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古埃及古王朝时期建筑和宗教的关系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四大发明发源地中的一个,在劳资生产了第一批世界性的巨大纪念性建筑物,其中又以埃及为代表。
当时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艺术形式,基本观念和它们的结构和施工技术都是从原始的状态中发展而来的。
在古埃及社会中,单以个人的力量很难建造巨型的建筑物,它们的建成都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分工合作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但是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力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暴力和信仰,于是,便出现了在原始拜物教基础上演变出来了对统治者,君主,皇帝的崇拜,接着祭祀的出现更加促进崇尚皇帝的宗教的形成,这是统治者为其巩固统治地位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力量,以此用来在精神上统治人民臣服于皇帝。
古代埃及宗教是一个扑朔迷离,很难把握,内容深奥的课题。
首先,古埃及宗教自始至终都是多神崇拜。
埃及究竟有多少个神,无人能够说清楚,各种统计数字都不尽如人意。
埃及虽然也有宇宙神,但没有哪一个宇宙神是这个国家持久的主神,各个时代有各自的主神,各个地区有自己的主神。
埃及的宗教崇拜显然非常复杂,混乱。
埃及人多神崇拜的根深蒂固。
其次,埃及人没有一个抽象的神,都是具体的神。
从宇宙神到动物神,从某一时代的主神到地方神,无一不是具体的实物,要么是自然物,如太阳,空气,湿气,水,大地,山峰等;要么是活生生的动物,如鳄鱼,狗,猫,豺狼,狮子,山羊,公牛,甲虫,各类鸟等;要么是人体的某一部分如男性生殖器等。
这首先是由于埃及人的思维能力造成的,他们的思维还不能从众多的神中抽象出一个万能而无形的神来,而仅仅停留于现象世界,为每一种敬畏感树立一个神。
再者,古埃及是一个政,教紧密结合的国家。
在古埃及人看来,他们的国家仅仅是国王个人的活动范围,归国王个人所有。
国王是神或者神的后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神与人之间的协调者,是正义,真理,公正的代表。
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在体现神的意愿,执行神的命令。
从而,神庙僧侣往往参与政治管理,有时还担任维西尔之职,尤其在中央权力衰弱时,他们便直接威胁法老的统治。
新王国时期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也正是为了摆脱阿蒙僧侣集团的影响。
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
首先,埃及人有一个很重要的饰物,那就是“圣甲虫”。
这是一种甲虫形状的小型装饰品,一般上面刻有咒语,佩戴在脖子上,确保平安;人死后,把圣甲虫饰物放在胸前,确保再生。
其次,埃及人生活中还有另一种很特殊的现象;他们不注重今生居所的建筑。
我们目前几乎没有发现石头建筑的居民,发现的一些所谓“工人村”,其建筑材料都是用尼罗河水与泥土制成的泥砖。
然而,他们的坟墓建筑却极为奢侈豪华,甚至保留至今仍不减当年风采。
也就是说,埃及人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财力放在了坟墓建筑上。
这源于埃及人的来世观。
事实上,他们认为宇宙万物都处于敌对状态,但敌对双方总是均势的。
这种对称性观念对埃及人的政治,经济,甚至日常生活影响都很大。
自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共经历了三十一个王朝,第三至第六王朝称作古王朝时期。
其中第三和第四朝是埃及的辉煌时期,也就是大量机子他式建筑出现的时期。
第三王朝法老左塞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使埃及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集权国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有秩序的社会组织。
也就是这位伟大的君主的年轻宰相为左塞王设计建造了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阶梯型金字塔。
第三王朝以后遵循左塞王,纷纷建造“阶梯型”,但他们却没有左塞王的力量,随着第三王朝的没落,约公元前2600年,第四王朝取代了第三王朝,而第三王朝创世人斯尼鲁王则建立了弯曲形的金字塔也就是所谓的“真正的金字塔”。
而后其后代胡夫,哈弗达,孟卡尔所建金字塔形成了最著名的大金字塔。
在古埃及文化中,宗教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位,从来没有任何名族如此信仰宗教文化。
宗教就像一根强有力的线,把古埃及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古埃及传统文
化,对后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埃及石碑上所写:我完成了四项丰功伟绩;在地平线范围内;我令地面上有四种风;让人们可以随意呼吸;我叫尼罗河泛滥,穷人富人都从中力量;我教道人们热爱伙伴,不做任何损人的事;我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西部,须按时给神献上贡品。
在这样一种信仰和崇拜下,一个个图腾被神化,而后形成了埃及神话中重要的太阳拉神和阿蒙神。
而关于古埃及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古埃及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亡者在来世生活,需要有固定的居住地,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
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
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的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
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的“正面律”。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法老被看作是太阳的象征,认为人死后就像太阳西落一样,因此各代法老都会把自己的陵墓--金字塔修建于尼罗河西岸。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金字塔群给我们一种雄厚,肃穆和庄重的感觉,让我们产生压抑之感,对自然产生崇拜,而正是这些感觉正是崇拜的起始点,也就是宗教文化的产生源。
第四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全塔用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重约2.5吨,但就是如此重的石块之间连一片薄纸都无法插入,在当时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其展现古埃及人的崇拜达到了极点,即使死后也不停向神祷告,祈求神的保佑。
总之,埃及宗教文化对埃及古王朝时期的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没有埃及宗教文化,就没有现在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更不会有影响世界的埃及古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