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1章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1章

学期教育概况: 1.儿童观: 早期儿童观(摩西改革前):以父权为主的家长制, 父训就是法律,儿童必须严格遵守; 父亲对孩子管教严格,孩子是在棍棒下成长的。 后期儿童观(摩西改革后):家长制带有民主色彩, 儿童的家庭地位有所提高。 家庭教育开始注重父子间的亲密感情。 “先知运动”后,儿童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1章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1.原始社会学前教育概述
前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原 始 社 会 学 前 教 育
母系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父系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学前教育
2.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 2)教育的平等性 3)教育的原始性
第2章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1.东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概况
首陀罗:剥夺受教育权
2.古代印度的宗教教育
时间:公元前6世纪印度教育的通称 任务:维系种姓压迫,培养宗教意识
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形式:家庭教育为主 宗 教 教 育 佛教的幼儿教育
内容:佛教经典;道德品格教育; 言行举止训练 开始时间:3—5岁 内容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教育内容以《吠陀经》为主,教学方式是口耳相传,教育场所是家庭, 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古印度的学前教育是古代东方的典型代表。
1.古印度种姓的学前教育差异
婆罗门:接受完备的教育体系;3—5家庭教育;
古 印 度 种 姓 刹帝利 减少《吠陀经》学习数量,主要学习行业知识 吠舍
1)古埃及 1)古希腊 2)古希伯来 3)古印度 2)古罗马
2.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概况 3.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 2)亚里士多德 3)昆体良
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1.古埃及社会背景 2.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学 前 教 育 学 校 宫廷学校
僧侣学校
职官学校 文士学校
摩西画像
古希伯的来学前教育
2.教育方法与内容 1)教育方法与一般古代国家有所不同:随着儿童家庭地位和待遇的逐 步提高,家庭教育常常采用积极影响的手段。 2)教育内容: 宗教教育,且从早期开始 教 育 内 容 主
简单的文化知识,民族传说和祖先训诫
职业技能教育
古印度的学前教育
吠陀经被印度人世代相传3000年之久,已 成为印度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