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王立坤 201010604101摘要: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由军队仓储体系、国家战略储备仓储体系、企业自备仓储体系和社会仓储体系构成了整个仓储体系,物流地产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快速发展。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仓储业呈现了物流园区逆势增长、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扩大、物流强度增强、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加大、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提高、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等特点。

总体看,我国仓储业存在着国家缺少对仓储业行业的管理、税率过重、区域规划混乱等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传统仓库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普通库房供大于求、仓储业务综合化和精细化、部分物流园区的运营出现困难等。

关键词:仓储业;现状;问题;特点;发展趋势一、我国仓储业的基本情况1. 2004 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告,2004 年,我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 家,就业人员39.9 万人。

仓储企业资产总额2578亿元,负债1791.4 亿元,所有者权益786.6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97 亿元,利润总额23.6 亿元,资产负债率69.5%,资产利润率0.92%,业务收入利润率2.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数据不含工商企业自备的非独立法人的仓储设施和农民自建仓库,且2009 年进行的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尚未公布。

2. 我国的仓储体系。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把全国的仓储体系分为四种:一是军队仓储体系,专为军事后勤服务,不对社会开放和提供服务,但在国家应急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国家战略储备仓储体系,即国家储备库,包括石油、成品油、有色金属、粮食、食油、棉花、猪肉等关系国家安全的仓储体系,其中一部分仓库对社会开放;三是企业自备的储体系。

大型企业往往设立自有仓库,为本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仓储服务,如沃尔玛、苏宁及机械制造、钢铁企业等均设有自备仓库;四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仓储体系,即把仓储设施作为企业经营的内容,可细分为商业仓库、物资仓库、外贸仓库、农资仓库、化学危险品仓库、液体物品仓库、冷藏冷冻仓库、港口仓库等。

3. 物流地产业。

物流地产业类似于工业地产业,主要特点是建造一定规格的物流设施,出租给物流企业使用,自己只收取租金。

这个行业的代表企业是普洛斯、AMB、盖世理、嘉民、丰树以及新熙地、仲量联行、麦格理等。

近年来,这些外资物流地产商在中国许多城市开发建设了100 多个物流中心。

仅普洛斯就有60 多个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建成并运营库房165 万平方米,在建库房有117 万平方米,拥有347 万平方米的储备用地。

2008 年12月24 日,新加坡产业投资公司收购了普洛斯在中国的资产。

至此,该公司在库房拥有量上居中国第一。

4. 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在中国兴起已有10 年,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2008 年的调查,全国物流园区共有475 个,其中已经建成运营的122 个,在建的219 个,规划中的134 个。

这个调查的标准是将占地面积10 万平方米以上的物流设施列为园区,占地10 万平方米以下的不计入。

园区的类型可分为仓储型、货运中心型、现货市场型、港口型、空港型、保税型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仓储设施,货场、库房和起重设施等必不可少。

二、2009 年仓储业的发展及特点2009 年仓储业的主要指标正如我们2008 年预测的一样,走出了一个U 型线路,年初下滑,年中回升,年底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中央刺激经济的政策和企业的努力。

1. 主要指标。

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65 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58家企业盈利,7 家亏损,亏损面为10.7,,亏损额略有降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比去年下降11,;实现利润3.41 亿元,比去年增长9.6,;完成货物吞吐量8458 万吨,比上年增长0.4,;期末社会库存457 万吨,比上年增加30.2,;货物周转次数9.25 次,基本与上年持平。

其中,期末库存量增加令人担忧,这意味着销售不畅、商品积压,市场未恢复到良性循环。

2. 仓储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仓储企业有过震惊和担忧,但很快稳定下来,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了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一是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在仓储保管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了运输配送、贸易、加工、动产监管、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进厂物流等综合业务的业务量。

中储浦东分公司进入上海造船厂,利用船厂资源提供船板仓储管理和配送服务,成为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的范例。

二是维护客户资源,稳定仓储市场。

在危机到来时,仓储企业与客户共处一条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

仓储企业采取了降低价格、改善环境、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等措施,客户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4,。

库房空仓率进一步降低,全年为3,。

三是苦练企业内功,有效控制风险。

金融危机刚袭来时,各种风险骤升,弃单、弃库、弃厂事件频发。

最典型的例子是常熟科弘经营高管一夜失踪,留下50 多亿元的债务。

中储监管的货物高达10 亿元,有面临被哄抢和查封的风险。

中储领导据理力争,加上基础工作扎实,使法院认可了中储的权利,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在这一年里,仓储企业加强风险分析和控制,使案发率大大下降。

3. 仓储业发展的新特点。

一是物流园区逆势增长。

在国家振兴规划的引领下,物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最突出的表现是物流园区发展。

在2008 年全国有475 家物流园区的基础上,2009 年又新增近200 家规划、在建和建成的物流园区。

规划占地面积43134 万平方米。

根据联合会收集到的10 个省会城市和3 个直辖市的数据,13 个城市拥有132 个物流园区,占地113.4 平方公里。

物流园区迅速增长的原因是政府把园区经济作为增加GDP 的重要内容。

在新增园区中绝大部分为市场型物流园区,其目的就是聚拢人气、税源和物流要素。

二是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增长。

13 座城市拥有仓储面积5456.6 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城市为419 万平方米,按照仓储面积与占地面积1:2 的比例计算,13 座城市仓储占地面积约为10912 万平方米;货运站717 个,占地面积1135 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城市拥有货运站55 个,平均每个货运站占地面积1.58 万平方米。

三是物流强度增大。

13 个城市拥有仓储、货运站、物流园区的总占地面积为182 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城市为14 平方公里。

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支持的货运量(类似物流强度)为1787.7万吨。

拥有港口水运的城市物流强度较大,而内陆城市的物流强度明显较小,约为700 万~900 万吨。

四是特种仓储面积需求增长。

主要表现在化工危险库、液体库、冷藏库的需求增长较大。

上述13 个城市拥有特种库房328 万平方米,占整个仓储面积的5.67,,平均每个城市特种库房拥有量为25.2 万平方米,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是冷库缺口大。

目前,我国大约有冷库容积1500 万立方米,年增长速度11,左右,是全世界的6%,美国的1/4。

其次是石油储备度缺口大。

目前我国国家级石油储备库增长很快,一期4 个库投产,储备量1640 万立方米,二期工程已经开始,总容量2680 万立方米,但不足以保证国家的石油安全,因为我国每天的原油消耗为153 万吨左右。

最后是化工危险品库需求量大。

由于环保因素,化工危险库无处安身,民营的化工库绕过安检大量出现,使隐患增加。

五是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增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期货交易机构的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粮食、塑料、石油的交易量迅速增长,需要有足够的交割库。

同时,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实体仓库的需求也在增加。

阿里巴巴、当当、易趣、卓越等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交割库成为期货交易和电子交易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足够的交割库,交易风险会急剧增大。

六是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土地紧缺和价格攀升,仓库建设在向空中发展,上海、广州、厦门、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大批的楼库,有的已达六层,这就加大了仓库运营成本,自动化立体仓库大量涌现,信息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七是物流地产有新进展。

普洛斯中国地产被收购之后,仍然继续发展物流地产业务,其他国外物流地产商也在加快征地建库的步伐。

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前提是:土地紧缺,土地价格持续上涨,有足够的客户和运营收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这几个条件将在20 年之内持续存在,物流地产行业仍有较大发展前景。

八是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

累计融资额比上年增长20%,主要原因是该项业务风险增大和监管人进行业务调整,同时监管费率下调幅度达15%以上。

在地方保护和利益的驱动下,金融机构和出质人联合向监管方追偿。

出现纠纷后,法庭判决往往不利于监管方,这是因为有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把监管视同为担保和保管。

九是政府部门对物流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大。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不同角度支持物流中心和物流聚集区的发展,分别出台贴息、补助、示范、引导等政策措施,让仓储业得到国家振兴措施的实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放宽了IPO 的限制,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的渠道更加畅通。

三、仓储业发展中的问题1. 国家缺少对仓储行业的管理。

迄今为止,仓储业未有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缺少对仓储行业的整体规划、规则制订、信息渠道和完整的统计体系,致使对全国仓储业的发展、问题和方向心中无数。

仓储安全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涉及到应急物资储备是否充足、生产经营能否正常和居民生活能否保障等。

如果将银行看作货币的仓库,那么仓储业就是物资的银行。

如此重要的行业,需要国家给予重视。

2. 仓储业的税率过重。

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发布,曾给我们带来巨大惊喜,但税率过重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土地使用税增幅过大,文件规定城镇土地使用税增1~3 倍,但在执行中,有的地方增5~10 倍。

仓储业营业税按5%征收,高于运输业的3%的税率。

同时,仓库出租要征收12%的房产税,也显过高。

3. 仓储业的区域规划混乱。

物流园区中大部分设施是仓储物流设施,园区的规划乱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相对过剩。

此外,仓储业整体装备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服务标准未与世界接轨等无明显改善。

四、仓储业的发展趋势仓储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仓储业会发生一些重要变化。

1. 传统仓库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主要表现在仓库功能的增加和仓储设施的升级方面。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库会发展为库存控制中心、高度集散中心、增值服务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中心。

2. 仓储业将受到国内国际经济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