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8036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安全基础工作,抓好我矿的顶板管理,保持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经研究,特制定如下顶板管理制度:1.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⑴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⑵要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⑶综采队要配备采煤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⑷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

⑸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手段,并认真执行。

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

⑹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段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⑺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

2.初次放顶⑴采煤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⑵初次放顶及老顶初次放顶期间要严格按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组织施工,每班必须有矿级及段队领导跟班,统一指挥,不得空岗。

⑶初次放顶期间,矿、段两级领导人员必须进行现场指挥。

工作面或顺槽压力显现较大、瓦斯超限或其它危及人身安全隐患时,跟班人员应立即组织现场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⑷初次放顶前,要加强工作面及两顺槽的顶板管理。

①运输、回风两条顺槽超前支护方式及超前支护距离严格按作业规程及超前支护措施要求执行,压力大时必须加大支护距离及支护强度。

在超前支护段以外,单体升紧达到初撑力,所有单体用防倒绳与顶梁绑好拧紧,贴帮支柱用铁丝连到顶板金属网上,严禁使用不完好的柱、梁。

②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须升紧,前梁接实,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并加强对支架的维修工作,杜绝窜、漏液现象,管路吊挂平直,及时伸出伸缩前梁,打出护帮板,以防煤壁片帮造成冒顶,支架活柱行程必须大于200mm且小于800mm,以保证支架初撑力。

③冒顶超过300mm,要及时在支架上方用板料接顶,防止冒顶事故扩大;处理冒顶事故时,要有专人观察顶板状况,清理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退路,以便及时撤退,采取从一侧向另一侧维护顶板,不能多头同时进行。

人员在接顶作业时,工作面设备必须停机闭锁。

④顶煤冒落严重,支架上方空顶时,应及时上金属网护顶煤,以减少顶板跨落时对工作面的冲击。

⑤因顶板跨落而造成视野不清晰时必须立即停机,防止造成事故。

⑥工作面煤壁片帮超过600mm,要及时拉移超前支架,防止出现片帮冒顶事故。

⑦初次放顶期间,工作面两端头处金属网要完整,否则要重新铺设金属网。

⑸采煤机割平顶、底板,使工作面达到“三直、一平、两畅通”的要求,禁止留伞檐煤。

工作面采高保持在2.5m。

⑹工作面两端头及安全出口要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支护好,出口宽度高度达到规程要求,支柱不可超前或拖后回撤,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先支后回制度。

⑺初次放顶时,支架前不准行人。

行人要走支架内人行道。

需要靠近煤壁侧作业或两端头回撤支架和柱梁时,必须待顶板压力稳定后方可进行,在靠近煤壁侧作业时要打好贴帮单体、刹好帮并派专人观察顶板,清理好退路。

⑻来压期间两端头10m范围内不得有人逗留,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

两端头工作人员工作完毕,应撤到两端头10米以外,回撤切顶柱时要提前支好超前排切顶柱,要达到规程要求,并用铁丝栓牢固,顶板来压跨落时,两端头严禁有人工作。

⑼初次放顶期间,直接顶按预计的距离不跨落时,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⑽初次放顶期间,由于顶板初次断裂,瓦斯涌出量相对加大,瓦斯浓度较高,要加强工作面“一通三防”管理,工作面各种防尘设施必须完好,并能正常使用,坚持每班洒水降尘制度。

采煤机速度要控制在2m/min左右。

坚持按规定吊挂好工作面回风流、煤机机身处及回风端头的瓦斯探头,初次放顶剧烈,出现顶板大面积垮落时,必须检测工作面的瓦斯情况,超限时立即切断所有电器设备电源,并停电挂牌,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撤至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⑾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切顶密集以内,切顶线以内所有的支护材料必须回撤干净。

⑿工作面两巷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备有足够的木料、单体支柱、圆木、金属网、π型梁等支护材料,以备使用。

⒀每班派专人对工作面及两顺槽的支护情况巡回检查,发现有断梁折柱、单体柱下降、顶板垂网、支架窜、漏液失修支护现象时,要立即进行处理维修。

⒁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⒂加强综采机械设备的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特别是加强泵站和支架检修力度,杜绝窜漏液,以加快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的推进速度。

3.倾斜煤层正常回采顶板管理⑴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顶板管理①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即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后,由于直接顶、老顶抗压强度低,直接顶、老顶随采随落,在回采过程中采用自然跨落法管理老空顶板,充填回采后空间的顶板。

②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人员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工作面推进情况,及时上图记录数据,准确预报来压情况。

③回采期间加强端头和超前支护,单体柱布设严格按照规程设计执行。

④加强液压系统的检修维护,保证支架支撑质量;严格控制采高,保证顶底板平直。

⑵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顶板管理①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必须设挑顶人员进行挑顶,施工人员和钻机台数按作业规程配齐,并有一名队长负责挑顶工作,班段长对挑顶质量要按作业规程检查,挑顶工作未达到作业规程规定标准必须返工。

否则,采煤工作面不准前进。

②顶板应做到顶板随采随落,严禁超采区设计规定的采空区大面积悬顶作业。

若架后出现大面积的悬顶,要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防止顶板突然冒落、气体涌出专项安全措施并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③工作面不得发生倒架现象,出现倒架,及时调正。

④如果出现自降立柱必须及时用单体打点柱,报告段队值班人员,并通知泵工及时处理。

⑤对工作面顶板破碎区段,及时背上金属网和半圆木,确保推进中顶板不大面积的垮冒,诱发冒顶事故。

4.两个安全出口顶板管理⑴回采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其宽度均不小于0.7米,高度不低于1.8米,出口内无杂物,保证通风、行人、运输畅通无阻。

⑵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应与综采支架相配套,其次选择液压过渡支架与单体π钢梁配套支护。

⑶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安全出口的顶板要完好,严禁有空顶、空帮现象。

5.超前支护⑴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加装柱鞋。

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

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纳入工程质量班评估内容。

⑵倾斜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应沿底板送巷,沿底回采,不留底煤。

确保单体液压支柱打在硬底岩石上。

⑶软岩煤层工作面必须保证支架支护强度。

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架。

⑷推广使用超前液压支架对采煤工作面顺槽进行超前支护。

6.防止片帮、冒顶⑴液压支架必须接顶。

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

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⑵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

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

支架的初撑力不小于额定值的80%,移完支架后及时伸出护帮板。

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

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⑶当采高在3米以上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

⑷人员在采煤工作面煤壁侧作业(钻孔、检修煤机等)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指派专人对人员施工区域的煤壁侧和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处理松动岩石、煤块后,再进行有效支护,防止片帮伤人。

必要时要加设防护网。

⑸采煤工作面必须做到煤壁直、底板平,不留伞沿,采高符合操作规程规定。

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⑹在已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割煤,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端面维护,防止因片帮增加端面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

⑺已发生冒顶处封顶时,要首先处理松动岩石及不安全因素,打好临时支护,然后再进行封顶工作。

封顶过程中,班、队长要现场组织指挥。

7.过断层顶板管理⑴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时,要根据两巷和工作面断层顶板情况进行挑顶或卧底,减缓断层处巷道或工作面倾角。

⑵如断层面与工作面夹角小暴露面积大,条件允许时调整工作面方向,减少工作面推进时受断层影响的长度。

⑶适当降低采高,煤岩壁要浅打眼、少打眼、超前放震动炮或注水软化,结合手刨镐,在支架前方打钢梁,对顶板进行超前支护,减少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⑷增加断层处支护强度,加打戗柱、加密锚杆等。

⑸过断层期间,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断层区域严禁放煤作业。

8.回撤顶板管理⑴回撤工作面支架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⑵回撤通道要保证顶板完好,支护有效。

锚网支护质量要符合规定。

⑶每次撤架前,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无阻。

出架过程中,降架工作由支架工完成,其他人员协同作业,同时密切注意观察顶板情况,确认顶板稳定后再将支架一次降到位。

及时检查、支护支架撤除后的顶板,为下架支架出架作好准备工作。

⑷要边撤架边检查顶板条件,顶板随采随冒的回撤工作面靠近采空区一侧,要补打一排单体,及时加强支护,防止因支护不及时而导致顶板破碎,从而给撤架带来困难。

⑸回撤通道内单体支撑点要稳固,防止单体倒下伤人,单体卸压孔要朝向采空区,回收单体时、必须密切注意顶板变化情况。

⑹严禁人员在支架倾倒一侧作业、逗留。

⑺严禁在无支护情况下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