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长沙城市公园植物配置与造景研究
长沙城市公园植物配置与造景研究
四、研究内容
(3)经典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分析
根据实地踏勘,听取专家意见,选取长沙城市公 园内有代表性的经典植物群落,运用美景度评估 法SBE(Scenic Beauty Estimation)进行评估打分, 建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度量和分析公 众的景观偏好,以期能为对长沙城市公园植物配 置和造景提供客观的数据和科学指导。
四、研究内容
(1)城市公园植物应用种类情况 对长沙城市公园中所用植物进行实地调查, 拍摄图片、搜集文字材料,运用频度分析 法,分析总结长沙城市公园植物中最常用 的乔木、灌木以及地被类型,编造名录, 遴选出景观效果较好的本地适生树种。
四、研究内容
(2)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经验及典型模式总结 对城市公园各个组成部分如入口、道路、 广场、水体、植物主景、与建筑山石小品 等的配植进行分析,从植物群落学角度, 分析长沙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在植物选择、 搭配和组成模式上的一般规律。
公园植物评价研究
对公园的植物景观评价主要是指对植物景观的视 觉质量(Visual quality)进行评价(有时也考虑听觉、 嗅觉等方面的测度)。 俞孔坚在《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中介绍了 目前世界公认的4大景观评估学派:专家学派、心 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 心理物理学派中的SBE法和LCJ法是目前被公认为 是在植物景观评价中应用最多、最有效的方法。 国内有学者在对国内一些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评 价中就采用了美景度评价法(SBE法)。
五、研究方法
(1) (2) (3)
理论研究 实地调研 统计分析
采用相对频度法RF=Fi/T×100(式中,Fi是指第i种物种 出现于调查单位数的总和,T是指所有调查单位的总和) 统计长沙城市公园常用树种的使用频率高低。 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BE)评价长沙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 置的经典模式。
(4)分析总结
植物配置(Plant Arrangement)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 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 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 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 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随着我国造园思想中“以植物造景为主” 的思想 发展,似乎“配”字有次要之嫌,于是改为植物 造景。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苏雪痕认为植物造景是指应用 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也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 效果的景观,而是要内涵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 上的景观。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 一。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从研究的地区来讲 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国家首批24个历 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南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长沙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非常多,而 且特色鲜明,如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第一 师范、桔子洲、爱晚亭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 内涵和独特的貌。因此研究长沙城市公园植物 配置与造景,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植物景观, 为古城增添新的活力、焕发新的光彩,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台湾的学者对各种造景方式在特定空间的 运用进行了研究,比如: a 平面栽植形式:四周栽植、两边栽植、 内侧栽植和全面栽植; b 立面栽植形式:栽植的立面形状及其产 生的心理效应、树型的不同组合以及一些 立面的模式图; c 区域性栽植形式:包括规则性区域和不 规则区域; d 数量一定的树种栽植形式:包括一列、 两列、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栽植方式等。
植物造景(Plant Design)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内容 植物观赏特性研究 植物空间营造研究 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 公园植物评价研究
植物观赏特性研究
早期对于植物观赏特性的研究大多以植物分类学 为基础,侧重于植物性质的描述,比如分析角度、 叶序花序、枝干、果实等 。 随着现代设计相关理论,特别是视觉形象、视场 空间等理论的成熟与发展,视觉与心理感知、生 活经验等的微妙联系受到关注,将其运用在植物 观赏特性的视觉研究上成为必然。 植物的体量、形态、质地和色彩为目前研究的主 要方面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从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历史来看 传统的植物造景即“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 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供人们观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 觉效应。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植物景观的内 涵也随着景观概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传统的植 物造景已不能适应生态园林建设的需求。植物配 置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 观,还应创造出合理的群落结构和完善的生态功 能。
长沙城市公园 植物应用种类
长沙城市公园 经典植物配置模式
经典植物群落 景观评价分析
长沙城市公园植物配置 特色与发展趋势分析
结论与讨论
谢谢!
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长株潭别墅群植物景 观研究
指导老师:颜玉娟 汇 报 人:汤晓
框架结构
一、课题来源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预期效果 七、技术路线
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是在导师指导下本人自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 加,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 久居在城市中的人们,渴望走出钢筋混凝土 构架的灰色世界,向往回归自然。城市公园 承载着为城市居民提供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 所的使命。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配置来 营造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处,是本文课题之所以进行的原因。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 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CJJ/T91—2002)
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 娱乐的园林。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 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1988)
城市公园(Public Park)
在我国,有“公共绿地”和“公园”的概念,但 还没有清晰的“城市公园”的概念。 一般来说,城市公园是具有公园性质的城市绿地。 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概念,不 同于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它一般是位于城市范 围之内,经专门规划建设,供居民日常进行游览、 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活动,并起到美化城 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防灾 减灾功能等作用。 通常我们所说的公园实际上就包含有城市公园的 意义在内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相关概念 公园(Park) 城市公园(Public Park) 植物配置(Plant Arrangement) 植物造景(Plant Design)
公园(Park)
供群众游息、文娱体育活动和进行宣传教育以及 节日游园等活动的场所。是绿地系统中的主要组 成部分。
——辞海(1979)
植物空间营造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从植物的建造功能角度 讨论了植物在室外空间营造中的作用。并根据不 同的植物组合,将园林植物空间分为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和垂直空 间五种空间类型。
《西方现代景观植栽设计》:把植栽设计作 为空间设计的元素,分别从植物构成园林 中的墙体、顶棚和地面三方面进行了详细 的阐述。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从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
单一学科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交叉学科及 边缘学科的引入将会丰富研究方法和手段,从 而极大地拓展研究空间。由于城市公园植物群 落的调查、评价和设计所牵涉的知识很广,综 合性强,因此,本研究在传统的植物配置理论 基础上,引入了群落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植 物学、景观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大量的实地 调查、测量,从而得到一些实用的基础数据, 这样可以使园林植物配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
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植物群落是城市公园绿地的基本构成单位, 合理的群落结构是城市公园绿地稳定和健 康发展的基础。 目前,根据植物群落主要功用的不同,将 植物群落分为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 科普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型六大类。
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
结合长沙植物种类多样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1990年由祁承经主编的《湖南植被》从整体角度 来说明湖南省植物的分布特点及植物特性。 2000年由李建宗、林亲众等主编出版的《湖南植 物志》记录了以湖南原生种类为主的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共57科,227属,1021种和种下单位,包 括他们的分布、性状及用途等。 2007年刘季文、李军等通过选取典型群落20多个, 典型样地150多个,植物单株10000株,对长沙的植 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沙市城 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相关原理与方法 公园植物配置原则
赵世伟提出六点原则:
①主题性原则 ②美学原则 ③艺术宁2006年提出植物造景的六条原则: ①自然性原则 ②地域性原则 ③多样性原则 ④指示性原则 ⑥经济性原则 ⑤时间性原则
配置方式
陈有民提出: 植物配置按配植的平面关系分: ①规则式 ②不规则式 ③混合式三大类 按配植的景观来分: ①孤植;②丛植;③聚植; ④群植;⑤林植;⑥散点植。
六、预期效果
(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生态性与景观效果; (2)公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3)公园植物配置的文化性及各大公园的景观 特色; (4)公园植物配置的量化研究。
提 出 问 题 分 析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 与造景研究综述
资料收集、实地调查、 资料收集、实地调查、 数据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