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教案

1.2.2数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

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过程方法
1.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2.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重点】
1.数轴的概念。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教学难点】
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的概念。

一、情境导入
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
提出问题:医生为什么通过体温计就可以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
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中秋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电脑分别显示嘉峪关、长白山、颐和园三个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3℃,0℃,20℃)
嘉峪关-3℃长白山0℃颐和园20℃
提出问题: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
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
知识链接
1.回忆正负数的意义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50m和西15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00m和东200m处分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以学校为“基准”,并把向东记作“+”,向西记作“-”,用正负数表示书店、超市、邮局、医院的位置.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数轴的概念
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 )
A. B.
C.
D.
解析:A中的没有单位长度,错误;B中没有正方向,错误;C中满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正确;D中没有原点,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探究点二: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
【类型一】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指出如图中所表示的数轴上的A、B、C、D、E、F各点所表示的数.
解析: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可利用以下方法:(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
解:由图可知,A点表示:-4.5;B点表示:4;C点表示:-2;D点表示:5.5;E点表示:0.5;F点表示7.
方法总结:在确定数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点是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对于A、D这种情况,要注意它们所表示的数是在哪两个数之间.
【类型二】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
数:
-5,2.5,3,-52,0,-3,31
2
.
解析:(1)画数轴必须具备“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单位长度必须一致,不能长短
不一;正方向向右;(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注意数的符号和该数到原点的距离.
解:如图:
方法总结: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
【类型三】 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F E
D C
B A
7.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3
1
2
,4,2.5,0,1,7,-5.
8.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A、B、C三个点,请回答:
(1)将A点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C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它们各自表示新的什么数?
(2)移动A、B、C中的两个点,使得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动方法?
三、板书设计
1.数轴
(1)原点
(2)正方向
(3)单位长度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
(1)原点表示零
(2)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
(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学时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相关主题