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晚唐诗人李商隐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晚唐诗人李商隐简介

晚唐诗人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

初为牛党令孤楚赏识,被表为巡官。

开成二年,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荐,中进士。

调弘农尉。

李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书记。

后商隐与王女结婚。

这行为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

从此他一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无法摆脱,郁郁不得志。

开始,他虽遭打击,但还有热情,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想有所作为。

及李德裕为相,朝政有些起色,他也比较积极。

后来牛党上台,政治上倒行逆施,他再次受到排挤,到桂州、徐州、梓州等地做幕僚,最后在郑州抑郁而死。

他的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重实用,对儒学有一定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

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

《全唐诗》编其诗三卷。

诗长于七律,有杜甫的沉郁。

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摹仿杜甫的《北征》,追溯历史,揭露腐败,带有总结教训的性质。

《韩碑》则学韩愈《石鼓歌》,对宪宗朝平定淮西叛乱予以赞美。

他的《咏史》、《有感》、《重有感》、《茂陵》、《马嵬》、《隋宫》、《贾生》等,或直接、或借咏古来批评时事,讽刺意味极浓烈。

《安定城楼》表现抱负、胸襟,驳斥小人对自己的猜忌、诬蔑,其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为王安石所赏。

《哭刘蕡》是控诉小人对故友的迫害。

《登乐游原》等诗带有感伤色彩。

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是爱情诗,典丽精工、意境朦胧。

写了不少《无题》诗,哪些只写爱情,哪些别有寄托,很难断定。

《锦瑟》诗号称难解,也有人认为是感叹身世之作。

《夜雨寄北》却意思明朗,感情真挚。

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二○三。

有《玉谿生诗集》和《樊南文集》。

无题二首(其一)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

原作二首,此其一。

诗写恋爱的兴奋喜悦与别后阻隔不遇的难堪焦灼。

【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其一)
【题解】
见《玉谿生诗集》。

本有四首,包括七律二首,五律一首,七古一首。

此为第一首。

作者围绕“梦”以抒写“远别”之情。

【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

诗述恋人间相见不易,别时更为难舍难分。

相思之深如春蚕之至死而丝尽,悉绪之切似蜡炬之成灰而泪干。

悬想恋人应于晓镜中觉云鬓已改,于夜吟时感月色凄寒。

所隔不远,深望青鸟使者一探音问。

诗歌曲曲写出恋人相爱而间隔受阻的痛苦、缠绵心声。

或回顾前事,或瞻望未来,或空中悬想,或直抒胸臆,寄情比兴,萦回往复,透彻表现出甜蜜而辛酸的柔情蜜意。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题解】
此为李商隐于巴蜀时寄给妻子的诗。

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诗写自己独居巴蜀的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乐游原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

乐游原为唐代长安郊区登临胜地,可俯览长安全景。

诗歌写出了无法摆脱的黯淡心绪。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锦瑟
【题解】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

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

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

锦瑟,形容瑟的精美。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