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实验方法

药理学实验方法

word药理学实验方法第-讲实验动物的选择在药理学实验中,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动物,常用动物有:1、青蛙和蟾蜍心脏(离体、在体)实验, 制备坐骨N-腓肠标本等。

2、小白鼠:药物初筛:镇痛、耐缺氧、抗肿瘤药物、LD50测定、避孕药实验等。

3、大白鼠:抗炎作用,大白鼠踝关节肿胀实验,血压测量,胆管插管等。

长期性毒性试验。

4、豚鼠: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常用抗过敏药(平喘药、抗组胺药)实验。

离体心房、心脏、肠管实验等。

豚鼠对结核菌也敏感,也用于抗结核病药物实验。

5、兔:家兔易得,驯服,便于静脉注射和灌胃,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和对CNS 的作用。

又由于其体温变化较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及热原检查。

家兔也常用于避孕药实验。

6、猫:猫的血压比较稳定,具有咳咳嗽反射和呕吐动作。

因而常用于心血管药物实验和镇咳药、镇吐药实验。

7、狗:狗的血压比较稳定,常用于降压药、升压药和抗休克药实验。

狗比较容易驯服,最适用于慢性实验。

手术造瘘(胃、肠)以便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

此外,长期毒性实验也常用狗来进行。

* 附:给药途径及剂量限制1. 小白鼠(1)灌畏法:0.1~0.25ml/10g体重。

(2)皮下注射:0.1~0.3ml/10g体重。

(3)肌肉注射:0.2ml/每侧。

(4)腔注射:0.1~0.25ml/10g体重。

(5)静脉注射:0.05~0.1ml/10g体重。

1.大白鼠(1)灌畏法:2.0ml/10og体重。

<3.0ml/只。

(2)腔注射:0.1~0.25ml/10g体重。

第二讲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处死一、各种实验动物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word1、乙醚乙醚为挥发性麻醉药。

常用于小动物(小鼠)的麻醉。

使用方法有:开放发和封闭法。

2、戊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的作用稳定、麻醉持续时间中等(一次给药可维持作用2~4 hr),一般实验均可使用。

常用其3% 溶液。

各种动物所用剂量如下:狗:30mg/kg,iv猫、兔:30~40mg/kg,iv或ip大鼠、小鼠:40~50mg/kg,ip3、乌拉坦乌拉坦的作用较弱,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小是其优点。

是动物实验常用的麻醉药。

各种动物所用剂量如下:家兔、大鼠:1.0~1.5 g/kg,iv或ip4、氯醛糖氯醛糖对血压和神经反射影响较小,适用于心血管实验。

但其溶解度小,常用浓度为1% 。

动物所用剂量如下:狗、猫:80~100mg./kg,iv或ip。

常与戊巴比妥钠或乌拉坦合用,合用时应减少剂量。

二、动物的处死(一)乙醚吸入法小鼠、大鼠:吸入乙醚后20~30秒钟进入麻醉壮态,3~5分钟死亡。

鸽、猫等较大动物也可用次法处死。

但需注意以下两点:1·当用次法处死豚鼠时,脑和肺部可出现小出血点,在进行病理解剖时要特别注意。

2·焚烧动物尸体时要注意防止火灾发生。

(二) 二氧化碳吸入法可将动物装入减压干燥器或塑料袋内,通以CO2,可在本30秒~3分钟内杀死动物。

豚鼠、猫、鸽等均可用此法处死。

(三)注射麻醉法常用药物为巴比妥钠,各种动物所需剂量如下:鸽:100mg/kg,ip。

猫:60~120mg/kg,iv或ip。

word狗:100mg/kg,iv。

兔:75~100mg/kg,iv。

(四)颈椎脱臼法此法常用于小白鼠的处死。

(五)空气栓塞法将空气注入静脉或心腔内造成栓塞。

各种动物所需剂量如下:兔、猫:10~20ml/只。

狗:70~150ml/只。

(六)心脏取血法豚鼠、猴可用此法。

(七)大量放血法兔、猫、猴、狗等可用此法。

(八)电击法220 V交流电,接上粗针头,一头插入颈部皮下,一头插入腰部皮下,通以电流。

第三讲药理学实验设计第一节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一)重复影响因素设法控制:1、动物:品种、体重、年令、性别、饲养条件。

……2、药物:批号、纯度、剂量、注射容量、速度。

……3、仪器:灵敏度、精确度、电压稳定性。

……4、其它:室温、气压、季节、上、下午。

……条件控制越严格,重复性越高,但样品的代表性越差,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一般先严后松,逐渐扩大实验范围。

(二)随机随机分组的目的,使各组间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方法:编号抽签或随机数字表法。

目前主张“均衡下的随机”,即先将主要因素(体重,性别等)均衡归类分档,再将难控制的因素(活泼程度饥饱程度疲劳程度性周期……)随机安排。

(三)对照1、阴性对照(空白对照)──N.S.word2、阳性对照(标准品组),目的是查明:(1)实验条件是不是发生了改变。

(2)判断和对比试药的作用。

注意:(1)同时,同地,同条件下进行对照。

(2)统计学指出: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相等时最节省动物。

因此,对照组使用较少动物是不妥当的。

第二节预试与筛选(一)预试目的:了解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找出最适当的用药计量,最适实验条件(温度,刺激强度,营养液配方……)。

为正式实验提供必要的准备。

应注意的问题:1.实验的稳定性:用变异系数衡量。

S变异系数CV= ──X变异系数越小,可重复性越强。

列如:某降压药降压结果为:30 ± 5 mm Hg (猫)25 ± 9 mm Hg (兔)变异系数CV(猫)= 5/30 =16.7%CV(兔) = 9/25 = 36%因此,做降压药实验用猫较兔为好。

2 .实验灵敏性:用因变系数衡量。

E2-E1因变系数CI = ────────,log D2 -log D1可反映出实验的灵敏度。

D1’ D2为两个不同剂量。

E1 E2为两个不同反应强度。

例如,某利尿药水负荷实验结果如下表:负荷水种类利尿药剂量尿量生理盐水 2.0 mg/kg 12.4 ml(A) 4.0mg/kg 19.6 ml自来水 2.0mg/kg 15.6 ml(B) 4.0mg/kg 20.9 mlword19.6 – 12.4CI A = = 23.9log 4 – log 220.9 – 15.6CI B = = 17.6log 4 – log 2从以上实验结果应可以看出,本实验应该使用生理盐水作负荷剂。

(二)筛选是在预试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用少量动物对多种药物进行实验。

筛选常在已知反应率的基础上进行,一般以P〈0.1作为筛选合格的标准。

1、保护实验:筛选解毒药时,将解毒药+毒物量(LD50),如连用4只动物均不死亡,表明该药有一定解毒作用(P < 0.1),如一只死亡,再加三只,如三只均无死亡,也认为筛选合格。

总之,死亡率为0/4、1/7、2/9、3/12、4/14时都可认为合格(P < 0.1)。

word2. 阳性率判别实验:筛选实验结果阳性率判别(%)筛选实验结果阳性率判别(%)0/2 1/4 2/6 〈70 2/2 3/4 4/6 〉300/3 1/5 2/7 〈60 3/3 4/5 5/7 〉400/4 1/7 2/9 〈50 4/4 6/7 7/9 〉500/5 1/9 2/12 〈40 5/5 8/9 10/12 〉600/6 1/11 2/15 〈32 6/6 10/11 13/15 〉680/7 1/12 2/16 〈30 7/7 1/12 14/16 〉70例如:欲筛选疗效在先60%以上药物,如连续3只均无效,该药即可筛弃,如连续5只均有效,筛选合格。

错误筛选率〈10%。

第3节实验设计中样本数问题(一) 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样本数:(1)小动物(小鼠、大鼠、鱼、蛙):每组10~30例,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10例,计数资料每组不少于30例。

(2)中等动物(兔、豚鼠):每组8~12例。

计量资料每组不少于6例,计数资料每组不少于20例。

(3)大动物(犬、猫、猴、羊):每组5~15例。

(二)按统计学原则测算样本数量(达到P < 0.05)(1)两组均数对比(计量资料)s95% 把握时,N = 26 (--------------- )2 + 1.4x1 - x2S90% 把握时,N = 21 (--------------- )2 + 1.5x1 - x2S80%把握时,N=15.6(------------------)2+1.6X1- X2N为每组估计例数,总例数为2N。

X1-X2为原均数之差(预试所得结果)。

S为原来两组总标准差。

(N1-1)S12+(N2-1)S22──────────────wordS=N1+ N2-1S1+ S2或近似为:S≅-------------2例如某次预试,每组用10只动物,所得结果为:甲组X± S =23.8±8.8,乙组X± S =18.8±6.4。

按80%把握,要p<0.05效果,问各组应该用多少例?解: X1 - X2 = 23.8 - 18.8 = 58.8 + 6.4S = -------------------------- = 7.627.6N = 15.6 ( -------------------- )2 + 1.6 = 37.65即,每组38例,共76例。

(2)计数资料(百分率为指标)对比1 -(p1 + p2- 1)2N = R ×( p1- p2)2R值可查表:质反应两组对比R值把握度80% 90% 95%p = 0.05 3.92 5.25 6.52P = 0.01 5.86 7.45 8.95如要求把握度为80%,达到P〈0.05 水平, R = 3.92例如: 已知A药平喘率为90%, B药平喘率为60% , 欲求80% 把握,取P<0.05水平,求每组样本数。

P 1 = 0.9 P2 = 0.61 - ( 0.9 + 0.6 - 1)2N (80, 0.05) = 3.92×------------------------- = 32.7 ≅ 33例(0.9- 0.6 )2word每组33例,两组共66例。

第4节优选法设计优选法是一种快速的选择最优条件的方法。

例如,欲选择某实验的最优水浴温度(以三次反应误差率最小为优选指标),方法如下:1·先规定最高,最低范围(a,b),并计算x1,x2两点。

x1 = a + 0.618 ×(b - a)x2 = a + b - x1设 a = 24℃, b = 45 ℃x1 = 24 + 0.618 ×( 45 - 24 ) = 37 ℃x2 = 24 +45 - 37 = 32 ℃现用37 ℃和32 ℃分别进行试验,如果试验结果37 ℃比32 ℃好,下一步:2·分步选择x i点:效果最好者为中点M大于中点的较高点为H小于中点的较低点为L下次应试的x i点:x i = H - M + L上例37 ℃比32 ℃好,则M = 37,H = 45,L = 32x3 = 45 - 37 + 32 = 40 ℃此时应40 ℃和37 ℃再试,如试验结果40 ℃不如37 ℃,仍以37 ℃为M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