较大(大于400以上作流程
•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是一类应用范围广、药 效高、对哺乳 动物毒性较有机磷低的农药, 由于这类农药多数为热不稳定,因此不适 合采用气相色谱测定。
三、GC-MS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的主要区别
GC-MS联用后,气相色谱仪部分的气路系统和质谱仪 的真空系统几乎不变,仅增加了接口的气路和接口真空系 统。 气质联用法和气相色谱法一些性能和操作上的区别: ①GC-MS方法定性参数增加,定性远比GC方法可靠。 ②GC-MS方法灵敏度却远高于GC方法。 ③采用气质联用中的提取离子色谱、选择离子检测等技术可 降低化学噪声的影响 ④气质联用仪的定量精度优于气相色谱仪。 ⑤气质联用中检测器不需要经常清洗,最常需要清洗的是离 子源或离子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