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是朗读

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是朗读

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是朗读-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是朗读
杨晋
(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贵州遵义563402)
摘要:朗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今天的实际教学中,我们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的。

其主要原因是对朗读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究竟有何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限于此,我们通过思考,本文归纳出朗读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作用,来说明朗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本质;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3-0042-01 英语朗读的本质就是文本对象化与读者对象化的交互作用,是读者与文本的一种对话形式,朗读就是读者用有声音符号来复述文本。

学习者在多次、多重的与文本对话中,他不断调整着文本话语与朗读出来的声音形态之间的契合度,从而达到朗读的效果。

那么,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为什么朗读是众多教学方法的本质呢?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从而要学好它,就必须要具备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且这四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读是四者的前提,学生也只有多读,做到“曲不离口”,才能去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再说,读也是说的基础,在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注重听说和朗读是强调的一个重点,也是要培养学生的形成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朗读就是读者要用眼睛仔细盯住语言材料,通过发音的结合,大声地读出材料,并读出材料所要表达的情感。

既然朗读是学习英语的本质,那朗读在今天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究竟有何重要性,我们在这里也对此问题作了些实践的探索。

一、朗读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发现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应该熟悉的一些词语或句子,但这些词语一旦写出来了,学生容易读也容易理解的,为何出现如此情况?主要问题是学生人大脑里只储存了通过视觉输入的英语符号(单词)而形成的信息,没有将有声信息通过自己的耳朵的时候与自己原有的符号信息融合。

所以,只有多听,才能解决学生听不懂的问题,可是不少人却不理解朗读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不比多听差的事实。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通过调动自己的眼、口和耳传输的信息是牢固的,通过视觉只能传输一些单一的符号信息,而通过朗读可以输入的信息是由形和音的结合体。

所以,注重初中英语教学的朗读教学,就不会出现学生听不懂学过的英语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情况了。

研究表明,通过调动人的多个器官,眼、口、耳输入大脑的信息要比单纯通过视觉储存到大脑的信息要牢固。

通过视觉只能输入词形的信息,而通过朗读存入的信息是形、音结合的。

因此,坚持朗读,就不会发生看得懂而听不懂的事了。

二、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表达能力
对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候的朗读,是通过大脑指挥自己的口、耳和眼将英语符号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形式,即是调动了自己的口、耳、眼、大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与默读是不一样的。

朗读:目→脑→口→耳→脑;默读:目→脑。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默读的程度比起朗读来,在思维和器官进行的程序上是大大地简化了,虽然默读的速度是比朗读要快得多,但使读者的口、耳得不到锻炼,从而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由此可知,英语的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也可以在感知英语材料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们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或语言的
组织能力也就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因为这些能力都能通过学生对英语的说来完成,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最终也能达到熟能生巧。

从而形成学生在英语表达上,发音清晰、音量适中,也能发出具有感染力的句子来。

一般情况下,英语朗读能力比较的强的学生,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这也说明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当然,朗读时语言的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朗读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
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作者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体现出来的。

学生在朗读文本时,私愤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

同时,学生的大脑中就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到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便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学生也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在老师讲了一篇文章以后,很少有人能流利的把全文读过去。

再说,朗读要求要读出流利的语音、语调、语意情感,这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去学习或思考,阅读理解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

朗读对理解英语原材料具有一种奇特和强化力,不少人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一句或段一时的不理解,就会进行反复的呜呼品读,达到读出声音来,或许会中复读中产生突然的“顿悟”,从而,理解了文本。

朗读也可以让读者边读边产生一些联想,与作品、作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至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

四、朗读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是,要学生能够写出教材内容相应文体的文章,且要做到内容规范,语句通顺。

从写作的心理过程来看,先是写作者在大脑中产生出要表达的思想,然后通过大脑翻译后捞到合适的英语单词,就可以通过
语言符号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

其实,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上最大的障碍是对一些基本的词汇和基本的句型的缺少,从而在写作的时候感到没有恰当的英语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那么阅读所达到的是学生朗读成诵的材料就有利于学生去写作中组织构建新的语言系统,让学生在写作时,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语言符号顺利地表达于笔下,最后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我们知道,没有足够的朗读量,大脑里就没有足够的语言材料,用的时候就没有东西拿出来放在纸上,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上也是深有感受的,对于这里我们探讨的英语更是一理。

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规范的、准确的和大量的阅读,就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的情况,学生也才能写出规范的好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胡建华,路仙伟.朗读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课程设置[J].刑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王初朝.外语教学心理学[M].湖南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