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通论作业[4]

汉语通论作业[4]

汉语通论作业四一、填空1、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规范明确的问题,二是规范普及的问题。

2、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是指定量、定型、定音、定序。

3、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翻译法;(2)解释法;(3)提示法;(4)举例。

4、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在编排方式上,它采用了部首法,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5、梅膺祚的《字汇》大力精简部首,并按笔画进一步排列部首和单字,为后代字典创立了新体例。

6、“字典”之名始于《康熙字典》,有“字书典范”之意。

7、《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编撰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

8、《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9、《辞源》是我国现代印行最早,规模最大的一部新的综合性词典。

10、《辞源》和《辞海》(旧版)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大型词典编纂的开始。

11、《中文大辞典》是台湾省今年来编撰的最重要的一部大辞典。

12、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见的排检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音序另一种是行序。

13、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注音字母音序法、编排法、和声部和韵部编排法四种;形序法包括部首法、四角号码法、笔画法和笔顺法。

14、从汉字历史来看,形体不同的字主要有三大类:(1)古今;(2)异体;(3)繁简。

15、古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1)古体诗;(2)近体诗。

16、近体诗从形式上主要分为律诗、绝句两种,另有超过八句的排律或长律。

二、简述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和意义。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化的意义1.汉语规范化可以迅速发展文化、普及教育2.汉语规范化有助于帮助兄弟民族和国际友人学习汉语3.是机器对语言进行自动识别和加工的需要4.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汉语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复辟(bì)2、湖泊(pō)3、称职(chèn)4、呆板(dāi)5、发酵(jiào)6、辍学(chuò)7、角色(jué)8、暧昧(ài)(mèi)9、参差不齐(cēn)(cī)10、凹凸不平(āo)(tū)11、教学相长(zhǎng)12、叶公好龙(yè)13、刚愎自用(bì)14、反躬自省(xǐng)四、修改下列病句。

1.他十分技巧地把接头暗号送了出去。

技巧改为巧妙2.欢迎广大消费者前来光临惠顾前来光临删去3.手机从发现到现在,已有很大的改进,功能越来越多。

发现改为发明4.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绝不是偶尔的。

偶尔改为偶然5.跑了一下午,他终于把一本书买回来了。

一本书改为那本书6.1948年跃马南下的动人情景,对于我们的确还是记忆犹新的。

对于删去7.通过这次观摩学习,使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教育事业是崇高的。

删去使8.谁也不能否认京杭大运河不是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删去不9.如果遇上不好的天气,你们也要照常工作。

如果改为即使10.不论我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不论改为尽管不论改为尽管五、请进行一次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的调查,简述调查结果并提供相关政策。

关于小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黄土营小学陈美双调查时间:2015、5、13——2015、5、20调查对象:抚宁县驻操营学区黄土营小学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小学生在校学习更是无时不刻与汉字打交道。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为了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

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四年级达到顶峰,五六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

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

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

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

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

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

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

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

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

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

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

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

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

“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我收集了学生的日记、作文、作业,找出以下的错字与别字出现频率非常高。

经过统计,得出重复出现50次以上的错字有“步、真、念、睡、赖”等20个;别字重现40次以上的有“多——都,正——真,正——直,在——再,以——已,又——有,密——蜜,今——令”等15个。

对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之后,接下来,将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的几条具体办法。

那么,如何解决小学生错别字问题呢?对错别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着眼点应放在预防上,防重于纠。

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方法。

1.根据字音特点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

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

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

例如:“吟、念、贪”等。

还有的字可用韵母来鉴别,如“舀——臽”很相似,韵母是“ɑo”应写成“舀”,如“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写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

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

例如“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发挥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张嘴,一只饼,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

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

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

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

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成关系编顺口溜,如“辛”,有位学生说:“妈妈是个营业员,每天立上十小时真辛苦。

”这样,他不会把“辛苦”写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学生说:“到商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许多钱。

”既生动有趣,又减少了孩子识记生字的心理活动过程,孩子记得牢,甚至终身难忘。

4.采用螺旋式复习法。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短时记忆占优势。

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性地复习巩固,以便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研究发现,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下周复习上周的。

如此波浪式地前进,到下一个阶段(如期中)再复习一次。

反复练习可使儿童更好地识记,保持记忆,但不能盲目多练。

实验证明,一般一个生字平均练习3次,在默写中就足以使错误率降低到7%以下,与生字练习抄8遍的效果基本相同。

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阅读课外读物,开拓识字领域,在阅读中增加生字复现的频率。

六、《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共有几种查检方法?请以“山盟海誓”四个字为例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这些查验方法。

查验方法有两种:1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字字母音节页数山S shān1098盟M méng 869海H hǎi 489誓SH shì11582部首检字法。

字部首部首外的笔画正文页数山山0 1089盟皿8 869海氵7 489誓言7 1158七、标点并翻译下列文言文。

1.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指韩、魏、赵)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1.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

韩魏闻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

后三国(指韩、魏、赵)谋攻楚,恐秦之救也。

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