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B.知识目标
1.了解、熟悉家乡的风景名胜、特产。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能力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课前准备:
1.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好的景点,搜集相关图片、实物,准备介绍给别人。
2.假如有手拉手的小伙伴到家中去,你想用什么家乡特色菜招待客人。
3.你想向小伙伴送一些什么特产。
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临了,你们想到哪去游玩呢?有好多小朋友想到了我们的家乡——盐城。
这儿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可是有许多外地的游客对它还不够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做回小导游,带他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盐城。
大家愿意吗?
二、借助材料,欣赏风景。
1.选择旅游景点: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和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好客。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小竞赛,介绍的好的小导游,我们就发给他一个“金导游”奖章。
[好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会让学生热情高涨,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
]
(2)提供话题:你认为在我们家乡,有哪些地方很美,值得向小伙伴们介绍呢?
(学生思考酝酿)
[对话,应该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对话才会有深度,才有利于真正让学生说出来自他们的真切的话。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酝酿,正是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
] (3)交流:谁先来把你最想介绍的一个景点介绍给你的小伙伴?
(4)学生介绍。
引导对话:
(对介绍的还不足的)你觉得他的介绍能让小客人满意吗?能得到我们今天的“金导游”奖章吗?还有谁也去过那里,对那里了解的比较好的,能为他补充介绍吗?
(对介绍的好的)介绍的真不错,充分展示了家乡的美。
如果我是小客人,真的感到很满意。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带着自豪的语气,介绍了家乡的美,让小客人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家乡的可爱。
[对这个话题,为保证学生在对话时有话可说,课前老师让学生进行调查,让他们对相关景点作一些了解,并准备了一些图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交流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对话:你觉得他的介绍能让小客人满意吗?你还有为他补充的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使学生对家乡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围绕着教材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改变了以往评判道德的法官、知识的搬运工的角色只是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谈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
教师适时的评价小结,也起到激励学生、提升学生认识水平的作用。
]
2.制定游览路线:
(1)师总结过渡:家乡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有很多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地方,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2)你们最想带小客人到哪几个景点去玩呢?首先分小组讨论一下,注意呀,时间可只有一天。
(3)分组汇报去哪几个景点。
分小组设计家乡一日游方案
分组汇报、评议。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小组的一日游方案。
引导对话:小组的同学还有没有补充?其他同学你们觉得他们安排的合理吗?
能让小客人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3.总结:刚才同学们为小伙伴作了一日游的安排,可以看出,你们已经学会
给家乡一日游作安排了。
方案合理的就按你们制定的做,不合理的请自己修改一下。
[这项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展示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对家乡有更完整的认识。
设计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旅行社为光明小学设计的一日游安排,这实际上也是引导学生与课本进行对话。
读懂了书上的一日游安排之后,让学生也试着为家乡的一日游作安排,并让学生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也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针对同学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把一日游方案设计的更合理。
]
三、品尝家乡特产:
1.玩了这么久,时间已经不早了,你想不想招待小客人一顿丰盛的晚餐呢?
你准备用哪些家乡特色菜招待小伙伴们呢?
2.引导对话:从他的特色菜安排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3.一日游活动即将结束了,游客们到这儿来还想带一点儿最具地方特色的东西,大家说,你想准备点儿什么送给小伙伴们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能向你的小客人热情介绍一下你所送的土特产吗?
(品尝陶吴特产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另一方面对家乡进行介绍。
通过对家乡菜的安排,赠送家乡土特产的选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物产的丰富。
也培养了学生热情好客的待人之道。
)
四、了解家乡文化历史
五、总结延伸。
1、(全体起立)好,热情的小主人们,最后,让我们一起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发出邀请——“欢迎到我家乡来!”
2、写一写家乡,赞一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