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章,第十一章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章,第十一章


2013-09-19
6
二、古代埃及的家庭教育
古王国时期,儿童最初的教育来自他们的父母, 家庭就是学校。 家庭教育的内容:生活知识、能力及道德品质 的培养、职业技能。 教育方式:14岁以前由母亲负抚育之责,子女 们以玩具为游戏,并从日常活动中受教。专业 技能的学习每每采用师徒传习的方式,由父亲 在生产作业中,把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儿 子,代代相传。如文士、医师、木乃伊师、建 筑师等。教育、生产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
第十一章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幼儿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幼儿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幼儿教育思想
2013-09-19
20
2013-09-19
21
第一节 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一、斯巴达的幼儿教育 1.斯巴达幼儿教育的背景 在斯巴达的境内,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统 治者是斯巴达人。被征服的当地居民——希洛 人地位最低,他们没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 终身为奴。处于中间阶层的是居住在边境地区 的庇里阿希人;他们是自由民,有人身自由但 无政治权利,主要是戌边,并从事简单的工商 业劳动;有自己的土地,要服兵役和交纳税金, 但不参加斯巴达人的军事训练。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十章 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
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幼儿教育 第二节 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第三节 古代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2013-09-19
2
文字的发明揭开了历史的序幕. 富饶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 以及尼罗河流域,东方的恒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中国。 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 和中国
2013-09-19
27
斯 巴 达 女 子 体 育 锻 炼 铜 像 图
2013-09-19 28
二、雅典的幼儿教育
1.雅典幼儿教育的背景 在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境内多山,不适宜发展农业, 但便利的海运条件使其工商业较为发达。雅典与斯巴达 一样,奴隶主与奴隶在数量上悬殊很大;而且工商业的 发展,又产生了工商业奴隶主;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是自 由民,比奴隶自由一点。公元前五世纪的希波战争中, 雅典大获全胜,这对于雅典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很 大;尤其是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加之以当时东西 方文化的交流和“智者派”的流动讲学,宗教信仰的开 放,使得雅典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
2013-09-19 36
2.共和前期幼儿教育的目的
在共和前期的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主要是农夫和军人。
2013-09-19
37
3.教育方式
教育者:男子主要由父亲进行教育,女子由母 亲进行教育。 教育方法:观察和实践
2013-09-19
38
4.教育内容
这时罗马人的教育对读、写、算不够重视,但 很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 罗马人对体育也很重视,主要是在家庭中由父 母承担,没有专门的体育学校。
3.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目的
斯巴达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 战的军人,这种教育不重视人的智慧的培养。
9
25
斯巴达勇士
2013-09-19
26
4.斯巴达幼儿教育的内容
(1)体力的锻炼:忍耐劳苦、忍受鞭打、体
育、神秘行动等;
(2)注重道德训练,不重视智育;
(3)训练服从。
2013-09-19
33
2.教育内容方面 (1)相同点:重视军事教育,陶冶方法是音乐与体操。 (2)不同点: a.雅典的教育课程除了军事训练之外,还强调智育、美育、
体育、重视家庭教育,但忽略女子教育;
b.斯巴达的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忽视家庭责任,但
重视女子教育。
2013-09-19
34
第二节 古罗马的幼儿教育
一、共和前期的幼儿教育
2013-09-19
35
1.共和前期幼儿教育的背景
共和前期(公元前510年—公元前3世纪初)的罗 马社会,一直保留着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农业 生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来源。农业贵族是最大的 奴隶主,他们占有土地和奴隶,并掌握政治权力, 而一般平民主要靠自己耕种度日,政治上处于无 权地位。共和初期,罗马是一个很小的城邦,但 对外实行扩张政策,常对邻邦作战,军队的基础 是平民,因此,每个公民既是农民又是军人。 上述情况,决定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 养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兼军 人。
8
僧侣学校 这是在中王国时期之后出现的设在寺庙中的学 校,因此,也被称为寺庙学校。 教学内容:一般以较高深的天文学、数学、医 学等为主。 入学条件:在家庭中接受父辈们的教育和熏陶 到17岁左右,才能进入僧侣学校继续学习。
2013-09-19
9
职官学校 这种学校是埃及中王国时期国家官办的具有职 业教育性质的学校。 教学内容:除基础知识外,主要进行与政务工 作有密切联系的业务训练,包括普通文化课程 和专门的职业教育。 教师:大多由学校所在机关的官吏充任。 学生从5岁开始,经过12年的学习,毕业后可 成为文士和官员。
古代埃及的幼儿教育特点:
①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等级性。
②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
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盛行。女童的学习 受到歧视。
④幼儿教育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它与初等教 育之间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
2013-09-19
12
第二节 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早在公元前2000年,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创造了高度发 达的文化,史称哈拉巴文化。后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侵, 吸收哈拉巴文化,逐渐向奴隶制过渡。公元前1000年左右, 形成最初的奴隶制国家。 印度居民按照职业的不同,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祭祀 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吠舍(小生产者)、首陀 罗(奴隶);前两各种姓属于统治阶级,首陀罗实际是失 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统治者用婆罗门 教和武力统治社会。为了反对婆罗门教对种姓制度的支持, 公元前六世纪出现了佛教。佛教宣传“众生平等”,但基 本继承了婆罗门教的教义。
2013-09-19
39
二、共和后期的幼儿教育
1.共和后期幼儿教育的背景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30年,罗马进入共和后
期。国力强盛,大举向外扩张。侵略战争掠夺
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开始大量吸收希腊文化。
2013-09-19
40
2.幼儿教育概况
儿童从7岁至12岁在小学接受初等教育,主要 学习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接受道德教 育。
2013-09-19
13
2013-09-19
14
一、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通常被称为婆罗门 教育。 教育目的: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以培 养婆罗门为教育的最高使命。 教育内容:以宗教经典吠经书为学习的首要内容。 教育方法:口耳相传 教育分期:儿童在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 8~16岁在学校学习。 家庭教育内容:生活知识、基本技能、行为习惯、 风俗习惯,以及传诵吠陀经典。
2013-09-19
15
二、佛教的幼儿教育
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在家庭中进行,也有信仰 虔诚者在子女五六岁时把他们提前送入寺或庵 中“出家”修行。 教育内容:除了重视道德品格教育和言行举止 的训练之外,主要是学习佛教经典。 学习12年并经检验合格者,则可留寺(庵)充 当比丘(即和尚)、比丘尼(即尼姑)。
贵族或富人很少把孩子送进小学,二是聘请家 庭教师继续在家里教育子女。
2013-09-19
41
古 代 罗 马 共 和 后 期 的 小 学
2013-09-19 42
古 代 罗 马 学 校 的 教 学 活 动
2013-09-19 43
三、帝国时期的幼儿教育
帝国的社会风气日渐奢靡,达官贵人醉生梦死, 贵族阶层的家庭主妇也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儿 童的教育问题完全被扔给希腊侍女或者教仆。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 忠实执行皇帝意志的工具。一方面,奴隶主子 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就被培养成贪图 享乐、好逸恶劳的未来统治者;另一方面,劳 动群众子女则逐渐被训练成麻木不仁的帝国顺 民。
古 代 雅 典 儿 童 在 学 校 学 习
2013-09-19 31
斯巴达和雅典幼儿教育的区别?
2013-09-19
32
斯巴达与雅典幼儿教育比较
1.教育目的方面:

(1)相同点:两者都在培养善良有为的国家公民。 (2)不同点: a.雅典教育讲究完整人的发展,培养具有公民道 德的知识份子。 b.斯巴达所培养的有用公民,本质上是公民军人。
公元前525年为波斯所灭。 埃及居民主要由东非和西亚的不同人种融合而成,语言属 于塞姆-汉斯语系。
2013-09-19
4
2013-09-19
5
一、古代埃及学前儿童的生活
据考古资料证实,古代埃及的婴儿死亡率很高。 保持一个婴儿健康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母乳喂 养孩子。 古埃及的婴儿有大量的时间用于玩耍,但一过 婴儿期,他们就要被训练成成人。 讲故事在古代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3-09-19 7
三、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
宫廷学校 公元前2500年左右,出现了埃及有史记载的最 早学校---宫廷学校。 此类学校设置在宫廷内部,其教育对象主要是 皇子皇孙和极少数大臣子弟;任教教师主要是 有经验的僧侣、官吏、学者等,有时候国王 (法老)也亲自授课。
2013-09-19
2013-09-19 22
2.斯巴达的儿童观
在斯巴达,儿童属于国家所有。斯巴达人对新 出生的婴儿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只有那 些检验合格、体格健壮的新生儿,才被允许生 存下来;身体孱弱或者有疾病的新生儿则被弃 之荒野。
2013-09-19
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