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仓储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仓储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仓储的发展与现状摘要仓库作为储存餐品的场所,自从人类有了剩余生产物就存在了。

而作为商业性仓库专门储存商品,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形式对仓储商品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则是随着人类历史进程和商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当今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由军队仓储体系、国家战略储备仓储体系、企业自备仓储体系和社会仓储体系构成了整个仓储体系,物流地产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快速发展。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仓储业呈现了物流园区逆势增长、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扩大、物流强度增强、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加大、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提高、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等特点。

总体看,我国仓储业存在着国家缺少对仓储业行业的管理、税率过重、区域规划混乱等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传统仓库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普通库房供大于求、仓储业务综合化和精细化、部分物流园区的运营出现困难等!关键字:仓储业、特点、发展趋势目录引言 (1)1 仓储发展的历史 (1)2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 (2)2.1 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2)2.2 我国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 (2)2.3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 (2)2.4 仓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2)3 我国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问题 (2)3.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 (2)3.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 (3)3.3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 (3)3.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3)4 我国仓储业发展的研究对策 (3)4.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3)4.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 (3)4.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3)4.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 (4)4.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 (4)4.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4)5现代企业对仓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结论 (5)引言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发展的良好势头。

唯有改变我国仓储的模式才能拯救我国物流的发展,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甚至走在世界的最前端!1.仓储的发展历史仓库作为储存产品的场所。

自从人类有了剩余产物就存在,而作为商业性仓库专门储存商品,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形式对仓库商品进行两人组织的管理,则是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好热商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我国仓储的开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窑穴的萌发到仓窑构筑的完善经历了几千年。

公元前5000年,窑藏开始出现。

从春秋到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农业大发展时期。

为满足征战之需。

各朝统治者大量修筑存粮仓库,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仓窑!隋朝的仓储规模宏大,建有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等。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扩建了历史闻名的含嘉仓。

宋代商品经济又有新的发展,商业发达的诚实更多了。

有权势的豪商和官员开设邸店外。

还开设了“四面维水”的“塌房”,专门为出海经商的“海贾”存放货物。

明清时期。

仓储在上海、广州、天津最为发达。

也建立起了明夜的业务种类、经营范围、责任业务、仓租、进出手续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接管并改造了旧中国留下来的仓库,当时采取对口接管改造的政策!对私营仓库的改造是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实现的。

在我国解放的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仓库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仓库中大量的装卸、搬运、堆码、计量等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因此仓库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

劳动条件差,特别是在一些危险品仓库,极易发生中毒等事件。

从劳动效率来看,人工作业的劳动效低下,库容利用率不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仓库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大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并且采用了计算机技术辅助仓库管理。

20世纪70年代看似是简历自动化仓库。

并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仓库管理,使中国仓储也进入了自动化的新阶段。

2.我国仓储业的现状2.1 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

储运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仓储保管收入、运输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的年增幅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

2.2 我国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仓储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加大了对仓储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

近几年对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具体数据可见下表:2.3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

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2.4仓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

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

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

3.我国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问题3.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3.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

而很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

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3.3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3.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4.我国仓储业发展的研究对策4.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

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4.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为保障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仓储体系。

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仓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4.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

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

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所以仓储企业要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体系。

4.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4.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

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相关人才,并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等,加大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4.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所以要加快制定和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调整各项政策,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

5.现代企业对仓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 仓储管理企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能够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2> 仓储管理企业具有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

<3> 仓储管理企业必须以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

<4> 仓储管理企业必须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

实行会员制,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

通过会员制,仓储管理企业以组织约束的形式,把大批不稳定的消费者变成稳定的容户,从而大大提高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

<5> 仓储管理企业必须以优质服务、讲信用建立企业形象。

<6> 仓储管理企业必须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 仓储管理企业必须从技术到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

<8> 仓储管理企业必须掌握的新技术a. 交叉配送CD ( Cross Docking )b.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c. 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PDFd. 物流条形码/BCf. 射频标识技术(RFID)结论综上论点所述。

中国物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提高仓储的技术水平!更应该培养专业的仓储人员。

健全仓储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之前传统式的仓储方式,积极引进国外的新进仓储技术!积极探索,自主研发新的仓储技术,努力赶上脚步,与世界同步!在技术、人员,设备都与世界同步的同时,也必须培养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建立起优质的服务质量及完美的企业形象!参考文献【1】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3 期姜超峰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文章编号:1007-8266(2010)03-0011-03【2】来自百度文库《我国仓储也发展现状分析》【3】现代企业仓储管理新的要求市场观察林志华【4】丁俊发主编:《中国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5】陈文玲:《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6】《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海天出版社【7】丁俊发;中国仓储业向何处去[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年07期【8】许胜余;九十年代仓储业的经营战略[J]物流科技;1994年03期【9】刘敬;走近物流热潮中的仓储业 [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年【10】沙丁;为仓储业问题把把脉;[J]2006年【11】华人网物流学院板块;2010年8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