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考地理复习提纲新

最新中考地理复习提纲新


6、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之和等
于 180°,符号相反。可以把地球平分。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71 %/ 29% );
1、 纬线与经线

数 相互

形状
长度
量 关系


半球:不相等,
纬 线无
数 条
长度自赤道向
3、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 世界两大山系: ( 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
基山和安第斯山) ;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
岛组成的岛弧
(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三、海底地形: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 200 米以内。
2、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 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3、绘制海陆轮廓 第三节
一、等高线地形图
世界的地形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2、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 缓处等高线稀疏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起点度 范围 数
北纬南纬东经 西经
变化规律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一、学会看地图: 1、最早的地图:距今 4700 多年苏
美尔人
2、地图的种类: ( 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2)有 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
地中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
形成海洋
二、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和假说内容( P33),板块构造学说: ( P35)
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原因:地处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活跃。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1、总数: 65 亿
喜马拉雅山
地 以上

崎岖
—阿尔卑斯
不平
山系
丘 500 米
海拔低相对高 — — — — —
陵 以下
度小于 200 米 ————
盆 海拔 四周高中间低
地 不定
刚果盆地
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 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 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四、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
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
朝北背朝南 ( 5)确定地平面方向:
纬 赤道为 度 0°
经 本初子 度 午线为

90° N
0° 至 90°
0° 至 180°
赤道以北为北 纬N 以南为南纬 S
从赤道向 南向北逐 渐增大
本初子午线以 东为东经 E 以西为西经 W
从本初子 午线向东 向西逐渐
第二章 地球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 ( 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 1)海边看船;( 2)草原看马; (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 阴影;( 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 ( 6)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二、陆地地形: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2、增长: 18 世纪以前增长缓慢, 18 世纪以后增长迅 速。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
1、 五种地形的比较

地表
3、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计算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大致 形态

海拔 共同


地表形态 不同点
世界之最
1、 分布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原因:气候温和、降水 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
2、 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
平 200 米
海拔较低
亚马孙平原
原 以下
地面
起伏
青藏高原

500 米 小
海拔较高边缘 (高)
原 以上
较陡峻
巴西高原
(大)
科迪勒拉山


500 米 地 面 海拔高坡陡谷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三、地球仪: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
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N
W
E
赤道
大 0°
180°
180°
S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
大 0° 大
4、重要的经纬线: ( 1) 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 2) 180°经线: 只有一条。( 3) 20° W 和东经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
圆圈

相互
两极缩短, 到两
(除
西
平行
极缩为一点
极点

全球:度数相同
外)

的纬线长度相

相交


于两
所有的经线都 北
半圆
线

相等


3、经度与纬度
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3、在南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4、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 分布在西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口诀(大到小排列) :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5)23.5° N
与 23.5° S: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 6)66.5° N 与 66.5°
S: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 0°— 30°);中 (30°— 60° ) ;高( 60°— 90°)
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沟:最深的地方
(马里亚纳海沟)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黄色——陆地,蓝色——水域,
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
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
增大
本初子午线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
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相同图幅的
两幅地图 : 3 、图例与注 记:( 1)图例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范围小 范围大
内容详细 内容简单
与注记的区别( P10)( 2)常用图例符号( P10)
4、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 :准备好地图、 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